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系统知识点

 王志斌s1e5v8m6 2017-11-29

 骨学

基本内容: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一、掌握骨的分类

 

  

  

    

    

  

  

  

不规则骨

长管状

立方形

  

不规则形

在肌肉牵引下,起杠杆作用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围成骨腔,保护器官

某些头骨内部形成充满空气的

腔,起共鸣作用(含气骨)

四肢,如肱骨、股骨。

腕、踝部,如腕骨、跗骨等。

头、胸部,如顶骨、肋骨。

脊柱、颅底如椎骨、颞骨、上颌骨

 

掌握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神经、血管等构成。

 

1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

1密质  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松质  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2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3骨髓——分红、黄二种:

1.红骨髓  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  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生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髂前上嵴或髂后上嵴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4血管、神经 

   血管: 长骨的动脉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上述各动脉均有静脉伴行。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图1-4)。

   淋巴管; 骨膜的淋巴管很丰富,但骨质内是否存在淋巴管,尚有争论。

   神经; 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主要为内脏传出纤维,分布到血管壁;躯体传入纤维则多分布于骨膜。骨膜对张力或撕扯的刺激较为敏感,故骨脓肿和骨折常引起剧痛

    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  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  成骺线。



中轴骨

一、躯干骨

 躯干骨的组成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骨。

1、椎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

幼年时为32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尾骨。

 椎体;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

椎弓,椎弓板  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

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

由锥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cervical  vertebrae: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 uncus corporis vertebrae。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如锥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可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进行暂时止血。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其两侧面上、下缘分别由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第1胸椎和第9以下各胸椎的肋凹不典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则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

 

骶骨sacrumsacral  bone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在上,尖向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凸,称岬promontory。盆面中部有四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由骶椎的椎孔长合而成,它上通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sacral  cornu,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

 

尾骨coccyx: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特殊颈椎的特征

    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

 

  2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形态:长形扁骨,上宽下窄。    

    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胸骨剑突。

重要标志: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的上缘)、胸骨角(在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其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

 

  3掌握肋的一般形态

  分类:真肋(17)、假肋(810)、浮肋(1112)

    肋骨 结构: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

    肋第1肋软骨与胸骨之间为软骨结合。

    肋软骨 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

    第810肋软骨各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第一肋的特点:

    宽、短,没有肋沟和肋角,分上、下二面及内、外二缘。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的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前方为锁骨下静脉沟,后方为锁骨下动脉沟。

掌握躯干部的骨性标志:

 

二、颅骨(一只蝴蝶+两片树叶+两片花瓣+一个漏斗+半边西瓜+一只鸟)

           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彼此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体。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脑颅——位于后上部,组成颅腔,容纳脑,对脑有保护、支持作用。

面颅——位于前下部,组成面部支架,保护、支持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系统的起始部。

(一)脑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脑颅的八块颅骨: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一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颅盖骨的特点:

密质构成颅盖骨的外板和内板(较外板薄,弧度又显著,当颅顶受暴力时,内板易发生骨折)。两板之间的松质、称为板障,内有静脉通过。

(二)面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面颅的十五块颅骨:

 成对的——上颌骨,颧骨,腭骨,下鼻甲,泪骨和鼻骨。

 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三)颅的整体观:

1、顶面观

冠状缝——额、顶骨之间。

骨缝  矢状缝——左、右顶骨之间。

人字缝——枕、顶骨之间。

 


附肢骨

一、上肢骨

掌握上肢骨的分部、组成和排列:

 1上肢带骨

1锁骨:呈“~”形弯曲,架于胸廓前上方。

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到第7肋骨之间。

可分二面、三缘和三个角。

  三角;外侧角: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

       上角平对第二肋。

       下角:平对第7肋。

  二面;前面:肩胛下窝。

       后面: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

  三缘;内侧缘:脊柱缘、薄长。

        外侧缘:腋缘,肥厚。

        上缘:有肩胛切迹。

   二个骨突;肩峰:在肩胛冈的外侧端,是肩部的最高点。

        喙突:在肩胛切迹的外侧。

2自由上肢骨

  1)近侧部

   1肱骨humerus  分一体及上、下两端。

   2、尺骨 :长骨,上粗下细。

   3、桡骨 :长骨,上细下粗,在手着地时,是前臂的主要传力骨。

  (2)远侧部

  1手骨

  2腕骨  8块,在腕部排成二列,自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为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3掌骨  5块,自桡侧向尺侧序数。

