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涌泉寺,被誉为闽刹之冠的山中名寺

 寻梦游仙 2022-02-20

    被誉为“闽刹之冠”的涌泉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的鼓山,寺院始建于唐代。人们为了感谢灵峤法师,在此建造了“华严寺”。

    唐武宗灭佛时期,华严寺也被毁坏。五代后梁开平年间,闽王王审知延请神晏禅师在此修建寺院,并赐名为“国师馆”。因寺院的天王殿前有罗汉泉,后梁乾化年间,改寺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

    宋代年间宋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赐名“涌泉寺”。在明代永乐年和嘉靖年,涌泉寺两次毁于火灾,殿堂残存无几。明代万历年和天启年,涌泉寺相继修复,后又几经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如今涌泉寺的建筑,多属明、清两代以后重建和扩建,基本上保持了明代嘉靖年间的格局,共有大小殿堂25个,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院建筑群。

      涌泉寺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说,这是因为寺院依山傍势,建在山峰的颌处,在风水学中称为“燕窝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游人无论是步行、乘车,都看不到寺院,即使进了山门,仍然看不到寺院的主要建筑。    “无尽石门”是涌泉寺的山门,说它是门,其实根本就没有门,进门处的左右立柱上写着一副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这副楹还语意双关。由于山门建在两山相对的谷口,门前还建有一条红墙甬道,当山风吹来时,气流被两边的山和甬道阻碍,只能往山门直冲而来,落叶被风吹得干干净净,不用人工清扫,因此称“净地何须扫”。    福州地处沿海,台风频频,山门经常被吹倒,后来索性就不再设门,也就有了“空门不用关”之说。这也寓意着:佛门净地,本就干净无垢,自然无须清扫;进入佛门,四大皆空,自然不用关门。

      过无尽石门,眼前红墙横亘,墙后古木森森。正对着无尽石门的墙前有一座檐瓦石龛,龛内竖有一块刻着“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石龛为重檐歇山顶,龛脊正中有火焰宝珠,两端翘尾各有一条龙回望宝珠,呈双龙抢珠之势。

      石龛东侧圆门上有“兰花圃”匾额。

      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涌泉寺,这条甬道并非直线通道,而是呈弯曲状的。甬道两侧是红色的围墙,墙边耸立着两排用石材雕制的佛塔,佛塔造型一致,在浓荫遮蔽下,甬道与佛塔尽显梵界幽深。

      甬道尽头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牌坊,牌坊一面写着“回头是岸”。这是佛家劝人改过从善的常用语,完整的说法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比喻人们所受的苦难犹如无际的大海,只有抛弃虚妄的意念,一心向善,才能得救。

      走过牌坊,右侧是涌泉寺的妙吉祥殿和回龙阁,这里是涌泉寺为游客提供斋饭的素餐馆。据说,站在妙吉祥殿门口抬头远眺,可以看见鼓山的顶峰“屴崱峰”,还能看到山上的石鼓”。

      在涌泉寺的放生池中心,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观音石雕像,石像底座上刻有“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据说,放生池开凿于北宋绍兴年间,元明两代又进行了修缮,清代乾隆年间在池岸边加砌了石栏。

      据说,为体现佛家的“慈悲为怀”,许多寺院中都建有放生池,让人们将各种水生动物放养在这里,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扶栏俯视池中,看到一块浮木飘浮在水中,浮木上有许多乌龟趴着晒太阳。

      放生池北岸边建有一座突入水中的亭阁,这是人们为观音菩萨敬香的地方。池中莲花宝座上观音浮立,端庄娴静。亭内香烟袅袅,池中碧水湛绿,煦风拂来,动静交汇,心灵澄空,虚澈和祥。

      离开放生池,继续往寺内走去,前面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牌坊,牌坊一面写着“海天砥柱”,另一面是“佛圣门庭”。据说,这是由民国时期原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声涛书写的,方声涛后来入涌泉寺出家为僧。

      过牌坊,来到天王殿前。天王殿对面的照壁边,有一眼泉水。相传在建寺时,这里没有水源,后来寺院住持在梦中得到罗汉的指点,这才找到了涌泉,为感谢罗汉赠泉,所以此泉称为“罗汉泉”,涌泉寺因此而得名。

      照壁上刻着“知恩报恩”四个字。如果细看会发现“知恩”两字略小,“报恩”两字偏大,加上石墙前的古井,或许是在告诫人们,作人不但要“知恩图报”,而且还应该“知小恩,报大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涌泉寺的天王殿坐北朝南,石柱雄擎,檐牙高挑。天王殿始建于五代后梁时期,现存殿堂为明代万历年间重建的,清代经过了多次的修缮,康熙皇帝敕赐的御书“涌泉寺”匾额,至今仍悬挂在天王殿的寺门上方。

