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mrb8 2017-11-29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再造新强势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本纲要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共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编制,系统总结“十一五”期间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客观分析“十二五”期间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引领全区人民建设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

 

第一章  强化基础,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第一节 “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临河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始终坚持在困难中前行,在稳定中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强力推进“三化互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承接和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9亿元,年均增长20.2%,超过自治区和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年均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7亿元,年均增长3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4.7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总收入达到16.1亿元,年均增长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25.6亿元,年均增长24.9%,五年累计达4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6元,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77元,年均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2亿元,年均增长21%。与“十一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财政收入增长3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倍。经济发展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规模加速扩张。“十一五”期间,临河区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的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以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打造支柱产业,工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多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7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临河热电厂为基础的电力产业园,以西部铜材和天河化工为代表的冶金化工产业园,以联邦制药为核心的制药产业园,以鲁花、恒丰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以双河金天阳为骨干的绒纺产业园,以团羊水泥、美厦钢构为主导的建材产业园六大工业板块。到2010年末,工业总资产达到248亿元,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家,实现增加值6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0%。全区经济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型,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第三产比重1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50.2:32.4。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夯实。“十一五”期间,临河区以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为重点,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目前已形成年加工面粉50万吨、番茄酱10万吨、脱水菜6000多吨的能力,年肉羊分割达到300万只,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肉羊加工集散基地。“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区绿色、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4万亩,种植业产值达到24.8亿元,种植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亩均净收益达到630元。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农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3535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村劳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1.18万人,2010年农民人均非农收入达786元,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经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19个新农村示范点、150个推进点,推广了整村搬迁、扩容提质、高效农业、养殖小区、旧村改造5种示范引领模式,大力开展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显著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现代服务业档次显著提升。围绕打造绿色农产品中心、物流中心、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功能定位,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临河东郊投资1.3亿元的国际家具建材城已建成运营;临河北郊肉食品产业园区已进驻肉羊屠宰、分割加工企业6户;投资1.3亿元的巴运物流中心已经建成;正在建设的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总投资20亿元,将建成具有内陆港功能、以仓储配送、精选分装、通关交易为主的物流中心,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以四季青瓜果批发市场、稷丰粮油批发市场、狼山瓜籽市场、肉羊产业园区为依托的绿色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机制优化、支撑有力现代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临河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税收8.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1%;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2.6万人。

三、中心城市初具规模

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健全。全面完成了城区拓展工程,临河新区17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全面配套,政府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住宅区等生活设施建设进度加快,金川河水景廊道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临河区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道路工程。完成了水源路、利民街等12条主次干道的征、拆、配套建设工程,形成六横六纵道路框架;完成10条次干道人行步道的硬化改造,完成了旧区光辉南路、北环东路等七条道路的新修改造工程;实施了居民巷道治理150条,实施了城郊排污扩网、临狼路排污、污水处理厂泵站扩建、五原路方沟衬砌等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二是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大型公共绿地12处,街头绿地140处,城市各类绿地面积6030亩,绿地率21.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3平方米;三是房地产开发。建成和在建住宅楼900多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8.5平方米。四是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连接西区供热管网,完成北边渠底部管道施工15.7公里,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0%。五是天然气工程。年供气量达到1486万立方米,实现城市集中供气率60%以上。按照“提升品位,集聚人气,搭建农村经济平台”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小城镇功能,以“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全区城镇人口达到3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55%提高到的57.8%。

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2280元和5144元,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通讯工具、电脑、汽车等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城镇居民和农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5年的33.6%和37.4%降到30.13%和30%,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不断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五年来,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5233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8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56.6万平方米,解决了60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360万元,1852户低保家庭受益。医疗、救灾、教育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全民医保”的框架基本形成。到2010年末,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6万人,医疗保险23万人,工伤保险4万人,生育保险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2.9万人。

五、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建成自治区教育工作优秀旗县区、自治区学校管理先进区。“两基”巩固提高扎实有效,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考本科上线率明显提高,超过了自治区平均水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机制实现了全覆盖。发动全社会开展捐资助学,帮助7600名贫困学生入学就读,全区贫困学生实现零辍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农村学校卫星接收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率达到100%,实现了“校校通”。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均达到100%。人才事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人才总量达到253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为6522人,占26%;党政人才为12385人,占4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3756人,占15%;农村实用人才为2688人,占10%,人才总量逐年上升、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完善、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体育蓬勃发展,先后建成了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改扩建文化站10个,完善了村文化室15个,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符合要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43%。“十一五”以来,全区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4起,死亡2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3人,下降27%。