  4指骨  14节,拇指为2节,其他指为3节(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

二、下肢骨

  1、下肢带骨

    髋骨:不规则形扁骨,由髂、耻、坐骨合成。在三骨会合处的外侧面有髋臼;耻、坐骨围成闭孔;髂、耻骨交界处有髂耻隆起。

  1)髂骨髂骨翼,髂嵴,髂结节,髂前、后上、下棘,髂窝,弓状线,坐骨大切迹,耳状面、髂粗隆。

  2)耻骨耻骨梳、耻骨结节(位于耻骨梳前端)、耻骨联合面、耻骨嵴。

  3)坐骨坐骨棘、坐骨小切迹、坐骨结节。

 2、自由下肢骨

  1)近侧部

   1股骨  在大腿部,全身最粗大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4/1。

   2髌骨  位于膝前。

  (2)中间

   1胫骨  位于小腿的内侧份。三棱柱状,为承重的粗大长骨。

   2腓骨  位于小腿的外侧份。细长。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内侧缘为骨间缘。

   下端——外踝:三角形。

  3)远侧部——足部

   1跗骨  7块,后列为跟骨(在下方)和距骨(在上方);中间为

    舟骨,前列自内侧向外侧为第1、2、3楔骨及骰骨。

   2跖骨——5块,自内侧向外侧序数。

   3趾骨——14节, 趾2节,其他趾3节。

 

 



关节学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

连结形式:

1直接连结:纤维连结:两骨之间以纤维结缔组织相连结,可分为两种 韧带缝 。

              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骺软骨)和纤维软骨联合(椎间盘和耻骨联合)

              骨性结合: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 (骶椎椎骨之间和髂、耻、 坐骨之间)。

2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或滑膜关节 ,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

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囊(纤维膜,滑膜,,滑膜绒毛,滑液)

        关节腔(滑液 ,负压)

关节的辅助装置:韧带(囊内韧带,囊外韧带)

       关节盘 和关节唇   

         滑膜襞 和滑膜囊   

关节的运动:移动 屈和伸 收和展 旋转   

 




中轴骨连结

一、躯干骨的连结

(一) 脊柱

  1.椎骨间的连结  详见骨学

  2.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 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盘中央为胶样物质(髓核).具有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冲击、保护脊髓的作用

   椎间盘突出: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2)韧带 前纵韧带 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后纵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3.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 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棘间韧带 连结相邻棘突间的薄层纤维,附着于棘突根部到棘突尖

    3)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前屈(项韧带: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

    4)横突间韧带  

    5)关节突关节



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1)寰枕关节

2)寰枢关节①寰枢外侧关节 ②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关节韧带:①齿突尖韧带 ②翼状韧带③寰椎横韧带④覆膜

4.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支持躯干,保护脊髓

 4个生理性弯曲: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脊柱的运动 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

胸廓

   12块胸椎 、12对肋、1块胸骨

  1.肋椎关节 : (1)肋头关节 (2)肋横突关节   

  2.胸肋关节   

胸廓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胸廓上口—较小 胸骨柄上缘,第1肋,第1胸椎椎体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 第12胸椎,第12及第11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膈肌封闭胸腔底

二、 颅骨的连结

(一)颅骨的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二)颅骨的滑膜关节  

颞下颌关节 构成:下颌头、下颌窝、关节结节(有关节盘)

           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附肢骨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带连结

 1)胸锁关节 构成:锁骨的胸骨端 胸骨的锁切迹 第一肋软骨的上面

           特点:多轴关节,有关节盘

           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间连结的唯一关节。

 2)肩锁关节   

 3)喙肩韧带   喙肩弓:喙肩韧带,喙突,肩峰

2.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构成:肱骨头 肩胛骨的关节盂

          特点 灵活性(1)头大、窝浅,盂唇加深关节窝

              (2)关节囊薄而松弛            

              稳固性(3)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4)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增强

              运动(1)典型球窝关节

              2)屈和伸 展和收 旋内、旋外以及环转  易向前下方脱位

  2)肘关节 构成:(1)肱尺关节  肱骨滑车 尺骨滑车切迹

          (2)肱桡关节  肱骨小头 桡骨头的关节凹

             (3)桡尺近侧关节  桡骨环状关节面 尺骨桡切迹

    韧带:(1)桡侧副韧带(2)尺侧副韧带(3)桡骨环状韧带

           特点:1、三个关节共包一个关节囊

               2、两侧有韧带增强

               3、桡骨环状韧带

运动:屈、伸,易产生后脱位  提携角—163度;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位于一条直线上。当屈肘90度时,此三点成等腰三角形。

 3)桡尺连结 构成:(1)前臂骨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4)手关节  构成(1)桡腕关节(腕关节)

