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不熟高禖文化

 zqbxi 2017-12-01

   高禖,即为句芒。句读为勾。

在汉之前,关于句芒的记载主要有如下一些: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尚书大传·鸿范》:"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扶木之野,帝太白皋、神句芒司之。"

《墨子·明鬼下》:"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方正。郑穆公……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⑹

《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白皋,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丘树木之野,大白皋、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则说:"少白皋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随巢子》:"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命于元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安,司命易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为王。"袁珂先生认为,此"人面鸟神"之神,当即句芒。

《世本·作篇》:"句芒作罗。"

世人不熟高禖文化

句芒,又名"重"。是东方之神。木神。治春之神。辅佐木帝太白皋管理着东夷那一片一万二千里的土地。他人面、方相、鸟身、素服。曾帮助夏禹征服四方,使民不饥、国家实、民不夭。

句芒神崇拜起于何时,我们还不得而知。《山海经》专家喻中权将句芒的踪迹追寻到了遥远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

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中有一字(图10)在两个遗址三件器物上重出,表示它已经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了,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已有学者指出,此符号为一载日之火鸟落于扶桑之上。扶桑者,扶木也,而据《尚书大传》,至日出扶木之野者,正是"句芒"神。则句芒者本为鸟形象。

句芒神在远古时期,曾具有相当显赫的地位。由于周武灭商,玄鸟崇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由于王朝的更替、版图的分合,句芒神的地位也逐渐下降,然而,并没有完全消失隐没,直至当代,在偏远的乡野中,句芒神的身影依然还在祭祀活动中存在。

周《礼记·月令》:"孟春三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仲春之月,……玄鸟至。至元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在周代,句芒神仍辅佐木帝治理着阳 春三月;周天子的迎春祭礼,紧紧地围绕着农业丰产祭祀进行;在祭礼中,嫔妃以弓箭插入弓套之中并授于句芒之前,这是一种具有浓烈的性巫术意味的祭式:炎黄时代的丰产祭仪"葛天氏之乐"的《总禽兽之极》——性狂欢,到周代帝王前已雅化为"授弓矢",其目的同样在于祈求丰收;同样,我们可以看到,与玄鸟有关的春之神,在周代已出现了分化的迹象,有了句芒与高禖之分;句芒分管着农业丰产,而高禖开始负责人类自身的丰产;至汉代,高禖神逐渐女性化,成为了一位女神。

 

河津古称龙门,地处汾水、黄河交汇的金三角。

在这片神奇而秀丽的土地上,有一座遐迩闻名的高禖庙,它位于河津市西南隅连伯村西北的黄沙岭上,距市区六公里。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它蕴含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根祖文化,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历 

高禖庙,又称高庙,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目前全国祭拜“禖神”的庙宇据说只有河津这一处了。

“禖”字的使用,已很少见,特指古人求子祭的神。一说高禖即“郊禖”,是古帝王祭祀求子的场所。还有人认为即“媒神”,高禖庙里所祭祀的女娲、姜嫄等都是主管婚姻的媒神。其实,高禖庙所供奉的主要神灵,都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传说女娲和大禹是夏族的先祖,简狄及其子契是商族的先祖,姜嫄及其子后稷是周族的先祖,尽管祭祀的神灵屡有配增,但都包容着“根祖文化”这一本质内涵,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拜之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人本”观念,体现着由原始群婚制向对偶婚姻制的进步过渡。

高禖庙建于何代,确切的记载无从考证。有人认为始于商代,从仅存的几通古碑来看,“宋元以来,皆为重修”。目前最早的重修证据可考到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高禖庙内曾有一株古柏,树干中空,树径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围。树干中心长出过一桑一椿,昔谓之“柏抱桑椿”景观,只可惜文革中毁损。从古柏的周径推算,此庙当不止千年了。

祭 祀

古代高禖庙的祭祀时间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与人文始祖女娲神的诞辰时间相一致。“仲春三月”,由天子亲率一大群嫔妃,到高禖祭场举行求子之祭。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可以到高禖庙,自由自在地谈情说爱,踏青旅行,去郊游一番,也算是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们的一个特例。

