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聚美优品股价2.10美元,总市值3.05亿美元。 对普通人如你我,这资产已足够庞大,但对聚美和陈欧而言,如今尘埃落定的,是苦涩的败局。 陈欧曾被视为善于创造历史的“奇迹小子”,现在他又创造了一个历史:纽交所上市企业不到三年财富缩水到只剩一成! 聚美优品几乎刷新了证券交易所近年来的暴跌纪录,其下落速度堪堪与陈欧的网红事业上升速度持平,这大概不是聚美高层最初决定打造陈欧个人品牌时所期待的。 如今聚美早就遍体鳞伤,而陈欧依旧活的漂亮,虽然业界嘲笑“陈七块”终于变了“陈两块”,但他始终还在自信满满地为聚美奔走。 陈欧他们失败的华点,主要还是那一场“聚美售假”事件,对聚美自身品牌信誉的重大打击。京东遇到同样的惨剧,它挺过来了,但根基不厚实的聚美没有。 公司名片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本质上是一家垂直行业的B2C网站,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刘辉三人于2010年3月31日创立。 2014年5月16日晚,聚美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2015年4月22日,聚美优品宣布公司已任命2名新的独立董事苏芒、任泉以服务于公司董事会及其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该任命自2015年4月24日起生效。 2015年11月20日,聚美优品发布了第三季度未审计财报,公司总净营收为19亿元,同比增长99.9%。 2016年1月27日,宣布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 2016年2月,宣布私有化。 2016年7月4日,聚美优品旗下聚美影视宣布与微影时代等多家票务平台和发行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聚美直播界面将直接提供电影购票以及周边购买入口。 机遇与挑战 聚美上市后为规避第三方平台业务,特别是第三方奢侈品业务的风险,把这块业务全部砍掉。聚美把小部分美妆业务也从第三方平台上砍掉,全部转为入库自营。第四季度,完全实现这一转变,是为了力保主营化妆品业务坚决不能出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问题。 聚美弱化第三方平台,是想加强渠道的控制力,希望彻底摆脱“售假”指责。不过服饰及配饰业务仍在聚美优品的第三方平台下继续运营。由于服饰具有复购率高,客单价高的特别,从品类上来看,比化妆品的增速更高。第三方平台下的服装业务,也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将保持对该业务的持续投入。 2014年9月,聚美海外购上线,主要以日韩化妆品为主,欧美品牌为辅。具体说来,通过行邮保税模式,聚美在国外采购的货品备至郑州保税区,然后再进行质检和销售。化妆品类的行邮税相对较高,成本主要由聚美承担,并不会在商品价格上有所体现。聚美不仅能够对货品来源有100%的信心,还能给消费者接近免税店的优惠价格。 郑州保税区作为聚美全球采购和销售商品的重要物流枢纽,是聚美保税区物流链上总动员的起点站,未来聚美还与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保税区合作,形成对外输出的桥梁和纽带,打造中国最快的海淘物流速度。 聚美优品广告聚美希望以海外购这种能够控制品质的模式,替代原有第三方平台销售的模式,来做到化妆品的全部自营转换,并加强防伪码体系建设(已经达到70%的比例)。 问题 2015年1月,美国Levi & Korsinsky律师事务所宣布,已经在美国纽约东部地区法院对聚美优品提起集体诉讼。Levi & Korsinsky律师事务所表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11月20日,聚美优品发表虚假和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并且/或者没有披露以下信息:1.该公司的营收模式从市场服务转变为商品销售;2.聚美优品并没有像声明那样扩大市场服务。3.这种转变对聚美优品此前成功的财务表现构成了极大风险; 2016年3月,自聚美优品拟以7美元/ADS私有化后,不少中小投资者对该价格表达了极大不满,并集合起来组织维权,欲在美国和开曼群岛两地起诉聚美优品。然而面对中小投资者的不满及公开信,陈欧及聚美优品方面始终未对外有任何回应,聚美优品方面在接受采访时也未有明确说法。 2016年8月,“聚美优品”则因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被罚款2万元。聚美优品在销售MK女士挎包、谜尚化妆品、坚果等产品时,同样“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同时,也存在一些“满299减100”的优惠由于标示原因没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的问题,聚美优品的经营方——北京创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罚款2万元。 |
|
来自: 历史的正向 > 《工作学习超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