          (2)腕骨间关节  

             (3)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 鞍状关节

          (4)掌骨间关节

             (5)掌指关节  

             (6)指骨间关节

()肢骨的连结

 1.下肢带连结

  1)骶髂关节

  2)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1)髂腰韧带 (2)骶结节韧带 (3)骶棘韧带      

  坐骨大孔:  骶棘韧带 坐骨大切迹

  坐骨小孔: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小切迹

  3)耻骨联合   

  4)髋骨的固有韧带—闭孔膜    

  5)骨盆 构成:左右髋骨、骶、尾骨、其间的骨连结

          界线: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

         大骨盆  (假骨盆)   位于界线上方

       小骨盆  (真骨盆)   位于界线下方  

  骨盆上口—界线      

   骨盆下口 骨盆下口呈菱形 尾骨尖 骶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 坐骨支    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 

   骨盆腔:骨盆腔(固有盆腔)与骨盆轴  直肠、膀胱和部分生殖器官

 2.自由下肢骨连结

  1)髋关节 构成 : 髋臼与髋臼唇 股骨头 髋的横韧带

     韧带:(1)髂股韧带(2)股骨头韧带(3)耻股韧带(4)坐股韧带(5)轮匝带  

      特点:1. 头大、窝深  

        2. 关节囊厚而坚实

          3. 关节囊有许多韧带增强,如髂股韧带等

          4.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球窝关节,又称杵臼关节能产生屈、伸,展、收,旋内、旋外,环转运动。股骨头易向下方脱位

 2)膝关节 构成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髌骨   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囊外韧带(1)髌韧带(2)腓侧副韧带(3)胫侧副韧带(4)腘斜韧带

         囊内韧带(5)膝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半月板内侧半月板C”;外侧半月板O”;髌上囊翼状襞   

         运动:屈 旋转(半屈膝)

  3)胫腓连结 近侧:胫腓关节

  远侧:胫腓韧带连合

  骨干间:小腿骨间膜

  4)足关节  构成: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  

   (1)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 )

   (2)跗骨间关节  距跟关节 (距下关节 )距跟舟关节 跟骰关节  

        跗横关节(Chopart 关节) 跟骰关节 距跟舟关节

        跟舟足底韧带(跳跃韧带) 分岐韧带  

   (3)跗跖关节 (Lisfranc关节)

   (4)跖骨间关节

   (5)跖趾关节

   (6)趾骨间关节   

      

 

 

肌学

一、颈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颈浅肌与颈外侧肌

颈阔肌

三角肌和胸大肌的筋膜

口角、下颌骨下缘及面部皮肤

拉口角及下颌向下

面神经

胸锁乳突肌

胸骨柄前面、锁骨的胸骨端

颞骨乳突

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副神经

颈前肌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下颌骨二腹肌窝、颞骨乳突

舌骨

上提舌骨,可使舌升高;当舌骨固定时,可张口

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

下颌舌骨肌

下颌骨体内面

三叉神经

茎突舌骨肌

茎突

面神经

颏舌骨肌

下颌骨髁棘

第1颈神经前支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与名称一致

下降舌骨和喉

颈袢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颈深肌外侧群

前斜角肌

颈椎横突

第1肋上面

使颈侧屈或前屈;上提第1~2肋助吸气

颈神经前支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第2肋上面

二、躯干肌 

2、胸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胸上肢肌

胸大肌

锁骨内侧三分之二段、胸骨面、第1~6肋软骨面等

肱骨大结节嵴

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内、外侧神经

胸小肌

第3~5肋骨

肩胛骨喙突

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上8或9个肋骨外面

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胸长神经

 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

上位肋骨或下缘

下位肋骨上缘

提肋助吸气

肋间神经

肋间内肌

下位肋骨或下缘

上位肋骨下缘

降肋助呼气

胸横肌

胸骨下部

第2~6肋内面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剑突后面

下6对肋

上2~3个腰椎

中心腱

助呼吸、增加腹压

膈神经

 膈肌的三大裂孔

  主动脉裂孔 平第十二胸椎水平,位于左右两个膈脚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 约第十胸椎水平,位于主动脉裂孔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 约平第八胸椎水平位于食管裂孔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3、腹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

腹外斜肌

下8位肋骨外面

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白线

 

 

 

维持和增加腹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及旋转

 

 

 

 

见上页

 

 

第5~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腹内斜肌

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二分之一

白线

腹横肌

下6对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三分之一

腹直肌

耻骨联合、耻骨嵴

胸骨剑突、第5~7肋软骨前面

第5~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

 