后来高禖庙的祭祀活动隆重而热烈,一般都要持续三天以上。除了请戏班子唱大戏、三村五社自发地前来闹社火以外,正式的祭祀活动包括三项:一迎神,即组成百人的迎神大队鼓乐喧天、仪仗工整,威武庄严地把姜嫄娘娘从大庙内迎出。二游行。用八抬大轿抬着神像在各村游行散花。三祭祀大礼。旧时要将娘娘神像置在村南另一大庙内祭拜一天,所谓走亲戚,次日再吹吹打打,鼓乐喧天地送回献厅,接受当地乡耆长老带领众多村民的祭祀大礼,现时多在村内游行一周,当日返回庙内祭拜。还有外乡外地香客的依次祭拜等等,活动持续到三月十九日才结束。

除了正式的祭祀程序以外,民众个人自发性的拜神求子也热闹非常。所求者多为已婚妇女。有的人为了烧十八日凌晨的第一炉香火,不惜一掷千金,甚者彻夜排队等候早祭。但凡有应验得子者,次年必定包台大戏还愿或捐款捐物慷慨施舍,以报答送子娘娘的恩德。年近来为扩大旅游资源,当地村社又增加了九月十八为庙会日。每到节日,商贾云集,赶集卖货的摊位一直摆出数百米之外。

高禖庙的祭祀活动,虽然含某些迷信的成份在内,但它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载体,对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根祖文化,无疑起到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要重新审视它的主要原因。

建 筑

高禖庙的建筑,布局精巧,风格独特,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前面的山门有一个正门,只在大祭时开启。两侧的偏门供日常通行,偏门两旁一为钟楼,一为鼓楼,是为“晨钟暮鼓”。正门旁站着四米余高的金刚夜叉二将,青面獠牙,威武异常,传说由玉皇大帝派来镇守山门。进入大门有二位马童牵马待立,专为侍候二位金刚门神的。前院是一个大花园,各色鲜花竞相开放,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中院是看戏的地方,坐南朝北的八角戏台曾是纯木结构,成八卦图形,雕梁画栋,建筑艺术别具一格,是我国亭台式戏台的精品,每年的三月十八、九月十八两次庙会,都有戏班子在此连续演唱,看戏的人山人海,逛庙的摩肩接踵,真是盛况空前。古戏台已于文革中拆毁,现在的舞台为九十年代大修时临时建筑。

再往后就是香亭和献厅。香亭顶为十字歇山式,檐下斗拱简洁,木雕细致,装饰秀丽,清新逸人。香亭的四个石柱柱础是庙内石雕的精品,上鼓下方,有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每个柱础四角都有一小狮子,有的回首凝望,有的抬腿挠痒,有的匍匐吼叫,有的单爪戏球,一个个造型逼真,憨态可掬,表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据说,石柱上曾经有一枚精巧的男根石雕,凝结着深邃的根祖文化,寄托了厚重的人祖崇拜,可惜这一价值连城的宝贵文物,已不翼而飞。

主要的祭祀活动都在献厅举行。献厅各檐翼角起翘,悬有风铃,微风拂起,铃声悦耳清脆,传至百米以外。屋顶琉璃脊兽,巍然耸立。厅内两侧山墙分别绘有远古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多幅。存有碑刻14通,从明朝中期至民国一直到九十年代,详细记述了高禖庙的源流及历次重修过程。

最后一进院落为正殿,与献厅紧连,该殿面阔进深三间,五檩四椽二架梁。前有穿廊,屋顶由黄绿兰三色琉璃筒瓦、板瓦及琉璃脊兽构成,巍峨壮丽。正门上方书有“至哉坤元”四个大字,廊前板栏上雕刻的莲花、虫鱼、鸟兽图案秀丽雅洁。大殿设计精巧,造型严谨,色彩绚丽,为高禖庙建筑之精髓。殿内木雕暖阁,装饰富丽堂皇。正中供奉女娲,左为大禹,右为后稷,各个神像姿容清秀,仪态端庄,神形肃穆,气度不凡。雕塑手法细腻,线条活泼流畅,各像比例适中,是为上乘之作。