回顾“十一五”临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

1.优势产业的带动力不强,经济总量偏小

临河区仍处于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龙头企业少,工业的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工业对财政贡献小,吸纳就业能力差,一些优势产业,如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够精、不够深、也不够大,带动能力不强;新型工业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也较弱,需要大力的培育和引进。同发达地区相比,在先发的马太效应面前,后发比较优势还没有确立和形成,扩张经济总量的基础差,经济回升基础不牢。

2.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集聚要素能力弱

做为巴彦淖尔市的市府所在地,临河城区的城市建设仍在加快推进中,但由于目前城市规模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同步,城市功能还很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投入较少,公共服务水平低,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能力弱,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中心城区中心职能的发挥,而非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拉动能力的提升,没有雄厚的产业支撑和宜人宜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3.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较低

临河区人均GDP刚刚突破5000美元,处于典型的工业化初级阶段,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新增财政收入中的可支配财力用于支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比例很小,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时难以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增收基础不牢,与群众改善生活的迫切愿望有较大差距,增强财政支撑能力、惠民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4.城乡发展不协调,缩小差距的压力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临河区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农业产业化及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仍以适应性调整为主,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农业难以增效,农民难以增收。加之临河区农业人口基数大,城市产业带动力弱,出现了以城带乡城不大、带不动,以工补农工不富、补不起的状况,与同城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还很艰巨。

 

第二节  “十二五” 面临形势

 

一、战略机遇

1.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机遇。

世界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可望温和回升,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全球产业分工也将继续深化,各国的比较优势、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使全球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得以保持;国家将继续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201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近期将专门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有利于临河更多地争取国家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各级政府投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仅2010年自治区就投入396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国家正式启动《呼包银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呼包银经济带为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的重点经济区域,成为后十年西部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自治区在《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对优势区域、优势产业的整合,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并将临河规划为西部城市群中的次中心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将临河推到融入呼包鄂经济圈的战略前沿,为临河更好地融入呼包鄂“金三角”,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创造了条件。

2.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沿海发达地区调结构、促转型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将明显加快。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将进入产业转移的高峰期。2011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产业转移的层次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三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转变为产业的整体性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四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五是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与此同时,临河区的交通、区位条件不断改善,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距离不断缩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产业承接平台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已具备了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借力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继续明确了要依托交通干线,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临河区地处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之一呼包银经济带上,随着对这一区域开发不断深化,受到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2010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开发的六个重点。一要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推进扶贫攻坚。二要认真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继续抓好事关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依托各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五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六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将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些对于临河区都具有十分突出的针对性,极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发展优势

1.农产品资源优势

临河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区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138毫米,年均气温6.8℃,无霜期14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3229小时,是我国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之一。临河区所在的河套灌区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约有860万亩耕地,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临河区有可耕地面积200多万亩,占巴彦淖尔市可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依托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粮、油、瓜、果、菜、肉、蛋、奶等农畜产品数量大,品质好,享誉全国。年产小麦27万吨,玉米30万吨,花油葵15万吨,蔬菜80万吨,瓜类12万吨,肉类7.5万吨,奶类8万吨。是全国著名的绿色产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已获得无公害认证产品110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62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2个,进入市场的农产品80%获得无公害标志认证,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万亩。全市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已建立产业化种植基地138万亩。

2.交通优势

临河地处京包银兰经济带上,是国家中长期规划“五横五纵”综合交通网中横向新疆哈蜜、纵向广西防城港的交汇点。巴彦淖尔机场即将建成通航,国家干线铁路包兰线经过临河以及临策铁路的修建,使临河区成为2条铁路干线的“丁”字型交叉点。国家干线高速公路丹(东)―拉(萨)及国道110线经过临河区,使临河区向东通包头、呼和浩特、北京、天津等城市,向西南连接乌海、银川、兰州等城市;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甘其毛道口岸的公路212省道从临河区经过。到目前,临河区境内已建成的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公里,国省道134公里,县道262公里,乡道675 公里,村道2373公里。油路总里程722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黑色路面589公里。随着临河至鄂尔多斯公路黄河大桥、至甘其毛道口岸铁路和公路等交通项目的建成,铁路、公路、航运综合交通体系即将形成,未来的临河将成为横向华北贯通大西北、纵向中原联接蒙古国的主要交通枢纽,交通优势日益显现,良好的对外交通联系也成为临河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3.区位优势

临河区地处包头与银川之间,是《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经济区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煤炭、天然气、铜、铁、锌、铅、石灰石、电石、食盐等矿产资源几大富集区的包围之中,在格局上自然成为沿黄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临河区作为巴彦淖尔市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极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要素的效应。位于临河区的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型保税物流园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两个保税物流园区之一。临河区所处的河套平原,东连土默川平原,西接宁夏灌区,南邻黄河南岸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溉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同时临河区也处于全市确定的以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包兰铁路构成的发展主轴上,是全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将使临河区成为一个具备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生产要素、发展特色经济条件的重要区域。

