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煦冬暖暇 2017-11-30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内容(课名)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该内容总课时

共三讲

翻转课时

第一讲

一、学习内容分析

(这个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期的授课时节,在学科知识中的位置。这堂翻转课教学内容特色,难点,重点)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第四章第二节,本节课计划授课课时为3节,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本章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也为形成元素族的概念、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认识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氯是一种比较典型且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氯气化学性质,能够认识到物质的两面性

难点在于氯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的推断

内容特色:本节课课前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为主,课堂上主要采取讨论方式进行知识内化

二、学习目标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的学习目标,怎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并巩固氧化还原的知识。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氯气和水的反应进行大胆假设,通过讨论推出其反应方程式。3.认识氯气的广泛用途,重点掌握氯水的漂白作用,体会物质的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视频的学习,能够总结氯气化学反应的特点,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氯气的相关化学性质,大胆设想、推断氯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并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唯物辩证的思想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任务可以掌握自然界中氯气的存在形式,以及通过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推出的氯气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根据氯气和金属、非金属代表物质的反应现象及方程式判断其氧化还原反应特点,以此为根据推断氯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出现问题:学生对氯气反应方程式并没有判断其为氧化还原反应,对于氯气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氯气有毒,而没有通过资料阅读掌握氯气的重要应用——自来水消毒、漂白

 

四、课前任务设计

(只写本堂翻转课学生课前要做的准备,要完成的任务及算分方式,教师提供的资源内容、形式,至少一个可访问的教学视频的地址)

1.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了解氯气的发现及氯气的主要用途(5分)

2.观看视频,掌握氯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氯气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10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3ODQ4NDMzMg==.html?from=y1.7-1.2

3.完成课前检测及联系(10分)

4.整理问题,填写问题卡片(课前小组交流)(5分)

 

五、课上任务设计

(写出一节课如45分钟的教学流程,包括活动序列,每个活动形式和用时,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料,对活动成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量规,应变候选方案)

序列

活动形式

活动用时

所需资料

评价方式

评价量规

候选方案

导入

播放课前任务中的视频进行知识回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汇报存在问题

10分钟

课前学习视频、小组问题汇总

根据小组汇报的问题质量进行评分

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及格:5

没有准备的小组可以今后进行汇报

检测

小组交流、讨论: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上设置的思考题,讨论氯气和水反应产物及反应方程式,找出氯水中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尝试解决成员间的问题

20分钟

氯气和金属、非金属反应方程式,类似反应方程式

方程式是否正确,能够找到发挥漂白作用的物质

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及格:5(两个问题累加得分,共20分)

对于没有及格的同学可以代表小组发言或者参与课堂讨论得分

展示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各小组依次回答课前任务单上设计的课堂问题,教师补充并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回答

15分钟

课前任务单、氯气相关资料整理

准备是否充分,能否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及格:5

(每个小组三个问题累加得分,共30分)

没有回答问题的同学由组长根据其小组讨论表现给分

小结

讨论物质两面性在本节课的应用,总结本节课学习重点及知识脉络,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10分钟

学生查找资料,教师介绍

查找资料的质量,见解的合理性

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及格:5

 

提出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加分

六、教学设计反思

(在此解释你对这堂翻转课教学设计的用心之处)

本节课利用视频的学习在课前学生掌握了氯气的存在和相关性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上的氯气和水的反应探讨是学生一直以来学习的难点,根据相关反应可以推断出反应方程式,由学生自己推导可加深学生记忆,针对物质两面性的进行讨论,既可以传递辩证唯物的思想也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思考角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