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验方集锦 一头面 二 眼目 三 耳鼻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17-11-30


单验方集锦 


一头面

        正面头疼一方好,荞粉炒热加醋妙.

        敷头包紧冷再换,连敷痛止除烦恼.

  方解;取荞麦一斤碾粉,均一半铁锅内炒热极加陈醋2两再炒至极热,以头皮能受为度热敷,取布包扎,至冷将另一半如前法置换,如此轮流敷换,半日痛止,留芬备醋,防其再发,致鼻流黄水则示病愈根除.

    

     头眩气虚兼昏晕,半夏陈皮术茯苓.

     丁木二香砂仁草,姜引五副助神清.

方解;本方为气虚湿盛而致头晕目眩,头目昏痛所设,方中半夏16G,陈皮12G,理气燥湿化痰,白术10G,茯苓10G,健脾渗湿,丁香3G,木香6G理气,砂仁6G,甘草5G温中健脾胃,佐生姜三片以驱寒,方中诸药共伍,治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以至清气得升,浊气得降,痰湿无所生故眩晕头痛亦除.

 

    头晕头痛太阳间,川穹白芷石膏碾,

    取来三钱茶送下,当时吃了便安闲.

方解;本方主治太阳经头痛.取川穹15G,白芷10G,生石膏30G共为末,每服15G,绿茶水送服.方中川穹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而不留淤,白芷理气止疼,生石膏清热,更兼绿茶水下气化痰,清脑开窍,故该方为治疗头疼的一个很好的方子.

 

    头疼头晕一方奇,不居老少均能医.

    生碎白果开水兑,空心五服便安逸.

方解;本方主治因痰浊上逆而致眩晕昏倒,不知人事的急性病症.取白果一个,置杯中捣烂如泥,以开水冲服,方中白果生用有小毒,故用量不易过大.

 

    偏头风痛有方施,碾碎一两蔓荆子,

    蜜糖调敷太阳间,干时再换痛便止. 

方解;方中蔓荆子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取蔓荆子50G碾细末,以蜂蜜调如膏状贴敷太阳穴,主治因风热上炎,侵蒙清窍,以致清阳不展而致的正偏头痛.

 

    偏头风痛不为难,研来石膏生明矾.

    即取青壳鸭蛋白,调敷止疼似仙丹. 

方解;本方取生石膏,生明矾各15G,另觅鸭蛋一个,以壳青色者为佳,生石膏,生明矾共研细粉,以鸭单清调和为糊状,敷于太阳穴.主治因风湿热内盛,上扰清空而致头痛昏蒙的病症.方中生石膏清热降火,除烦解肌,生明矾收湿清热,鸭蛋白性寒有降火清热之功,所以,该方对因风湿热内盛上扰清窍而致头痛头昏有奇效.

   

    偏头风疼头痛偏,老丝瓜绒鲜茅根.

    野菊花根三味煎,连吃三副妙如仙.

方解;本方主治风热上炎,风狭热邪而致的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齿,突然发生而偏于一侧的头痛,近似现代医学的三叉神经痛.方中老丝瓜绒通经活络,鲜茅根清热凉血,野菊花根疏风清热,三药等份为伍,共凑通经络,清血热,熄风火之功.

 

    头痛头偏原是风,重用白芷与川穹.

    生熟川乌同干草,薄荷陈茶有奇功.

    或加独活与葛根,颈椎疾患效亦同.

方解;方中白芷25G,川穹20G,生熟川乌各3G,甘草10G,陈茶,薄荷各6G,方中生熟川乌有毒先煎三十分钟以去其毒性,后入其余诸药再煎,温服.主治因风寒所致的寒凝血滞,阻遏脉络的头痛,其主要表现为头痛项强,鼻塞畏风,恶寒怕冷,患者自觉肺腧穴发凉的症状.笔者近年来应用该方加独活16G,葛根20G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炎收到很好的疗效,应用该方加白酒炒热热敷颈椎,对以上两种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脑漏病起多伤风,鼻流黄水臭气烹.

    苍耳辛荑白芷草,五副能舒鼻自空.

方解;方中苍耳散风除湿,升阳通窍,辛荑祛风清热,白芷活血燥湿,通窍止痛,消肿排浓,甘草解毒泻火,故对因风热湿邪而致的鼻流黄水,不闻香臭之脑漏有一定效果.

   

    头面千层疮起皮,新橄榄核烧成灰.

    蛋黄煎油合灰拌,鸭毛扫搽转光肥.

   方解;本方主治因湿热内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的头皮流黄水,腥臭不可闻,痒而不能搔之秃疮.取当年橄榄核九粒煅烧存性研极细末,后取新鲜鸡子黄入锅内煎熟榨取油,调细末为膏,以鸭翅毛沾篙搽疮面,每日三次,一星期为一疗程,三疗程可愈.方中橄榄核收涩杀虫止痒,鸡子黄油清热润皮消肿,以鸭毛扫搽轻揉可以减轻疼痛,该方是一很好的外用方子.