出了大殿有东西两侧配殿,东为天神殿,祭祀执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之事的昊天大帝。该殿的木刻绘画当属一绝,神龛与背靠都是立体雕刻,花草虫鱼,人物造型,鬼爷神工,活灵活现。配上一整套天官赐福的壁画,更显古朴典雅。西为结义殿,门口有黄忠、魏延画像。殿内刘、关、张塑像精美绝伦,加上“三英战吕布”的壁画,一幅活生生的古战场情景,再现眼前。

东西厢房分别为阎罗殿和三霄殿、五岳殿,均为西周时期神话历史人物和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阎罗殿,又称十八层地狱,以泥塑群雕为主,十大阎罗,小鬼判官等一百多尊精美泥塑形象各异,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这些泥塑群意在警示人们,一生要多做好事,善事,不可有害人之举,否则,会遭到报应,阎王爷是饶不了的。

绘 

说起高禖庙的壁画,可谓之建筑艺术中的一个亮点。芮城永乐宫壁画以高大雄伟为主,而河津高禖庙则以小巧多变见长。献厅的东西山墙,集中地反映了大禹开山焚林、会诸侯于涂山、治水遇泥驾橇、三过其门而不入,圣母出祀郊禖见大人迹而履其拇、后稷降生弃之渠中冰上鸟覆翼之、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后稷教民稼穑相地之宜的故事,详细地记述了远古时期的神话历史传说。壁画构思大胆,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画技细腻,所绘人物栩栩如生,与正殿内的泥塑神像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华民族黄河根祖文化的精神,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传 

高禖庙还有许多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

1、风沙不侵

据高禖庙石碑记载,古时沿河一带曾有村庄十数,后为暴风压覆,沙积如山,庐舍井灶,荡然无存。惟高禖庙巍然屹立,正所谓“沙积平墙,风辄荡去,不侵殿宇。”八十年代末村民们自发修复正殿时,后面的沙丘已经堆至多半墙上,但庙内仍为原样,并未被风沙侵蚀,相传庙内有一颗避沙珠所佑。近代有考证是高禖庙后宽前窄的特殊建筑布局,形成了一个自然风洞,风沙刮来,积存不住,自然就淘干净了。

2、水浸不塌

一九六八年黄河发大水,百年不遇,连伯村西岸沙梁遭大水浸袭,不断崩塌,河床持续由西向东扩展,速度迅猛,来不及拿尺子,人们用扁担丈量,一夜可冲垮一百二十扁担长的堤岸。到了高禖庙北边不足300米处,黄河遇到钢泥群,硬是打了几天几夜,河岸纹丝不动,只好沿庙绕了个弯溜走了。老百姓都说是高禖庙内的避水珠把黄河赶跑了。从现代观点看,高禖庙建筑在有钢泥层的地基之上是其科学选址的结果。另据看庙的老人们讲,高禖庙四周高,中间低,又没有明确的排水渠。但不论下多大的雨,雨停水退,院内从不积水。即使倾盆大雨,也是边下边渗,水从未浸漫过正殿的台阶,你说神奇不?

3、炮弹之谜

一九三八年春,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阶段。日本鬼子听说一支抗日队伍从黄河西边渡河来到高禖庙,就用高射炮从县城方向射击,炮弹不偏不倚从高禖庙正殿的东山墙穿进,中间不知怎样绕行过数根大梁、支檩,从西边山墙穿出,到了河滩才落地爆炸。至今西山墙上的弹洞犹存,可神奇的是弹洞中那根立柱还清晰可见,真让人叹为观止!