后群

腰方肌

髂嵴后份

第12肋内侧半、第1~4腰椎横突

降第12肋;使脊柱侧屈

腰神经前支



三、上肢肌

1.前臂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前群

 

 

 

第一层

肱桡肌

肱骨外上髁上方

桡骨茎突

屈肘关节

桡神经

旋前圆肌

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

桡骨外侧面中部

使前臂旋前;屈肘

正中神经

桡侧腕屈肌

第2掌骨底掌面

屈和外展腕;屈肘

掌长肌

掌腱膜

屈腕;紧张掌腱膜

尺侧腕屈肌

豌豆骨

屈和内收腕;屈肘

尺神经

第二层

指浅屈肌

肱骨内上髁和尺、桡骨前面

第2~5指中节指骨体两侧

屈第2~5指近侧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正中神经

 

第三层

指深屈肌

尺骨上端前面、附近骨间膜

第2~5指远节指骨底掌面

屈第2~5指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屈腕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拇长屈肌

桡骨上端前面、附近骨间膜

拇指远节指骨底掌面

屈拇指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正中神经

 

 

 

第四层

旋前方肌

尺骨下四分之一的前面

桡骨下端前面

 

使前臂旋前

 

 

 

后群

 

 

 

 

 

 

 

 

后群

 

 

 

浅层

 

 

 

 

 

桡侧腕长伸肌

 

 

 

肱骨外上髁及临近深筋膜

 

 

 

 

 

肱骨外上髁及临近深筋膜

第2掌骨底

 

 

伸和外展腕

 

桡神经

桡侧腕短伸肌

第2掌骨底

指伸肌

第2~5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

伸第2~5指和伸腕

 

桡神经

 

 

 

 

 

 

 

 

桡神经

小指伸肌

小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

 

伸小指

尺侧腕伸肌

第5掌骨底

伸和内收腕

 

 

 

深层

旋后肌

肱骨外上髁、尺骨近侧端

桡骨上三分之一的前面

使前臂旋后

拇长展肌

桡、尺骨和骨间膜的背面

第1掌骨底

 

 

与名称一致

拇短伸肌

拇指近节指骨底

拇长伸肌

拇指远节指骨底

示指伸肌

示指指背腱膜

2.上肢带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浅层

三角肌

锁骨外侧三分之一、肩峰和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使肩关节外展

腋神经

    深层

冈上肌

肩胛骨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

肩胛上神经

冈下肌

肩胛骨冈下窝

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肩胛骨外侧缘上三分之二背面

腋神经

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

使肩关节内收、旋内

肩胛下神经

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四、下肢肌

 

2.大腿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前群

缝匠肌

髂前上棘

胫骨上端内侧面

屈髋关节、屈膝关节,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股神经

股四头肌

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骨体前面

胫骨粗隆

屈髋关节和伸膝关节

 内侧群

耻骨肌

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

股骨的耻骨粗线

使髋关节内收和旋外

股神经、闭孔神经

股薄肌

胫骨上端内侧面

闭孔神经

长收肌

股骨粗线

短收肌

大收肌

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

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后群

股二头肌

长头;坐骨结节短头;股骨粗线

腓骨头

屈膝、伸髋

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外

坐骨神经

半腱肌

坐骨结节

胫骨上端内侧面

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半膜肌

胫骨内侧髁后面

 

 

3.小腿肌

肌群

肌名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前群

胫骨前肌

胫骨外侧面

内侧楔骨内侧面、第1跖骨底

使踝关节(背屈)

使足内翻

腓深神经

踇长伸肌

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

踇趾远节趾骨底背面

伸踇趾

趾长伸肌

腓骨前面、胫骨上端和小腿骨间膜

第2~5趾中、远节趾骨底

伸第2~5趾

 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外侧面

内侧楔骨、第1跖骨底

屈踝关节(跖屈)和使足外翻

腓浅神经

腓骨短肌

第5跖骨粗隆

 

后群

浅层

腓肠肌

股骨内、外上髁后面

跟骨

屈踝关节和膝关节

胫神经

比目鱼肌

腓骨后面上部、胫骨比目鱼肌线

深层

腘肌

股骨外侧髁外侧面上缘

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骨面

屈膝关节和使小腿旋内

趾长屈肌

胫骨后面中三分之一

第2~5跖远节趾骨底

屈踝关节

屈第2~5趾

胫骨后肌

小腿骨间膜后面和胫、腓骨

足舟骨粗隆及楔骨

使足内翻

踇长屈肌

腓骨后面下三分之二

踇跖远节趾骨底

屈踇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