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八十一年,大汉的朝堂上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辩论,辩论的一方是【大汉第一经济学家兼农业部部长】桑弘羊及农业部官员,另一方是全国顶尖的贤能多学之士。辩题是国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第一,与民争利,国家办垄断了盐铁,实际上没有对gdp做很大贡献,只是变相的争夺了人民的利益; 第二,国企生产的东西,质量差,成本高,而且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 第三,最致命的问题,权贵经济。国家搞企业,用的还是人啊,广大官员们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必然会用一些自己的亲戚碰哟,做很多有利于自己的决定,生产一些或者巨大的灰色收入。长此以往,贫富差距必然拉大,国家阶级分化必然严重,贫富差距必然拉大。 桑弘羊先生说: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存在的。可是,如果不搞国营经济,那么一旦外族入侵,我们那什么钱去保卫国家?一旦地震水灾旱灾,我们拿什么钱去赈济灾民??? 广大贤士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中国历史两千多年来也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工业化之前,各文明均农业为主,国家财政收入也是建立在农业税的基础上的,在帝国建立初期的休养生息之后,人口逐渐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开始土地兼并,小农抗击风险的能力太差,贵族/豪强/富农会逐渐吸收小农的土地,成为新的地主阶级,在实力逐渐强大之后,他们会谋求政治影响力,通过培养晚辈考科举和贿赂官员的形式,在朝堂上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当他们的政治影响力足够强大之后,就会抗缴农业税,如果政府强征,地主会将重税摊到佃农头上,佃农的生存压力一大,各类邪教和反政府力量就有了生存土壤,国家根基就会受到威胁,很容易激起民变和地方割据,而为了镇压民变和割据势力,往往会导致更大的割据力量的形成,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代安史之乱,唐末藩镇割据,清代的太平天国,莫不如是,宋代因为工商业和贸易发达,农民负担相对小了,民变压力相对较小,而明代后期由于地主和贵族做大,中央政府无法动员到足量的钱粮,崇祯皇帝废了东厂导致矿税被断,后期只能加田税,遇上小冰河期,民不聊生,烽火遍地,最终亡于农民军之手。盐铁专营制度,就饶过了这个循环,直接从农业文明下仅有的通用的工业产品盐铁入手,相当于国家直接攫取了盐铁的收益,如果国家不插手,而由市场定价,那么各地盐铁商人经过兼并,会形成和地主一样的利益团体,而国家直接接管这部分的收益,等于直接向全体国民征收盐铁税,而不仅仅是佃农,如果回去翻看历史记录,可以看见中央政府财政吃紧时,往往提高盐铁价格以充实国库,这个方法见效快,民间的承受能力强,盐贵就少吃点,铁贵就用木器,带来的危害远不如加农业税;盐铁收入对于中央财政的意义非同小可,这也是历朝政府对于私盐的打击如此不留情面的原因。 汉朝主要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百姓的赋税,可是经历秦末的战乱, 百姓流离失所, 所以汉高祖实施无为而治, 自然赋税也就较少。 到后来虽然百姓安居乐业, 但皇帝为了体现关心百姓疾苦, 或者说为了社会安定, 也尽量不去增加赋税。 当然这对于汉初的国家, 收入是足够了, 但对于穷兵黩武的汉武帝, 这点钱就不够了。 那么钱不够怎么办?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人物张汤。 他创造性的提出提出将煮盐与冶铁收归国家经营, 以垄断财源, 并得到了武帝的诏准'大农令郑当时分别推荐东郭咸阳孔仅两人分别来负责煮盐与冶铁'汉代由国家经营盐铁从此开始'东郭咸阳孔仅本身就是大盐铁商人, 他们能得到重用, 可能是因为: 第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盐铁私自生产, 起到以商抑商的作用: 第二, 可以借助盐铁商人的经验, 对国营盐铁直接经营管理; 第三, 用政治地位换取盐铁商人的合作, 打击那些拥有政治特权的浮食奇民'统治者的愿望是美好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国家经营盐铁政策触犯了大盐铁商人的利益, 所以东郭咸阳和孔仅在全国各地推行新政策时, 不得不安插大盐铁商人的弟负责当地的盐铁事务'当这些人变为国家官吏之后, 攘公法, 申私利, 跨山泽, 擅官市, 导致了县官作铁器, 多苦恶, 用费不省的恶果'看似国家己掌握了盐铁的生产与销售, 但浮食奇民依然存在, 民间私营盐铁可能会再度兴起, 于是元封元年(前 110 年) , 武帝把东郭咸阳和孔仅一并罢免, 由桑弘羊全权负责盐铁事务, 盐铁官营这才卓有成效地实施。 为了加强对全国盐铁官营工作的统一领导, 桑弘羊对原来的盐铁官进行整顿与扩充'在全国范围内, 凡是生产盐铁的重要产地都设官管理'桑弘羊还置大农部垂数十人, 分部主郡国, 检查整顿各地基层的盐铁官营机构, 对地方的盐铁生产和流通进行指导和监督', 因为现在的盐铁官员由国家任命, 受国家监督, 他们为国家负责,所以这样做完全阻塞了民间私产、 私售之路。 桑弘羊成功地将盐铁生产与销售掌控于政府手中, 使盐铁官营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大加速了西汉中央政府向经济领域的全面渗透。也就是说张汤提出了建议,而桑弘羊将它发展和完善。 桑弘羊通过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和统一铸币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政府年年征战所需的大量经济支出。为汉武帝北击匈奴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翻开历史的书本,耐心的发掘,我们会发现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汉政府的利处还不止于此。汉武帝应该不会忘记他的父亲所经历的七王之乱。那是一次差点就亡国的祸乱。而这祸乱的起源来源于汉高祖刘邦所实施的分封制。汉初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分封自己的子女及近亲为王。刘邦这一举措是为了汉王朝的千秋万代,却万万没想到在百年之后却差点毁了自己一手打造的王朝。汉朝的藩王是享有很大的权力的。由于汉初没有实行国营话,没有统一的货币。盐铁也都是放手市场。所以藩王可以自铸货币,开挖矿山。更可以收取赋税,俨然小国国君。有了这样大的权力。一旦反叛,后果不堪设想。景帝经历的七王之乱就是最好的证明。汉武帝虽未亲临,却忧心忡忡,桑弘羊之法极好的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盐铁权力上归国家。从而遏制了地方藩王的权力过大,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同时还很好的解决了国库不足的情况。可以说桑弘羊的一系列措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优的办法。符合汉朝国情。国家要发展,有支出压力,就有增加收入(加税、 发债、 超发货币)的冲动。当钱袋子紧张的时候,权势者只想着怎么去弄钱,只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国企的地位就逐渐清晰了。 两千多年了,桑弘羊之问至今仍然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而放眼过去,无论哪朝哪代,亦是始终逃不过这个怪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