4.水资源优势

相对充裕的水资源,将成为重要的后发优势,虽然与周边地区同处黄河沿岸,但巴彦淖尔的水资源保障条件远优于周边。巴彦淖尔市水资源总量为60.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505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内蒙古各盟市之首;与此同时,地处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市是黄河用水的大户,2009年分配内蒙古自治区的黄河耗水量为50.68亿立方米,同比例分配河套灌区年度指标31.48亿立方米。特别是临河区,地处河套腹地,南临黄河,渠道纵横,排灌体系完善,年引黄水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300立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祖国的西北部水资源最丰富、最充裕的地区。临河区大量富余的水资源为各产业的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通过优化用水结构、实施节水措施,确保工业和城市用水的同时,通过水资源置换,同周围地区双赢开发利用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是周边区域无法相比的优势。

 

第二章  把握机遇,推进富民强区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

 

 一、指导思想

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两个原则、实现四个目标”。

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科学发展主题。

围绕一条主线,即围绕一、三、五发展主线,就是坚持再创临河科学发展新强势不动摇,继续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工业园区、交通枢纽三个平台,构建绿色食品、绒纺、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现代物流五大基地,不断提升市府经济的首位度。

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二是坚持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

实现四个目标:一是打造市府经济增长极;二是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三是打造绿色特色产品供应区;四是打造生态宜居区。

二、发展定位

立足临河区比较优势,按照区域统筹和分工协作的要求,通过强化临河区做为内蒙古西部次中心城市,巴彦淖尔市经济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中心城市的功能,将临河区建成呼包银沿黄河产业带的核心增长极,现代产业聚集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区,人流物流开放区,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生态宜居区。

1.呼包银沿黄河产业带的核心增长极

临河区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建设,以发展产业中下游环节为主,建设现代综合产业体系,开展与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协作与互补,将临河区打造为自治区新兴的工业城市,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发展区的核心增长极。

2.现代产业集群区

承载巴彦淖尔市中高端产业职能,重点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产业,培育和建设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区域资源合理转化和高效利用的核心,参与区域竞争的主体。

3.绿色特色农产品供应区

以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为平台,整合临河及周边的农产品资源,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统筹推进现代高效农牧业发展。绿色农产品依规上市、依标上市,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4.人流物流聚集区

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增强其聚物、聚财、聚人的能力,需要靠雄厚的产业支撑和宜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临河区交通、区位优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城市承载力;完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平台建设,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力;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就业能力,构建功能完善、集人集物的中心城市。

5.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生态宜居区

围绕打造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实施西进东延、南拓北控战略,跨越二黄河向南发展,开发双河区;加快改造老城区,拓展朔方区,完善城市新亮点,打造两横两纵城市景观大道,加快建设城市水系景观工程,形成河道贯通,湖面相通的网状水系,改造城市出口和沿线景观,构建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区。

三、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一是立足于资源和发展优势,选择具有存量经济优势的产业;二是从临河区的功能定位出发,选择集聚和带动力强的产业;三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四是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重点产业和布局选择主导产业。

1新型工业产业

临河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交通、人才、区位、信息等条件,依托水资源和周边煤炭资源及初加工产品的优势,发展精细化工业;依托周边地区电解铜、电解铅锌等的资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业;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依托发达的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培育以农业机械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推进各种资源的深度转化,延长产业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2. 绿色农产品产业

发挥临河区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的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质、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对农业的带动能力。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发展粮油、乳肉、番茄、蔬菜、酿造等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所有的农畜产品均要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

3. 现代物流产业

位于临河区的B型保税物流园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两个保税物流园区之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带动效应,园区将吸引大量的国际大型物流企业,集聚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平台。临河区发达的交通联系和物流体系,成为物流产业发展重要的支撑,市场、贸易、运输、仓贮、包装以及信息等现代物流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临河区将打造成为蒙西经济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GDP达到60000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6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97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7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 %;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5%。

二、产业发展形成新支撑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演进为12.7:54.7:32.6。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7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工业就业人数达到8万人。第三产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5%,三产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

三、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把富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接近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47元,五年平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3元,五年平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20%,人民生活达到富裕型。

四、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开发双河区为城市休闲生活区,加快推进朔方区建设规模,到2015年,临河城区面积达到8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从业人数达到28万人,占从业人数总量的85%。

五、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治理。五年间新增造林15万亩,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达到市级要求,“三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 %。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社会保障参保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社会保障参保覆盖率达到80%;形成较为完整的就业机制,城镇调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