分享

《养生串讲》之二

 感通天下 2017-11-29

     《皇帝内经》的第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下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疒亥)疟,奉收者少,冬至病重”。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夏季是草木繁衍茂秀的季节,应该天黑透了才睡,要早一点起床,不要因为酷日或天长而厌烦,让情志方面应该不要郁怒,使身体内的郁结之气或者寒气得以发泄掉,仿佛所关爱的都在身体的外面。这些都是和夏季相适应的养护“长”的法则。违背了就会伤心脏,秋天容易得寒热的病。因为夏季的“长”养的不好,所以秋天人体“收敛”的功能也就不好,冬天来到了病会加重。

      中医把四季的功能各用了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春天的功能主要是‘生’;夏天的主要功能是‘长’;秋天的功能主要是‘收’;冬天的功能主要是‘藏’,简单的说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治病和养生讲天人合一,《黄帝内经》在这篇中讲了不同季节和气候对人体养生健康的影响和愈后。如果说西医是直观立体的、三维的,那么中医就是在这基础上又多了一个时间坐标,是四维的、超直观的。(其实中医还多了另一个空间的坐标,这就牵扯到经络等其它一些玄奥的东西,以后如果有机会和感兴趣的朋友们再详谈。)

      四季中夏季的主要功能是“火热”,是“发散、外散”,“蕃秀”就是植物长势繁茂的样子,其实也就是植物的能量从根部“发散、外散”在地表之外的一种表现罢了。所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说的“夏季养阳”的养生道理。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相应的也是人体阳气上升的时候,这时起来适当运动,就能助长阳气,帮助人体阳气升长。
      夏天水的快速蒸发,人体的出汗,这都是夏季“外散”功能的一种表现。此时人体的元气也是“外散”的,这有利于去除人体内的郁结之气和寒气。但是这种外散毕竟是要消耗体内正气的,向来元气充足的人还好,如果元气不足的人,随着“气”的外散,就会导致体内的正气不足,这种人就会感到身体发虚。所以有些人总是一到夏天天热就疲劳乏力没精神,甚至吃饭都没胃口。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这种人可以在夏季时常服一点《生脉口服液》,一般就会有明显的好转。当然心脏病重的人这点药是不够的,要多加些养心的药才行。
      现在有很多人的脸上和手上长了扁平疣、寻常疣,西医说是病毒引起的,但是抗病毒治疗却没有什么好疗效,其实是湿毒内蕴导致的,只要夏天不要贪冷食饮料,不贪空调,‘无厌于日’,多出出汗,使气得泄,使湿得出,常年如此,疣子自少,如能吃一些山药薏仁粥,效果更佳!重的人一般只要吃几副汤药《麻杏薏甘汤》也就可以痊愈了。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心脏病人却越来越多,为什么呢?很多都是因为夏天违背了“外散、养阳”的养生道理而造成的。可能是心脏病的机理我认识的比较透彻一些,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一些的原因吧,心脑血管病在我的治疗患者中占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屡治不好的,他们绝大多数体内的寒气都很重,要么冬天怕冷,要么不敢吃凉的食物,要么怕着凉,而且大都冬天病重。当我把他们体内的寒气散掉的差不多时,再给他们补补肾,这时再去查他们的心脏,不管是心律不齐、心脏肥厚、传导阻滞、心绞痛或风心什么的,都就自然消失不见了。很多人说心脏病、高血压治不断根、难治,其实我倒觉得很好治,还没有胃病难治,有些老胃病几十年的才真难治,至少我这么认为。

       记得零六年,我在山西专治疑难病。那年正月十三夜里,我刚从老家回到晋城,就有朋友去找我,说他母亲心脏病发作半个多月,已一个星期不能吃饭,靠输液维持,恐怕不行了,但老太太还盼望我去看一下,看能不能还有救。我赶过去时秦老太太见了我挺兴奋说:“陈医生,我内火大的不行,烧的我受不了、不能吃饭,快帮我把火清了就好了!”我没说话,先摸了摸她的手,又摸了摸她的头和前胸,都很烫,脸看上去烧的通红,脉搏也快,但体温正常,老太太自言胸内烧的不行。我笑了,跟她说:“你是受寒了,把西医输液给停了吧,我给你开几剂祛寒的药吃了就好了。”她一听吓得不行,赶忙说:“我是火呀,火的受不了,我下火还不行呢,怎么能再吃火药呀?”我问她:“你找我治,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她犹豫了一下说:“那还是听你的吧!”我知道她还不太信,就先开了一剂,让她先吃一顿试试,我还记得那一剂药,其它热药不算,仅生姜就放了好几两。第二天我朋友高兴的来说,今天老太太口干、口渴、口苦都好多了,胸中和体内热烫的感觉没加重,反而明显减轻了,脸也不怎么通红了,也能吃些饭了。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终于康复了。
      这个老太太,姓秦,八十二岁,以前有高血压是我给她治愈的,所以比较相信我,要是一般的初诊患者,恐怕很难相信我,敢吃那么热的药了,那么愈后也可想而知,虽然她一身内热之象,我并没有给她开清火药,而是给她热药祛寒,一是基于《内经》的理论,二是根据临床经验,心脏病人,在我这除了极少数病人,只要能坚持服中药的,基本上都康复了。
      风湿性心脏病,它的病因其实是以前肺受了较重的风寒湿邪,(比如淋雨感冒)西医输液把风湿邪气从肺压入心脏,夏天又没能顺势利导把它发散出来,风寒湿邪长久留在心脏所导致的疾病。每次在我快要把这种病人治愈之前,病人总会出现一个疾病外排和发散的症状:咳嗽、吐痰、咽痛、发低热。这个症状一过去,很快就好了,如果这些人夏天不要贪凉多在户外出出汗,多在夏天散散体内的风、寒、湿、邪,那么就可大大减少生这种病的机会了。由此可见夏天顺应天时养生对心脏是多么的重要。
      门诊常见的还有一种病,就是冠心病,它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呢?是气滞血瘀,这种病多因气滞,情志不畅,郁久而成瘀血,或痰浊凝结,从而导致的,这种人就是违背了“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的原则而生病的,如果这种人能够情志舒畅,特别是在夏季能不生忿怒,使郁结之气得以发散掉,多关注外界,少计较个人得失(若所爱在外)。这样就能减少甚至杜绝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陈**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