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科医方 一、火毒疮痈 本节所载主要包括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炎等 化脓性疾病或毛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所用医方。 1.解毒排脓汤 石玉生 (组成及用法] 金银花30g 黄芩9g 天花粉15g 浙 贝母lOg 桔梗12g 葛根9g 七叶一枝花12g 甘草9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另用七叶一枝花全草,不拘量,沸 水微煮,捣绒外敷痈肿处。 (主治) 痈肿初起红肿热痛,或已有脓。 (解析] 本方方义甚明,适用于多种外痈如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蜂窝织炎、皮下脓肿等。 七叶一枝花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定惊息风。俗谚 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著,一拟手拈孥。”本方 内服外用,其力甚强。 2.陈氏银花解毒汤 陈真一 (组成及用法) 金银花30~60g 野菊花30g 鲜蒲公英 60g 生甘草15g 水煎,加酒1匙和服。 (主治) 火毒结聚之痈疮疖肿。 (解析) 痈疮疔毒,多因脏腑蕴热,火毒结聚,故以清热解 毒为主.本方金银花等药两清气血热毒,并能散结以消痈肿;甘 草除热毒邪气,并能缓中补虚而止痛护正。加酒少量和服,能行 血脉而助药效。对多种疔毒初起,本方均可加减使用。余意多 种内脏炎症凡属热毒者,亦可加味运用。 本方用药不多,非较大剂量难收功效,所列剂量酌情加倍用 之亦可。 加酒1匙和服,仿五味消毒饮法. 3。解毒逍遥散 谭绍尧 (组成及用法) 丹皮、当归、皂角刺、紫花地丁、夏枯草、薄 荷各12g 柴胡、白芍各15g 栀子、昆布、海藻、制乳没各9g 茯苓、白术、生麦芽、全瓜蒌各30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乳痈(急性乳腺炎)。 (解析} 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乳痈红肿硬痛, 时作寒热,乃热毒壅滞阳明经气血之分。本方疏肝和胃,清热解毒, 胃不受邪,红肿硬痛寒热诸证自消,故所用清热消炎药甚少. 方中生麦芽疏肝气,消乳痈,若倍用之,疗效更好;瓜蒌壳散 结化痰,清热导滞,消痈肿疮毒;茯苓下痰水而利湿热;白术益气 除湿,消痰癖而逐水,均需重用为宜。 4。大归汤 周济民 (组成及用法} 全当归24g 生黄芪15g 银花15g 甘 草4.5g 上部加川芎3g,中部加桔梗3g,下部加牛膝3g。 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一切火毒疮痈初期红肿热痛。 (解析) 本方所治火毒疮痈,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 而成.《灵枢。痈疽》云:“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 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 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本方重用当 归、生黄芪、酒,妙在通经脉气血营卫之结滞,佐银花、甘草 清热解毒,务使热毒从内外透解。川芎、桔梗、牛膝引经药 也。本方类《校注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凡脾胃本虚、阴疽 见症者均不宜用。 今见热毒痈疽,每以清热解毒为法,置通经脉、行血结、消散 溃坚之根本大法不用,必因认识痈疽病机之不实。 5.白果解毒饮 陈真一 (组成及用法] 紫花地丁、银花各30g 白果20粒(去核) 桔梗、知母、大贝各9g 甘草3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疔毒(生于上下唇)。 (解析) 紫花地丁、银花等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余仅知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未知其可疗疔毒。《滇南 本草》谓:“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本草再新》 治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四两研敷之。