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古论今│中国的西洋钟渊源

 RK588 2017-12-01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路的开辟,西方教廷和各个教派不断尝试向中国传教。为了获得中国人尤其是地方官员的认可,不断受到抵制和歧视的传教士另辟蹊径,以赠送西洋新奇物品为突破口展开公关。这当中除了“千里镜”(望远镜)、“万花筒”(三棱镜)、地图、地球仪之外,很重要的就是钟表。据文献记载,最早将西洋钟表带到中国的耶稣会士是意大利的罗民坚,1581年他将一只表送给广州总兵黄应甲。至16世纪末,西方计时与东方计时终于正式发生第一次交流与碰撞。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澳门,携带一架自鸣钟,并以此成功在肇庆建立第一个传教中心。1600年利玛窦再次凭借一架自鸣钟,获得万历皇帝的欢心,得以在北京传教。


利玛窦与徐光启

继意大利利玛窦向中国皇宫引入自鸣钟后,德国、俄国、荷兰、葡萄牙、英国等国西方传教士、使团纷纷效仿,将钟呈现给中国皇帝。钟表进入中国的途径除了进贡和外交礼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商贸易。明后期葡萄牙商人就将英国制造的时钟带到广州进行交易。雍正乾隆时期,通过贸易得来的钟表都留在皇家贵族、大臣富商的手中。乾隆时期,钟表贸易越发增多,一方面由于皇帝个人喜爱,直接通过海关采购舶来品,乾隆要求两广总督或粤海关为皇室采购钟表,要求要进口西洋造,采办时可以不计成本,每年订购的价值高达3万至6万两白银的钟表。


时间博物馆藏 1855年 法国铜鎏金天使双面座钟

H86cm,W70cm

馆藏铜鎏金天使双面座钟,工艺极为精湛,其机型曾在法国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并获得银质奖章。历经百年时光,依然精准无误,发条上满一次可转时8天,每半点铃音敲击一次,铃声清脆悦耳,实为难得。双面表盘钟,配小叶紫檀底座,中西风格相得益彰,造型为典型的法国巴洛克式宫廷钟表。表盘上方为橄榄枝花饰,象征着无限的希望;左右小天使环表相绕,高举双手托举橄榄枝叶,表情逼真;座钟下部雕刻4名顽童与一只公羊嬉戏,人物身旁岩石堆砌,枝叶缠绕。主题雕塑后部以鎏金直线装饰,与复杂的人物线条及树枝组成的曲线形成对比,更增加了人物的活力及美感,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效果,使人不禁联想到巴洛克巨匠贝尔尼尼的著名雕塑《圣特蕾莎的沉迷》,气势宏伟表现出了法国设计师卓越的工艺创作灵感与艺术水平。




1855年(法国) 铜鎏金天使双面诗文座钟局部


1850年前后为了冲破广州贸易制度的限制,进入当时闭关自守的大清国,开通贸易渠道,实现与大清真正的亲密接触,法国商人及传道士特别进献了几尊带有巴洛克风格的钟表,其中就有这座获得世界银奖的钟表。并把嘉庆帝的御题诗句当今御咏:昼夜循环转,随时运不停,静观分刻数,岂敢自安宁。呈现在表盘之上,使人不得不感叹法国人的良苦用心。

法国商人将此钟谨献给当时的中国皇帝,后由于连年战争流失海外, 辗转多次,终被美国著名的制鞋商人,当时的百万富翁Thomas Gustave Plant获得,并藏于其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豪宅中(当地人称其住所为云中的城堡)。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Thomas Gustave Plant家道中落,一代巨亨作古。钟表被其后人Eric Plant带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时间博物馆藏 18世纪 金嵌珐琅西洋人物梳妆盒式小座钟

「Thomas Grant,John Barbot」款(英国)

备注:1.专供中国市场;2.欧洲重要私人收藏


西洋钟在中国的流行,则与清朝皇帝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自康熙始就对西方科学充满兴趣,经雍正一朝,传至乾隆之时,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西洋钟的喜爱更为强烈,且更看重它的审美功能,他命广东官员利用通商的机会从海外搜罗最精巧、最新式西洋钟,并在宫中命人研制,使中国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高潮。清代皇帝对进贡的钟表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乾隆皇帝,对于所进适合其口味,款样形式俱佳的钟表,有进必收。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申饬。此种情况之下,各地官员必须会把最好的钟表进献给皇帝,以博取其欢欣。

此件梳妆盒式小座钟,便应为乾隆时期的进贡珍品;非中国广州地区所造,根据钟及盒上款识推断,此件应为伦敦制造,后进贡于中国宫廷。


18世纪 金嵌珐琅西洋人物梳妆盒式小座钟局部


此钟样式和当时西洋钟风格应合。其仿欧洲建筑造型,造型端正大气,通体以18K金为材,饰镂空西洋卷草花纹錾花,镂空内嵌玛瑙板为壁,下承四足,整器金碧辉煌,处尽奢华之能事。盖盒最其上置有一小座钟,表盘为白地,配以18K金镂空西洋卷草状分针与时针;背面为玻璃材质,其内机械机芯结构一览无余。盒正面盖与盒身,共绘制三开光西洋侍女人物图,围绕以镶嵌红宝石一周。盒身上侧正中镶嵌一颗较大红宝石,作为开启盒盖之钮。盒盖开启后,盒中便呈现出梳妆工具种种,极尽奢靡。根据盒与座钟上的刻英文人名款识,可认定应为清乾隆时期英国金匠为中国皇室定做。其座钟刻款名为Thomas Grant,盒子签名款为John Barbot



18世纪 金嵌珐琅西洋人物梳妆盒式小座钟局部

John Barbot为中国清代乾隆时期,为数不多的被乾隆皇帝认可的英国金匠。现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仍存有四件他制作的座钟作品,体型庞大,做工精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亦藏有若干件John Barbot为出口中国宫廷制作的精美座钟器。此座钟梳妆盒内除精致西洋梳妆用器外亦置有一骨质板,其上以中文楷体书诗,取自明初叶盛的《水东日记》卷十:“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表达了帝王对长寿的期许。

东方保利时间博物馆藏多件罕见西洋座钟、台钟,并有知名品牌腕表展出,欢迎各位收藏爱好者前来洽询,分享时间之趣。



东方保利由北京东方文化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作为一个有学术高度、创新发展的文化艺术综合性服务平台,下设八大板块:

- 时间博物馆

- 艺术品经营

- 艺术品金融业务

- 艺术品顾问服务

- 艺术品仓储服务

- 高端艺术沙龙

- 艺术品互联网经营

- 文化资产运营管理



时间博物馆展讯:

地上一层北院 时间博物馆常设展览 每周一、三、五10:00-16: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98

地铁八号线什刹海站A

公交635107124宝钞胡同站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