4、古井神泉

高禖庙舞台西侧有一口古井叫禹穴,井里的水冬暖夏凉,清澈甘甜,干旱时水位不降,雨涝时水位不涨。据说喝了禹穴的水,老年人能长寿,年轻人能健体,娃娃们更聪明,妇女们易怀孕。老人们传言此为大禹治水时所凿,与禹门口的龙泉一脉相承,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泉。你仅从井口石阶上磨出的累累绳印,就可以想像出当年高 禖庙人声鼎沸,香客如云的壮观场面了。

5、状元匾

传说雍正末年,有个陕西人路过高禖庙,在送子娘娘神像前上香求子,次年其夫人果然就生了个大胖小子。他就是乾隆廿六年考中状元的王杰。为报答神恩,王杰考中状元之后,专程到高禖庙还愿。他怀着对人文始祖的无比崇敬之情,特意取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句中的四个字,亲笔题写“人初性善”金字匾额,悬挂在高禖庙正殿门口,当地人都叫它“状元匾”。此后到正殿拜谒“状元匾”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祈盼送子娘娘也能给自己送个状元郎。遗憾的是,这块曾经给高禖庙锦上添花的“状元匾”后来不知流落何处。

至于高禖庙的其它历史传说如雷劈不着火、喇嘛盗宝、摸藤求子、抗日据点、坠井之谜等等,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道不尽,它们把这座千年古庙妆扮得更加生动传奇,令人神往。高禖庙,河津旅游、文化的一块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巧的建筑,美轮美奂的古代壁画,富有神奇色彩的历史传说和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喜爱。多年来,到高禖庙参观、祭祀、求子、寻根、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台湾道教地母至君团等民间团体近年来先后五次到高禖庙寻根问祖,祭祀朝圣,并募捐善款修复庙宇。运城市政府和河津市政府对这一省级保护文物,十分重视,目前正组织力量进行修复和完善。随着进一步的开发,高禖庙将焕发出越来越壮丽的光彩,成为更加璀璨夺目的旅游、文化明珠!

我国古代诸神中,高禖被尊为求子之神。渭北群山中的金粟山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座高禖祠。据成书于明代的《富平县志》载,金粟“山巅有高禖祠,岁六月(每年农历六月,当地民众在这里举办庙会),祷者辄应,盖山之灵异固然。”由此可知,此祠明代便已存在,且已在当地形成了庙会文化。据笔者了解,这座高禖祠的创建时间,大约可追溯到唐代或更早。其每年的庙会影响,曽覆盖蒲城、渭南、临潼及泾(阳)、三(原)、高(陵)一带,至今香火不绝。金粟山素有“渭北小华山”之称,其山以架子梁为主峰,东、西二峰似凤翼斜伸,恰把建于架子梁上的高禖祠回护其间。利用天然崖势,高禖祠凿以石洞而成。洞上嵌有石匾,镌着明崇祯年间留下的“锡胤洞”三字。“锡”是菩萨或僧人所用锡杖(亦称禅杖)的简称,这里是菩萨的代称,“胤”指后代、子孙。故“锡胤”含义,就是石匾一旁小字批注的“祈婴(求子)感应,得嗣(子孙)永延”之意也。洞内不甚深广,未免局促,上则巉岩纵横,下则石壁断削,正中则是供台,盘腿高坐其上的乃是一美妇人造像的高禖神,且有两个幼童分置于其膝上,表示其作为求子之神的身份。


河津市连伯高禖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山西省屈指可数的一座以 “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古建筑群。《河津风采》日前披露的连伯高禖庙“乐楼柱子祀”,是研究河津高禖文化的珍贵参考资料,祀文记述“仲康丙寅年诵曰皋庙”,以此推算,连伯高禖庙的创建时间当在夏启之子仲康执政时的丙寅(前2022)年前,距今四千余年。木柱祀文最后一款关于“大清嘉庆二十四己卯乐楼后移三步”的记述,与目前保存的大清嘉庆二十四年己卯“重修后土庙碑记”内容相符合,木柱祀文与石刻碑文可能出自一人之手,只是一文镌石立于庙廊,一文书于木柱藏于乐楼夹墙之内,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足见前人用心之良苦。

