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八百里,谁说的?

 七彩阳光3109 2017-12-02





从卫星地图12000米高空向下看,在长江西南岸与武陵源高地之间,有一块“洼地”,平均海拔高度在18米--28米之间,这就是洞庭湖。《元和郡县图志》有一幅手绘的洞庭湖流域图,将地图放大,帖在现代卫星图片上,让人惊诧的是,结合竟是这样的严密,连长江的几个“拐湾”都清清楚楚。一千多年前的唐中期没有遥感卫星,古人是用什么方法,精准测绘出古洞庭湖流域地图的?

洞庭湖还有一个名字叫“云梦泽”。其实,洞庭湖只是云梦泽的一部分,叫“梦泽”。 东汉《战国策》作者高诱写到:“洞庭、五渚、江南,皆楚邑也”,作者说的这三个区域,大约包括洞庭湖地区在内的湖南省北部区域、湖北省武汉东南地区和汉江以南的江汉平原地区,也就是武陵源、大巴山隆起带所包容的一个巨大的“洼地”。 

洞庭湖是燕山造地运动断陷形成的,说起“断陷”,岳阳就在“断陷”的边边上,流泾慈氏塔下的湘江就是这个“断陷”的裂缝,为什么洞庭湖流域有很多捞砂船,就是因为当初“断陷”的时候,地壳喷发出大量岩浆,冷却后成为了花岗岩,风化后成为了砂砾和卵石。第四纪至今,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使洞庭湖形成外围高、中部低的碟形盆地。盆底有君山、青山(湘阴)、赤山(沅江),盆缘有桃花山、墨山(华容)、龙山、扁山(岳阳)、磊石山(屈原行政区)、鹅形山(湘阴)等3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环湖丘陵海拔一般都在100米以下,更多的滨湖岗地为侵蚀阶地,比如说湖滨党校、鹿角、吴公庙、樟树港那一线黄色地貌,那就是当初“断陷”时形成的洞庭湖古岸。 现在,这个“断陷”区域只留下了“东洞庭”、“南洞庭”、“万子湖”、“大通湖”、“洪湖”、“黄盖湖”等几个遗存湖泊,江汉平原在4000多年前已经有人类居住,“洞庭八百里”也不包括这一区域。

曾经的洞庭湖到底有多大?《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洞庭湖“周回二百六十里”,这是第一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注明:“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这是第二说;《资治通鉴》中“巴陵志”记载:“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这是第三说;嘉靖《常德府志》卷2《地理志》:“每岁夏秋之交,洞庭湖水泛滥,方九百里,沅江、龙阳则西南之一隅耳”。这是第四说。从二百里到九百里,最后形成的共识是“八百里”并一直流传至今。

地理学家认为,地理环境的改变是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一千多年时间内,洞庭湖地质变化不可能有这样大。但社会学家说,由于人类的干预,洞庭湖的面积一直是变化的。自东晋以来,随着荆江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以及荆江“金堤”的兴筑,强大的长江水系冲击荆江南岸,穿越华容隆起带,进入洞庭沼泽,从而形成了一个烟波浩瀚的巨泽。到了明朝,张居正为了保护在湖北安陆的“显陵”以及他老家江陵的安全,采取“舍南救北”方针,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堵塞湖北方面的全部泄洪口,逼长江水入洞庭,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泥砂,在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湖床不断淤积变浅,湖面不断扩展,直到将这块“洼地”注满,除母湖东洞庭湖外,逐渐形成了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明中叶,是洞庭湖面积最大的时期,“八百里”一说就起源于这一时期,并且口口相传至今。

洞庭湖谚语:“八百里洞庭上起乔口”。打开谷哥地图,找到洞庭湖位置,找到这块色泽深灰的“洼地”,参考明代手绘地图,从乔口古镇开始,沿湘江到湘阴,再沿洞庭湖古岸经鹿角到岳阳,再沿长江到华容、到石门、常德、汉寿、益阳、最后回到乔口,将原始的洞庭湖洼地边缘勾勒出来,放大到5倍,再用测距软件精确到米测量一圈,得到的数据是:400.064公里,

800.128华里!就是洞庭湖洼地的周长。这个数据古人是怎么得来的?是巧合?是测量?是天意?还是估算?

    八百里洞庭,到底是谁说的?





燕山造地运动以来形成的洞庭湖洼地,标注的淡蓝色块色块,为今天仅存的湖面水体。

(作者制图,2007年)




深蓝色块为明中叶的洞庭湖地理环境状况,这个“边框”就是“八百里”的来源。(作者制图,2007年)




岳阳县鹿角附近,洞庭湖中残存的洞庭湖古岸。




洞庭湖塌陷时残存的古岩石标本(汨罗市白塘,湘江故道边)




东洞庭湖“小西湖”水域的自然生态



进入21世纪,高速公路已经通过洞庭湖湖床




东洞庭湖秋季的水文状况。一只孤独的伯劳掠过苇尖。




东洞庭湖秋季的人文生态。一只孤独的笼虾船在湖面作业。



中国十佳责任公民徐亚平先生,与他的洞庭湖民间环保组织志愿者。



中国诗词研究院蔡示平院长在洞庭湖床上进行考古调查



长年从事洞庭湖治理的张云华老先生,是他生前提醒作者,洞庭八百里,是周长不是直径。




但渔民认为,洞庭湖上达天庭,下通龙洞。



洞庭湖围垦大堤,挡住了湖水,同时也缩小了洞庭湖面积。



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洞庭湖已经痿缩。忧郁的渔民,和她妻子留下的剌青。




衔蛾飞过苇荡的伯劳。洞庭湖生存是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