 

 

二 眼目

 

    眼中云障或通红,快觅多根路边精,

    陈皮苏梗冬桑叶,连服尿多即便松.

方解;本方由路边精20G,陈皮10G,苏梗10G,冬桑叶15G组方水煎服.方中路边精即路路通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作用,陈皮,苏梗理气化痰,冬桑叶味甘性寒,养血滋阴,清热润肺,故该方对因风火上炎而引起的眼生云翳或目赤肿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眼肿红胀宜拨云,赤芍木贼竹前芩.

        青葙荆防柴胡草,虫退生姜石决明.

方解;本方由赤芍,木贼,甘草,车前子,黄芩,青葙子,荆芥,防风,虫退,柴胡,淡竹叶,生姜,石决明共一十三味药组成,主治因风热上行,肝火上串而致的目赤肿痛,眼帘溃烂,目生云翳的病症.方中赤芍,木贼,黄芩凉血清热.,荆芥,防风,虫退疏风散热,车前子,淡竹叶清热利湿消肿,青葙子,石决明清肝明目,柴胡引经除热,甘草泻火调和诸药,加生姜之热以制诸药太过之冷性,故而该方是治疗眼疾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子.

 

 

 耳鼻

          耳鸣头内觉有声,多是损伤兼风邪.

        当归川穹宜煎服,养血活血病自除.

方解;十二经脉上络于耳,耳为宗脉之所系,耳病日久或外伤后,经脉淤阻或血淤耳道,兼夹风邪故觉有声,方取当归养血活血,川穹活血通络而行颠顶,所以,该方是一个治疗耳鸣有效且简便的好方子.

 

        耳闭终日不闻言,北辛为末蜡溶丸,

        苍耳绵包两头尖,听宫微灸似解悬.

方解;本方主治因暴怒气逆,肝胆之火寻经上逆而致清窍被蒙的暴聋,方取北细辛15G为末,以蜡融化后入细辛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一日二次,另取鲜苍耳背后所长只绒毛包裹两头尖一粒置听宫微灸,以能受为度,[两头尖既老鼠粪便,两头尖的为雄鼠粪便,两头稍微椭圆的为雌鼠的粪便].方中细辛通窍止痛,行气散火,苍耳散风除湿,两头尖活血通络,民间有用来治疗产后乳汁不下,既取陈两头尖七粒,开水冲泡口服,是一个很好的验方.

 

        耳中疼痛似针钻,出血流脓久不干.

        鸠屎碾粉吹入耳,除浓消肿痛自安.

方解;本方为农村常用来治疗中耳炎的一个有效的验方.于树下拈取干燥的斑鸠粪便,细研为末吹入耳道中,一般三次既可以治愈,斑鸠屎具有收湿止痒,消肿止痛,排脓生肌的作用.

       

        耳聋耳重蔓荆芪,升麻菖蒲葛陈皮.

        党参芍药甘草同,三副能听十几里.

  方解;本方由蔓荆子16G,黄芪18G,升麻,石菖蒲,陈皮各10G,党参20G,白芍12G,甘草9G共八味药组成,主治因劳累过度,或久病而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以至经脉空虚,或脾虚阳气不振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耳鸣耳聋,方中所说的三副能听十几里是形容该方的治疗效果确实很好,吃三剂即可反映出该方的治疗效果.

 

        耳被挖伤用冰片,胭脂烧灰牡蛎煅.

        共捣细粉香油调,骨簪敷药病即痊.

  方解;本方主治因耳道被外物损伤后出现耳内流血疼痛的情况时使用该方治疗有交好的效果.方取胭脂15G,烧灰存性,另取煅牡蛎10G共研粉,以麻油调和涂于耳道内既可止血止疼.方中胭脂味甘酸寒,具有清热、滑肠、凉血、解毒的的功效,牡蛎具有收涩固敛的作用,故两药合用具有止血止疼的效果.

 

       耳内伤后或成疮,作痒出水是挖伤.

       随取核桃杵油点,纳入患处即安康.

  方解;凡耳道内因外物损伤日久后而出现耳内发痒流黄水的症状,可用核桃置杯取杵取其油脂,然后用细绵沾取釉质纳入耳道中,日三次,一般五天可愈,《神农本草经》说核桃是食之令人肥健、填脑髓。具有滋润的皮肤,养血生肌的作用,.

 

       如患聍耳真难受,黄水流出真正臭,

       速取芭蕉茎中水,滴入耳中解忧愁.

方解;聍耳即现代医学所说中耳炎,以急性中耳炎为多见,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可出现听力减退, 耳痛耳鸣的后遗症状,方取芭蕉水10ML,每次滴入患耳三至四滴,一日三次,其疗效可靠,本人应用该方曾治疗多例患者,均收到很好的疗效.取芭蕉水的方法即用一小节竹子,两头削尖,一头擦入芭蕉茎中,一头留在外即可接取芭蕉水.

 

      耳鼻流血急救方,一时不止恐遭殃.

