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刹之冠”鼓山涌泉寺 藏在深山仿若世外桃源

 英雄是我6zhr0j 2017-12-01
鼓山涌泉寺

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上,占地1.7公顷的大刹巍然伫立,前靠香炉峰,后倚白云峰,“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令游人叹为观止。它,就是“闽刹之冠”——涌泉寺。



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漫步其中,能感受到“石鼓灵源苏万物,闽山古刹阅春秋”的胜境。




涌泉寺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殿内释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在大量右侧教还有一尊坐式“韦陀菩萨”,在大殿后侧,有尊重约1.15吨的“西方三圣像”三圣像左右两个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目前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宏伟辉煌,法像庄严。晨钟暮鼓中,游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灵平静。


涌泉寺有“三宝”(陶塔、雕版、血经)、“三铁”(铁树、铁锅、铁丝木)。


涌泉寺“三宝”——陶塔、雕版、血经。其中,两座立于古刹门前的陶塔,已有千年历史。陶塔各有名字,东边一座称“庄严劫千佛陶塔”,西边一座称“贤劫千佛陶塔”,八角九层,高约7米左右。之所以有“千佛”之称,是因为两座塔上各塑1078尊佛像,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寺内藏经阁,保存明以来佛经雕版万块,成为涌泉寺的第二大宝。藏经阁内存有明版《南藏》、《北藏》、清版《龙藏》等,计20346册。还有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巴利文南传佛经七种和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经书657册,此为涌泉寺的第三宝。


涌泉寺“三——铁树、铁锅、铁丝木。一是大雄宝殿内三圣像前安放着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遇火不燃,入水不濡,遇阴则潮;二是方丈室前有三株千年铁树,两雌一雄,灵气独钟,雌树黄花如绒球,雄树花型似绒塔;别处铁树罕见开花,唯这三株年年开花。三是寺僧斋堂香积厨中,有一口大铁锅,口径达1.67米,深0.80米,煮一次饭需放5包大米,1吨水,可供千人食用,是世上罕见的“大锅饭”。


涌泉寺曾以刻书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闻名天下,为鼓山赢得“中国的第一法窟”的美誉,寺里保存的一万多片饱经沧桑的经板。


雕版印经技术文革时断档了,后来,在普法大和尚的努力下才得以恢复,现在,寺里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只有首座和尚一人,已年过八旬。


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涌泉寺珍贵的血经,从不轻易示人


涌泉寺藏经殿颇有神秘色彩。虽然大厅对外开放,但一旁的小厢房却大门紧闭。刺血写成的珍贵经书,大都保存在这处厢房内。


血经,是前代高僧刺破自己的舌尖或手指,用滴出的鲜血书写而成,由于血液黏稠,无法直接书写,所以要保持长期不吃盐并且血液中还要加入中药朱砂,一部经书往往要耗费四五年的时间,是涌泉寺最为珍贵的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