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肯锡:传统汽车行业四大趋势 投资资金流向这十大技术领域

 守望秋野 2017-12-01

在无数新名词都被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当下,企业如何识别出并得到那些在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里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呢?


汽车行业正面临一场时代巨变的早期阶段。


这场巨变将会导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革,并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为其它新进入市场的玩家敞开大门。



以下是新时代的四种主要趋势:


一、自动驾驶技术


麦肯锡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相关调查中,47%的消费者表示如果他们的家人使用自动驾驶技术,他们会感觉较好。


二、互联互通性


联网的信息娱乐系统能为司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提供平台。


大多数汽车厂商已经在他们的高端车型上配备了完全相连的系统,但目前盈利能力还较弱。


但是,目前已经有40%的车主会为了更好的互联互通性去选择别的品牌——这一比例是三年前的两倍。


三、电气化


2016年时,市场上所有在售车型中,只有不到5%的汽车有某种类型的电动发动机。


然而,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77%的受访者表示,汽车电气化将会对减少环境污染产生重大影响,23%的人认为电动汽车是他们下次购车时的备选项。


四、智能移动方式


如今的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共享汽车服务和叫车服务。


目前使用这些服务的乘客人数和里程数都还远远不及传统私家车,但据统计,67%的车主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尝试或更多地使用共享汽车服务。


毋庸置疑,技术是发展的关键,但发展不一定需要激烈竞争,也可以通过合作互补等方式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获取技术也不一定需要投资于中小企业,也可以进行内部研发、雇佣相关人才或与其它企业联合。


寻找什么技术才是对自己的企业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时下热门的技术。


研究投资趋势通常可以很好地预测某些技术未来的重要性。


了解资金去向


本报告的投资趋势和初创企业分析显示了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底下涌动的暗潮——自2010年以来,在超过10个技术领域内的1000多家公司中,公开交易额达近1110亿美元,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与共享移动服务公司相关;其余的资金多数涌入了自动化和互联互通性服务(见图1)。


在1110亿美元中,超过60%的投资来自于大额交易,其中披露的价值就超过10亿美元,其余40%来自小型投资。


但这些小型投资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们往往涉及到一些拥有特殊能力或技术的小公司。


另一方面,大型交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牌企业的调整改革举措。


总而言之,了解小型企业、初创企业的动向对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来说至关重要。


图1:新移动时代中的初创公司和投资趋势主要围绕十个领域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我们也可以按领域细分资金流向。


在十个技术领域中,最大的投资交易是在自动化技术和共享服务中(见图2)。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领域的投资步伐都大大加快:在2010-2013年和2014-2017年间,所有技术领域的平均年投资都增长了近6倍,从每年43亿美元到每年253亿美元。


到2017年,投资总额已经与2010-2014年间的总和相当。


虽然共享服务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热门投资是这种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但在传感器和半导体等硬件方面的投资趋势相当稳定,显示出一种整合趋势。


图2:不同技术领域内的年度平均投资额


这十个技术领域分别是:停车服务最优化、手势/语音识别、汽车租赁和车队管理、远程信息处理、电力/能源储存、网络安全、传感器与半导体、用户界面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共享服务。


有趣的是,从2010年到今天,每笔交易的年平均投资金额增长了超过3倍,从450万美元增加到1580万美元。


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难寻,因为市场中僧多粥少,一家优秀的技术型公司往往能收到许多橄榄枝。


对于那些在过去几年中没有致力于获得技术的原始设备供应商来说,如果他们现在想通过投资中小型企业来得到所需技术,便将面临高昂的成本。


研究技术领域之间的联系也很有指导意义(图中节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联系的强弱)。


十个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显示出基础层面上的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结,这些基础性的技术往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例如,自动驾驶软件的基础技术是机器学习以及语音识别。


这明确地向我们揭示,在思考技术时应以实际所采用的技术为中心,而不为表层的服务包装所迷惑。


另外,这份研究也阐明了技术投资之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比如,自动驾驶技术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例如,英特尔收购Mobileye),这方面有几笔大交易和许多跟随其后的小型投资。


在传感器和半导体领域内,整合是投资的主要特征,而在用户界面或体验技术中,有许多活跃的中小企业投资。


投资地理差异化


从地理的层面来看,投资活动相当集中。


大多数投资资金都流向了美国的公司(见图3),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旧金山湾区,中国和以色列紧随其后。


欧洲企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其中德国公司的投资规模最大,达到10亿美元以上。


在德国,投资资金相对有限,尽管有60家公司在移动技术方面很活跃——这一数字与中国类似——但中国的投资超过了德国20倍。


图3:技术投资的地理差异


这意味着,美国境外的移动产业公司很可能要向美国寻求技术,关注美国的动向,这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所需技术,而且也是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许多人已经这么做了。


行业参与者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汽车行业,行业中参与者的面貌也有所变化。


根据图4,在移动领域内超过90%的投资都不是由传统的汽车厂商投资的,而主要是科技公司,但也有一部分风投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存在。


图4:科技公司比汽车厂商更多投资于技术型中小企业


这些市场新入者显然正大力投资数字化技术以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自2010年以来,总共投资1110亿美元,仅2016年就投资了310亿美元。在这310亿美元中,汽车厂商投资不到20亿美元(约6%)。


然而,2016年汽车厂商的研发预算为770亿美元,比总投资高出一倍,比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投资高出近40倍。


这些厂商如果不想在技术热潮中落后,就要立刻采取行动了。


在速度竞赛中量力而行


技术的竞争是激烈的,而且许多场外玩家凭借着迅速的行动速度进入了这个市场并占据了一定份额。


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获得技术的成本将上升——比起软件,硬件上的投资并没有增加。


但这不意味着老牌企业需要比新来者跑得更快。


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企业有着精准的定位,尤其是与科技企业区分开来,制定其自己的技术战略,包括考量自己的潜在差异化竞争优势。


要做到这一点,公司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采取结构性的投资策略。


在这方面,传统的汽车厂商可能会采取诸如购买或投资于其它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联盟、或开发新的一级关系(如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等策略。


如何获得技术,应该取决于每个技术领域的现状以及企业的策略。


例如,许多小公司在用户界面技术领域研发创新,使得与其它公司的合作更有希望。


另一方面,大型科技公司主宰了语音识别技术领域(例如,宝马计划整合亚马逊的Alexa技术),也使合作伙伴关系变得可行。


总而言之,对企业来说,首先是确定自己所需,制定长期的战略,确定什么技术能被用于改善自己的价值链——比如驱动软件、互联服务或人机交互。


其次,再考虑去哪里获得这些技术。


在一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时代里,发展不仅需要抢占先机,也需要精准定位,步步为营,让时代潮流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喧嚣的热潮牵着鼻子走。


(来源:麦肯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