高禖释义

1、高禖是活动。高禖是我国历时悠久的祭祀活动之一,源起上古,下及近世,它既是庄重肃穆的宫廷礼仪,又是万民狂欢的民间风俗。商代举行此祭的祠庙设在都城的郊外,原名“郊禖”,“高”乃“郊”之借字,故“高禖”或“郊禖”的本义,就是“郊祭”,是活动,活动的地方叫高禖祭场。

2、高禖是先祖。高禖即先祖崇拜,夏人的高禖祀其先妣女娲、先祖大禹,商人的高禖祀其先妣简狄、先祖契,周人的高禖祀其先妣姜嫄、先祖后稷。

3、高禖是职司。高禖是古代帝王为求子所祀的禖神,“禖”即“媒”,“高禖”即“高媒”,高禖也写作“皋禖”,即媒神之意。媒神既是婚配之神,也是求子之神,高禖是所有媒神的职司。女祸是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媒人,被后世奉为媒神,又称高禖。

4、高禖是偶象。高禖即人之先,高禖所祭的石头称为“石主”、“石祖”,即男女生殖器形象,为“人之根”、“人之祖”,也就是人类始祖之意,高禖即人类根祖的偶象崇拜。

高禖庙沿革

连伯高禖庙现存元代至民国石碑十三通,碑记多称“自宋元以来皆言重修,不知肇自何时,盖庙之建于兹土也,故不知历几千百年矣”。按照“乐楼柱子祀”的记述,连伯高禖庙当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上古高禖祭祀活动,从王宫到民间,上行下效,大致经历了扫地为坛、立庙祭石、塑像祀神三个阶段。

1、扫地为坛。早期高禖祭祀活动,扫地为坛,称高禖祭场。那时,高禖祭场既是祭天、祭地、祭先祖、祭媒神的场所,也是初民生殖繁衍的场所。所不同的是,王宫的高禖之祭多在神秘的閟宫或城郊高禖祠、坛进行,而民间则多在野外进行。相传黄帝曾在晋南扫地为坛,祭谒后土。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也曾亲率嫔妃举行高禖之祭,他的妃子简狄吞鸟卵生契,姜嫄 踏巨人足迹生后稷。夏禹是黄帝的玄孙,他定都安邑(今夏县),举行高禖之祭当在都城附近。这一仪式波及郊外,民间也纷纷仿效举行高禖之祭。河津为尧、舜、禹甸服,夏禹时河津高禖祭场当为民间祭场,乡民效法帝都,扫地为坛举行高禖之祭,当在情理之中。“乐楼柱子祀”第一款称“夏禹庚辰后土村拜祀”,可能就是这种祭祀。祀文中提到的“后土村”,应是今连伯一带,这可能是清代撰文者对清代连伯一带称呼的表述,其实,夏代尚处于氏族公社时期,先民在当地扫地为坛举行高禖之祭有可能,而在“后土村拜祀”则不可能,因为那时还未出现“村”的概念。

2、立庙祭石。夏仲康丙寅年(前2022),河津高禖祭场已建起“皋庙”,“皋”与“高”同,“皋庙”即“高庙”,是高禖庙的前身,这是高禖庙创建时间的最早记载。根据“乐楼柱子祀”记述,“商汤丙申(前1582)大祀祭拜诵曰高禖庙”,这是“高庙”冠名“高禖庙”的最早记载。商代,河津有耿、冀两个小方国,商祖乙迁都耿地后,商代高禖祭场当在都城南郊,即连伯高禖庙,那时,斯地当属帝王祭祀庙堂,主祭“石主”。耿地遭受洪水灾害后,商都又迁至河南,从此,连伯高禖庙即成为民间高禖祭场。周武王丁卯(前1046)仲春,高禖庙祀建乐楼,周灵王甲辰年(前557)重修。