      殿中供奉着塑金弥勒佛像。佛像旁的对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联语诙谐趣妙。

      走过天王殿是一个方形院落,院中有一方形水池,一座石桥横卧池上,正前方大雄宝殿下的石墙栏板上题刻“石鼓名山”四个字。据说,鼓山有石如鼓状,故名鼓山。也有人说每当风雨交加时,山中簸荡若鼓声,所以叫鼓山。

      院落的两侧依山势建有长廊和厢楼,楼内设有闽王祠、伽蓝殿、祖师殿。院落两侧还设有钟鼓楼,在钟楼上有一口铸造于清代康熙年的金刚般若钟,钟以铜、金、银、锡合铸,重约两吨,钟身有《金刚般若经》全文。

      大雄宝殿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年间,宋代重修,现存的大雄宝殿为清代光绪年间重建,仍保持着宋代的建筑特色。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殿脊正中有火焰宝珠,两端翘尾各有一条龙回望宝珠,呈双龙抢珠之象。

      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三世佛,佛像三尊并列,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不着梵衣,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佛像两边立有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的立像,殿的两旁还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雕像。

      大雄宝殿后面的法堂,亦称圆通宝殿,是寺院讲经说法,举行重大法事活动的场所。法堂中供奉一尊缅玉佛像,在玉佛两侧还有二十四诸天像,玉佛后面的佛龛中供奉着汉白玉的千手观音像。

      涌泉寺中有三件镇寺之宝,第一宝是天王殿前的一对陶瓷千佛塔。陶塔烧制于宋代元丰年间,八角九层,塔上塑有一千余尊佛像,塔檐上有72尊四方佛,并悬挂72枚陶制塔铃。塔座上有莲瓣、舞狮、侏儒,并刻有建塔时间和工匠姓名。

      左边的陶塔称为“庄严劫千佛陶塔”,代表着过去佛燃灯佛。右边的陶塔称为“贤劫千佛陶塔”。两座塔的颜色都是棕褐色,采用陶土分层烧制,砌叠而成,塔身施釉。

      藏经楼是存放经书的地方,这里除了收藏经书外,还展出由多国文字写成的各时代各版本的经文。在这里存放着涌泉寺的第二宝,这第二宝是明代以来的佛经雕版,这些佛经雕版共约万块,全部保存在藏经阁内。

      另外,藏经楼内还存有明版《南藏》、《北藏》、清版《龙藏》经书,计20346册。还有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巴利文佛经七种和历代高僧刺血书写的经书657册,这些经书是涌泉寺的第三宝。

      除了三宝外,涌泉寺还有三铁。第一铁指的是大雄宝殿内三圣像前安放着的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这张供桌能遇火不燃,入水不濡,遇阴不潮。涌泉寺历经多次火劫,而这张供桌至今仍完好如初。

      第二铁指的是方丈室小庭院内的三棵铁树,三棵铁树两雌一雄,灵气独钟,年年开花,雌树黄花如绒球,雄树花型似绒塔。据说,其中两棵铁树的树龄已超过千年,一棵为闽王王审知所植,一棵为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所种。

      第三铁指的是香积厨内的四口大铁锅,这是涌泉寺著名的“千僧锅”,铁锅铸造于北宋仁宗景祐年间,其中最大的锅直径为1.67米,深为0.8米,可以容纳20担水,一次可煮500斤大米,供千人食用。

      出寺向东,拾级穿林至灵源洞。灵源洞为两峰相夹的深涧,此处山石参差叠嶂,古树参天蔽日,岩石上布满了宋元明清各代题刻。这些题刻汇集了篆、隶、草等书法精华,体裁包括诗词、对联、题名、榜书等。

      在灵源洞最著名的摩崖题刻莫过于宋代书法家蔡襄的手迹,蔡襄在任福州知府时,十分喜欢游玩鼓山,每每流连忘返。有一次,他流连山中美景忘了时间,待从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于是写了“忘归石”,表达自已依依不舍之情。

      我看到一块岩壁上刻有“喝水岩”,最初以为是喝水的意思,其实“喝”字不念喝水的喝。相传,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涧下泉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

      灵源洞前的蹴鳌桥下,靠西岩壁上藏着一个巨大的楷书“寿”字石刻。这是南宋著名大书法家朱熹书写的,这个寿字也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把“寿”刻在这不显眼的地方,是取“藏寿”的谐音“长寿”。

      “国师岩”的国师是五代时的神晏禅师。传说,一日闽王王审知来寺院敬香,神晏仍在灵源洞安禅。闽王觉得神晏无礼,便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神晏听后仍闭目安禅,却冉冉升空,意在不享闽王之土。闽王忙道歉,并拜神晏为国师。

      纵观灵源洞摩崖题刻,岩壁上的每一方题刻都是一个浓缩在历史深处的故事。流连于这座天然石刻书法长廊,在回环曲折之间触摸这些饱经沧桑的文字,仿佛隔着时空对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