      生地麦冬五味子,煎水服之转吉祥.

方解;本方主治一切因风,热,燥邪所致肺络损伤迫血上逆而致的鼻出血,耳内出血以及因情知过激而致火动于内,气逆上行,迫血妄行而致耳鼻出血,或因劳倦过度,或因久病体虚后虚火上炎致血不循经而引起的耳鼻出血。该方生地,麦冬,五味子以321:的比例配置,疗效奇特,一般一次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方中生地凉血止血,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清热除烦,五味子敛肺滋肾,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三药合伍则凉血止血,清心除烦故收到很好的疗效。

 

      鼻中出血涌如泉,乱发烧灰不值钱。

      碾末竹管吹入鼻,止血效果快如仙。

方解:鼻中出血不止,取人头发烧灰存性,研细粉,以竹管将细末吹入患鼻中即可止血,方中血余碳,为人发洗净后的加工品.味苦, 性温.入心、肝、肾经.功能:消淤、止血.主治:吐血、鼻衄、齿龈出血、血痢、血淋、崩漏其功能止血散淤。

      

       鼻中出血心莫烦,急进菜圆寻大蒜。

       取来捣泥敷内关,当时就似吃仙丹。

方解;鼻中出血应平心静气,切不可烦躁,若气急烦躁则其学逆乱,血流则更快,出血就越是加重,此为情绪调节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即是取大蒜捣乱如泥,涂敷内关穴即可迅速止血。内关穴手掌内侧,腕关节横纹处。

 

 

 

 

 

 

 

 

 

咽喉

               喉科初起总妙方,僵虫薄荷草荆防。

          桔梗共碾开始泡,去渣温好慢服良。

     方解;大凡因风火上行或是因风热感冒引起的喉咙肿痛,声音沙哑,吞咽不利的毛病,可以用僵蚕10G,薄荷9G,甘草9G,荆芥9G,防风12G,桔梗9G研粗末开水泡服,慢慢咽下效果较好,方中僵蚕驱风降火,荆芥薄荷辛凉解表,防风驱风解表,桔梗清咽利喉,诸药合伍可迅速缓解喉咙不适。

 

         咽喉闭塞不能言,幸有硼砂可保全。

         捣和盐梅如枣大,口中含化即可痊。

方解:喉咙不适,突然音哑失语不能言,可用硼砂10G和盐乌梅25G同捣如泥,取如枣大一颗,入口中含化,即可恢复语音。

 

      喉风舌大忽如胕,即用硼冰与芒硝。

      僵蚕胆矾真青黛,捣末吹喉胕自消。

方解:因风火引起的喉风舌大突然与尿包一样大的病症,[:膀胱,农村所说的小肚子尿包”]。可迅速用硼砂5G,冰片少许,僵蚕5G,胆矾少许,芒硝9G,青黛3G共研细末,取干净白纸一小张,药粉置于纸上,卷筒吹入空腔即可。

 

     喉咔鱼骨妙方传,即用水煎威灵仙。

     慢慢咽下刺骨化,或用鸭涎亦安然。

方解:该方为农村常用验方,交之现在的医疗费用,该方特别经济而且实用,威灵仙化骨软坚,驱风利湿,临床常用于痹症,对骨刺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用威灵仙煎水慢慢咽下,可直接作用于咔在喉咙中的鱼骨鱼刺上,软化鱼骨鱼刺有较好的效果。鸭涎化鱼刺也是农村的一经验方,本人不曾试用过,所以不推荐应用。

 

 

 五  口腔

 

     口内生疮亦可怜,即用干姜和黄连。

    慢慢细嚼流涎出,从此疮疡即可痊。

方解:口中生疮即现代所说的口腔溃疡之类的病症,皆因胃中湿热过盛,或是心火上炎所致,可用干姜一份加黄连两份同时入口中嚼化,届时口内即可出涎,热毒也就随之而去。该方取苦降辛开之意,可使体内清气上升,浊阴下降而疡疮自平。

 

    口臭道评自带嫌,睡含荔枝夜莫咽。

    藿香常噙亦可解,盐梅夜含也方便。

方解:口臭的现象比较普片,但治疗口臭的方法很多,如临睡前含一颗荔枝在口中,但不能咽下,或是临睡前口中含一颗盐梅也不可以咽,再就是平时常含新鲜藿香叶在口中也可以解口中秽气。

 

    口歪突然口扯风,扯到那边刻难容。

    这边即敷蓖麻子,敷到端正把药松。

方解:口扯风即现在所说的面神经麻痹,可用蓖麻子仁捣细如膏敷患处颜面,时间略长点,但有一定效果。

 

    口干肚痛及发烧,寒邪入胃药空调。

    井底泥沙冲热酒,管教一服便逍遥。

方解:口中干燥少津,肚腹疼痛难忍,又有发烧的症状的病人可以取井底泥沙用热酒略泡,然后喝酒即可退烧止疼,因井底泥沙性寒,取寒因寒用之意,而酒热服有行气活血的作用,故该方对上述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