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高发季,防治知识需掌握

 茂林之家 2017-12-01

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3型。其中最常见导致人类流感的为甲型流感病毒。


根据其外膜上植物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如今年香港的流感疫情主要为H3N2,既往曾导致疫情的亚型还包括H1N1、H5N1等。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快速变异,常见于甲型。每年导致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可能不同。也正因为如此,每年的流感疫苗需要随之变化,所针对的病毒亚型为经过世界卫生组织推测最可能导致疾病流行的亚型。


流感潜伏期多长?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 d,可短至数小时,长至7 d。因此,在临床诊治可疑流感患者时,需要了解其发病前1周内的接触史。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普通感冒多以呼吸道局部表现为主,比如咽痛、喷嚏、流涕、咳嗽等,较少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典型流感则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表现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疲乏无力,而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病原学检测是唯一可靠的方法。


多数流感患者预后较好,病情在1周内获得缓解,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而病死。这部分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幼儿、妊娠妇女和患有慢性基础病者。


上述高危人群免疫力较差,容易合并基础的心肺疾病,所以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往往较重,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因而病死率相对高。


如何诊断流感?


具有流行病学史(在流感流行期间,在流感潜伏期内有流感疫区居住或旅游史,有流感患者接触史),并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呼吸道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的患者,结合发病季节应考虑流感的可能。确诊主要靠病原学检测,比如流感抗原的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如何治疗流感?有哪些注意事项?


流感的治疗强调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首选药物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成人常用剂量为75 mg/次,2次/d,疗程5~7 d)和扎那米韦(成人常用剂量为5 mg/次,2次/d,经鼻吸入,疗程5~7 d)。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耐药概率大,不推荐应用。


应尽可能在发病48 h内给药,在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回报前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对于就诊时病情严重、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例,即使发病已超过48 h,也可使用。


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并发症的情况,尤其是妊娠妇女、老年人、幼儿、慢性病患者。


另外,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者不宜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以免诱发Reye综合征。


如何预防流感?


管理传染源


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起病2~3 d时传染性强。


作为患者,应主动居家隔离,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其后应彻底洗手,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医疗机构及时诊治患者,早期(48 h内)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


切断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在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播速度最快。


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众地方,高危人群在这些地方逗留时可考虑佩戴外科口罩。接触污染的玩具或用具也可传染,因此要格外注意勤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玩具、扶手、门把等公共用品和设施后。


保护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因此应该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2周后一般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产生抗体后即可有效抵抗相应病毒感染。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 徐京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