又见本 方,始知白果可疗疔疮肿毒。 6.伏兔疽方 周之楷 (组成及用法} 怀牛膝9g 苍耳草1把 野菊花根120g 白酒煎服,每日1剂分3服. (主治)凡大腿生痈疽者。 (解析工 野菊花性寒甘苦,其根尤能疏风清热,消痈解毒; 苍耳草亦治疗肿毒疮良药;怀牛膝引药性行于下肢;酒煎之活血 通脉,发挥药性甚速。 一般家种白菊花根亦可用之。 7。白芷贝母散 周之楷 (组成及用法) 白芷 浙贝母各等分 研末,每用6g,开水或用白酒吞服。 (主治}乳痈等一般痈肿初起。 (解析) 白芷性温气厚,为散阳明湿火要药。痈疽为阳明 湿热结滞所致者,白芷温行血脉,内托解散,故可排脓毒血而生 肌,然必与性味苦寒、散结解毒、凉血清热药如浙贝母同用之,否 则抱薪救火矣。 《经验方》以大黄、白芷等分为末米饮调服,治痈疽赤肿,与 本方意同。 8.托毒消毒饮 石玉书 (组成及用法] 蒲公英9g 黄连6g 连翘9g 生黄芪 9g 木通6g 黄柏9g 生甘草9g 水煎,每日 1剂分3服。 (主治) 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成脓初溃。 (解析) 石氏常以本方为痈疮肿毒之通用剂。生黄芪补气 升阳,可以鼓舞卫气,则经脉通畅,血脉不凝,以助诸药清热解毒 之势,肿毒疼痛皆易清除。 黄芪不惟主久败之疮,肿疡初起即可用之,当勿存疑。若热 毒甚,更当稍重用之,又加生地黄、玄参、牛蒡子。 9.七味消毒饮 赵韵芬 (组成及用法) 山栀子、连翘、银花、蒲公英各lOg 紫花 地丁7g 甲珠6g 甘草3g 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火毒结聚,痈疮疖肿。 (解析) 凡痈疮疖肿疔毒,多由脏腑蕴热,火毒结聚.方中 连翘、银花诸药各有清热解毒之功,并能凉血散结以消痈肿,功 同五味消毒饮。本方甲珠能窜行经络而使诸解毒药达于病所, 凡毒邪结聚处皆能开之,脓亦易除,故又较五味消毒饮溃坚散结 之力大。 《灵枢。痈疽》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 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 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古方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 均用酒煎,通经脉,行血结,痈毒易溃易散。余意本方亦当酌加 白酒煎服尤良。 10.化疔内消散 张致安 (组成及用法] 知母、贝母、甲珠、蚤休、白及、乳香、甘草、 花粉、皂刺各6g 银花15g 当归4.5g 酒炒赤芍4。5g 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痈疡肿毒,疔疮,寒热不清。 (解析) 本方类《校注妇人良方》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 毒、通经脉、消散溃坚为法,又较之解毒力强者,加用蚤休、 白及也。 考蚤休苦泄解痈毒,凉血清风热,《本草汇言》谓“为痈疽疮 疡、血热致痰者宜用”;白及本止血药,《神农本草经》谓“主痈肿 恶疮败疽,伤阴死肌”。实能用治一切疔疮肿毒,本方颇得先贤 精义。 11内消散 刘子浞 (组成及用法) 瓜蒌l个 皂刺30g 银花、大黄、甘草各 18g 白芷9g 酒水各半煎服,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疔毒。 (解析) 疔毒如粟,坚硬根深如铁钉,局部红肿热痛,全身 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可用本方。 方中大黄主通利结毒,不惟治腹满高热便闭、发黄瘀 血、内脏脓肿等内妇儿科炎症,亦能疗外科痈疡肿毒疔疮 之热毒壅聚者。《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善解疮疡热毒,以 治疗毒,尤为特效之药;疔毒甚剧,他药不效者,当重用大 黄,通其大便自愈;治疔毒之毒热甚盛者,亦可用至两许。” 《本草切要》谓:“大黄疮疡科以之散热拔毒,红肿时解毒 可也。” 瓜蒌当指瓜蒌壳,其甘苦微凉,化痰利气清肺,亦能消肿疮 疔毒。 本方当有泻下之力,如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 l2.菊花甘草汤 吴让德 (组成及用法] 白菊花120g 生甘草120g 水煎恣意饮之。 (主治}疔疮肿痈。 (解析) 本方清热解毒,药味虽少而分量甚重,可治疗疮肿 毒属热甚者。 《寿世良方》菊花饮“白菊花叶连根捣取自然汁一茶盅,滚酒 调服,或用酒煮服亦可,病重宜多服”。本方实可参照之,另用捣 自然汁及药渣外敷亦良效。 贵州李秉权医师有方治疗疮肿痛:鲜菊花捣烂取汁和白糖 服l碗,再用渣敷患处可愈,亦良方也. 13.