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如何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 iCourt

 morecare 2017-11-30

Alpha

集成20个法律专业数据库

智能案例检索,一键生成可视化报告

申请体验Alpha,扫描二维码联系诺诺多

作者:陈方圆

单位:江苏瑞江律师事务所

微信:yuan19_87

编者按

律师如何在接到一个完全不了解领域的案子时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如何快速识别纠纷领域的实质问题?来自江苏瑞江律师事务所的陈方圆律师巧妙利用大数据轻松实现这一目标,快来看看陈律师结合实战经验的分享吧。

律师是知识工作者,我们的客户决定了我们经常需要和各行各业打交道,迅速熟悉一个行业或领域的能力是我们律师执业生涯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当然,我们在了解一个行业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写报告,系统化输出就很重要;如果是为了转行应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亮点是关键;如果是老板临时分配的任务,那么时效性则是核心,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有效的信息 。


这里主要分享我们团队如何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来快速定位某专业领域的法律风险问题。


我们团队之前接受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个专业度和知识壁垒非常高的行政机关的法律顾问的聘请,要求配合他们制作课题研究。我们当时研究的是《食品类法律风险以案说法》这个课题。


客户需要的是最终的研究报告,我们需要就这个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输出,同时需要出配套的以案说法的课件,配合客户给行政系统进行宣讲。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展开了研究,研究方向是从行政机关和企业两个维度分析存在的风险。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个行业的面,故而需要数据量足够大,因此我们通过大量研读判例提炼风险信息点,从而进行总结。


接下来,我将以这次研究为例,进一步分解如何利用大数据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大数据如何让你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一、选好素材


1、案例库  


裁判文书的公开,给我们法律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宝藏,我们可以在案例数据库中学习到很多经验。


恰逢2015年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发布,对之前的行政法规进行了大改,涉及食品类裁判文书的判决一般都会引用这部法的法条,故而我们以判决书引用法条这一维度检索案例。


(Alpha案例库)


按区域和年份定位,我们锁定了江苏区域,年份定位为“2016年度”,共筛选出1102份,利用Alpha数据库的批量下载功能,将十几份表格合并为一份表格。接着根据需要研究的维度,增加表格的列,研读判决书提炼争议焦点以及需要的信息


因为属于陌生领域,不熟悉具体的内容,读前几份判决书的时候一般比较慢,但是几十份判决书下来之后,逐渐摸索出门道,后面阅读起来就快了,一般1分钟看一份,遇到有代表性的和有争议的,就用颜色标注,判决书都通读一遍后,再进行回顾分析。



2、微信  


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它还沉淀了大量的专业数据,而微信的运用方式又分两种,分别是微信搜索和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是通过录入诸如“食品 行业分析”等关键词检索行业态势数据报告,了解行情,或者录入如“新食品原料 雪蛤”、“免洗红枣 国家标准”等这类专业领域中的争议焦点词,对检索到的相关微信文章进行研究消化,迅速掌握实务要点。


每个领域都有该专业领域运营得较好的公众号,里面沉淀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以及行业态势文章。


我们通过微信关注了食品行政领域运营得非常好的2~3个公众号,例如“FDA”、“食药法苑”等,查看了这些公众号一年内的所有文章。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好的可参考的内容就可以收藏起来,如果不善于写文章,在研读公众号大量文章的过程中也可以研究文章结构,为以案说法的文稿结构模型做准备。


3、专业论坛  


找到这个领域里最活跃的一个论坛,以食品行业为例,我们找到了“食品论坛”,通过论坛看用户的提问以及回答,了解这个领域里企业及政府的痛点和困惑是什么,同时也发现论坛中隐藏了很多专业领域的大牛,通过加专业知识讨论微信群来学习大家交流分享的内容。

 

二、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通过案例库、微信和专业论坛3个维度的交叉检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行业风险问题,并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和通过论坛、公众号了解行业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痛点是同时交叉进行的,数据库检索到的案例与行业信息相互印证,通过了解的信息对案例进行多维度的分解。


例如江苏省各城市的诉讼数据对比:食品原料类、食品添加剂类、食品标识标签类分别是多少纠纷,具体细节如何,诉讼主体分别是哪些,十倍赔偿的支持率是多少,如何识别职业打假人等等。


(数据分析表)


(可视化法律分析点)


三、系统化输出


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后,即可根据每个法律风险点结合判例以及微信检索的知识点总结起来形成书面报告。


而将知识研究系统化输出的过程,才是最锻炼人的过程。


通过精读每份判决书的内容,提炼法律问题,我们共提炼了近100个风险点,均配有相应判决书。之后按照诉讼类型的维度:行政、民事、刑事以及根据食品领域的特殊性,加了一个食品安全标准的维度,罗列了对应观点进行整理,对案情进行分析。


每篇文章以“标题、关键词、摘要(裁判观点)、简要案情、分析、依据”这样的结构进行文章的撰写,从而形成了初稿交给客户。

(系统化初稿)


为了配合客户要求的针对基层执法人员进行宣讲,从受众角度出发,我们演讲主要定位在食药领域的行政执法风险议案说法。


提前选定案例,提炼需要讲解的要点,对案例进行剖析分解,用简洁生动的图表方式演示知识点。客户非常感动,表示课件就是非常好的执法教材。


除了迅速成为专家,大数据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快速总结裁判规则,让年轻律师实现弯道超车


法律行业十分依赖经验,而大数据的出现让实际办案经验有限的律师共享这个领域内所有法律人的办案经验,全面了解某个领域内相关法律、案例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官的观点等重要信息。

 

二、 迅速识别领域纠纷的本质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