汉武帝刘彻元朔元年(前128),生太子,遂立高禖祠于都城长安城南,并以特牲祭祀。河津高禖庙当时仍然主祭“石主”,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222)再次修葺,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元年(291)再次重修。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都城洛阳高禖祭坛“石主”破裂,世人因此才得知神秘的高禖之祭的对象,原来是一块经过人工加工的石头。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解释说:“高禖者,人之先也,故立石为主。”河津高禖庙当时也应是立“石”为主。

3、塑像祀神。南北朝时,高禖祭坛开始塑立神像。后齐高禖为坛于南郊傍,广轮26尺,高9尺,四陛三 壝(wei)。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皇帝亲帅六宫,祀青帝(即东方之神苍帝)于坛,以太昊(即伏羲氏)配,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其仪,青帝北方南向,配帝东方西向,禖神坛下东陛之南,西向。隋代也以玄鸟至之日祀高禖于南郊坛。宋以春分之日祀青帝,配以太昊,以禖神从祀,镌石为主。河津高禖庙当时所祀之神应为青帝,太昊配祀,禖神从祀。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赵恒率百官来汾阴大祭后土,由是,附近十数县兴起建立后土庙之风,河津高禖庙当时进行扩建重修,此时已有神像。宋徽宗赵佶政和中(1111—1117),高禖之祭又以简狄、姜嫄从祀。金章宗时(1190)改祀青帝、伏羲氏、女娲氏于坛上,姜嫄、简狄位于坛之第二层,从此,高禖之祭才有了女后从祀之典。这时,河津高禖庙主祀女娲,配祀姜嫄、简狄,之后,又以大禹、后稷、契从祀。因为受宋真宗大祭后土祠的影响,连伯高禖庙也一度改称“后土禹稷庙”、“后土庙”、“后土圣母庙”。

从明景泰元年(1450)起,连伯高禖庙五次重修,碑文皆称“后土庙”,而当地群众却一直称呼“高庙”。民国17年(1928)重修时,时任山西大学教授的乔鹤仙考证后认为,高禖与后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因而将连伯“后土庙”恢复为“高禖庙” ,并亲自撰写“重修高禖庙碑记”,此后,一直称曰“高禖庙”。2005年7月,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在省城太原召开了后土文化座谈会,专家们严肃指出,要“正本清源”,不能“张冠李戴”,不能把后土与高禖 、女娲混为一谈。这一观点与乔鹤仙教授的考证和当地群众的称呼是一致的。

 

高禖庙祀神

高禖庙现今正殿主祀女娲,左为大禹,右为后稷,轿内为姜嫄。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被尊为第一媒神,也是道教之神。大禹是夏族先祖,姜嫄 被尊为“送子娘娘”,与其子后稷同为周族先祖,宋时,正殿还配祀简狄及其子契,同为商族先祖。

天神殿位于正殿东侧,祀昊天大帝赵九郎,俗称天神,执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之事,为道家之神。

结义殿位于正殿西侧,祀三国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殿内有“三英战吕布”壁画,门口有五虎上将黄忠、魏延画像。关羽既是儒教之神,也是道教之神和佛教之神。

阎罗殿位于东廊,祀十殿阎罗,既是道教之神,也是佛教之神。

三霄殿位于西廊北侧,祀云霄、琼霄、碧霄三位仙姑,赐福黎庶,保佑婴儿,为道教之神。

五岳殿位于西廊南侧,祀东岳黄飞虎、西岳蒋雄,南岳崇黑虎、北岳崔英、中岳文聘等五位大帝,均为道教之神。

献殿东西墙壁画原作于明、清时,民国丙寅(1926)重摹。东墙壁画五幅:移星于昴降禹王、治水遇泥驾橇、开山焚林、三过其门不入、会诸侯于涂山,画的是大禹开凿龙门的故事。

西墙壁画四幅:圣母(即姜嫄)出祀郊禖见大人迹而履其拇、后稷降生弃之渠中冰上鸟覆翼之、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后稷教民稼穑相地之宜,画的是高禖之祭盛况和后稷降生、教民稼穑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