痱疔方 徐叔先 (组成及用法]野黄瓜30~50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痱疔。 (解析) 野黄瓜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全草,有健脾益 胃、清热明目之效。本方所煎药汁,亦能外洗痱疔局部。 l4。疔毒方 张少山 (组成及用法) 紫花地丁、黄花地丁、银花、连翘、花粉、浙 贝母、生乳香、生没药、赤芍各6g 归尾、甘草各4。5g 鲜石 斛、马齿苋、半枝莲各12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疔毒。 (解析] 本方乃五味消毒饮与仙方活命饮合方,当有清热 解毒、凉血消痈良效。 马齿苋辛寒滑利,散血消肿,最善解痈肿热毒,无论新久,外 敷内服均宜。 本方之有新意者乃用鲜石斛一味,考石斛生津益胃,清热养 阴,又能通利血脉,新鲜者尤良.余临证凡热重之疔毒必用石 斛,可使热毒从内外透解,且其又能养护心气真阴而固正气,虽 清淡之味,实疗大症重病要药。 . 半枝莲为唇形种植物,亦能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15。乌疔毒方 张少山 (组成及用法) 蟾酥0.09g 川菊花30g 生甘草15g 黄柏9g 蒲公英1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乌疔毒。 (解析} 乌疗毒者,其疔毒色泽不鲜不红不活,乃热毒为阴 寒所痼,血循瘀阻,心气亦或有损,单用清热解毒方无益。本方 蟾酥气味辛温,能发散一切风火抑郁、大热痈肿之候,化解一切 瘀郁壅滞诸肿毒,为拔疔散毒神药,兼能强心醒脑。乌疔毒乃属 阴疮疽疠恶疮类,必用此药以治;亦不可与发散药如羌、独、防 风、柴胡等同用,故本方余药均清热解毒、甘寒消炎类。 本方蟾酥人煎剂不妥,可调入煎好之汤药服之,也可与乳 香、没药、桑叶等味糊丸或散。 16。三花除湿饮方 黄树曾 (组成及用法) 厚朴花3g 金银花6g 豆蔻花3g 滚开水泡,代茶频服。 (主治) 夏日头面疖肿,皮肤生疮,破流黄水。 (解析] 厚朴花、豆蔻花均辛苦微温,宽中理气,除湿解毒; 银花清热凉血。本方轻宣疏散,用于风热湿毒之疮肿疖肿轻症 甚宜。 17。束毒金箍散 吴让德 (组成及用法] 大黄、白及、白薇、银花、绿豆粉各30g 轻 粉15g 黄柏60g 共为细末,用好醋调敷患处。 (主治)疔毒红肿。 (解析} 疔毒外用之法也甚重要,可以束毒解毒、消肿止 痛也。本方大黄、银花、黄柏、白及皆清热解毒,消痈散肿药; 白薇外用可愈痈疽而敛疔疮,有清热凉血之效,所知者不众; 绿豆甘凉无毒,虽为寻常食品,实为清热解毒良药,善治痈疽 疮肿初起、水火烫伤、跌仆损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内服外 用均可。《秘传经验方>>治一切肿毒初起,以绿豆、猪牙皂荚为 极细末,好醋调敷。《圣济总录》载:“治发背内溃及诸恶毒攻 心呕痛,乳香一两、真绿豆粉四两共研极细,每服一钱匕,新水 调下。”皆良方也。 所谓好醋者,必然粮食所酿,存两三年以上者为良. 本方轻粉有毒,皮肤有破溃者勿用之,亦不可久用之。 18.疮疖膏 周之楷 (组成及用法) 千里光2500g 生草乌500g 共熬成膏贴患处。 (主治)热疮肿疖。 (解析} 草乌辛温有大毒,本治一般阴疽肿毒,实亦发背、 蜂窝、疔疮、疖肿等阳毒良药,未破溃者能消,久溃者能去黑烂之 物,单用即效。本方中,草乌与痈疽要药千里光同熬为膏,寒热 并用,必能通行血脉,解毒散郁。 19.丹毒外洗方 张叔骏 (组成及用法} 鲜苍耳草根与叶 煎汤熏洗红肿处。 (主治)丹毒流水。 (解析] 苍耳草苦辛微寒。《千金方》治热毒攻手足,赤 肿掀热,疼痛欲脱,苍耳草绞汁以渍之。《本草拾遗》治疗肿 出根,苍耳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之。《医方摘元》治赤白下 痢,苍耳草不拘多少,洗涤煮烂去渣人蜜熬膏服;又治蜘蛛毒 咬人红肿疼痛,苍耳草捣汁服,药渣敷伤处。虽文献未见其 治丹毒,已知其祛风散热,解毒杀虫,善治热毒疮疡,肌肤 疖肿。 20。无名肿毒方
张致安 (组成及用法) 凤仙花根 不分红白花均可,采来捣烂置沙锅中加水煎熬成膏,外敷肿 毒处。 (主治) 一切无名肿毒。 (解析) 凤仙花根性味甘平,活血通经,软坚消肿,其走窜 甚速。《岭南采药录》谓其“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本草正义》 以之捣敷跌仆伤损,红肿紫瘀溃烂。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3.对症辩证选名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