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常见问题有哪些?你会处理吗?

 hghhphf 2017-12-02

在血透护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护士妥善处理。那么临床工作中常见问题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今天领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快来学习一下吧!

一、血肿

因穿刺失败,穿破血管而引起。

处理:如穿破静脉,渗血不大,为避免因拔针加压固定而影响静脉通路的重新选择,可在刺点贴上止血贴,穿刺针则封好口留在原位,直至透析结束时拔出;如肿胀扩大或穿破动脉,应立即拔针按压,用胶布固定、冰袋冷敷,防止血肿扩大。24小时后可以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二、穿刺点渗血

穿刺针因内瘘血管缺乏弹性或穿刺针固定不牢、针头松动而引起。

处理:穿刺时,要注意避免定点穿刺,穿刺成功后,要认真固定好。如穿刺点渗血,应在穿刺点撒上云南白药粉,覆上无菌棉球,用胶布适当固定按压。

三、透析器破膜

机器出现漏血警告,从透析器流出的透析液为粉红色或浅红色,或者不变色,但Hemastix

试验阳性,说明透析器破膜漏血。如果都没有问题,可能会是预冲不充分,透析时仍有气泡排出引起的假报警。

原因:

①透析器本身有缺陷。

②透析跨膜压过大。

③静脉端突然阻塞。

处理:

若漏血不多,若跨膜压大于0,可将透析管道的血液回输给病人后更换透析器;若漏血不止,跨膜压<>

四、静脉压增高

原因:

①静脉回路管管夹夹住或静脉血路受压、屈曲。

②使用小号静脉针,但血流量开得大。

③静脉针或静脉血路凝血,尤其在静脉壶滤网上。静脉壶滤网凝血可能是肝素用量不足及透析器凝血的最早期征象。

④静脉狭窄。

⑤静脉穿刺针位置不良。

⑥静脉针穿破血管,穿刺部位血肿。

处理:

①检查管路,如管夹未开应立即打开;管路打折要理顺;静脉穿刺针位置不当,要适当调整;静脉穿刺部位肿胀,应立即停机,另选穿刺点重新穿刺。

②静脉壶滤网凝血,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如透析器纤维清晰,没有凝血,则更换新的静脉血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后,调整肝素用量,恢复透析。

③检查静脉针或静脉有无阻塞,关血泵,用夹子快速夹住静脉回路,将静脉血路与静脉针分开,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针,并注意阻力,阻力大者表明静脉针或静脉有阻塞,应更换穿刺针重新穿刺。

④用两个手指压紧动静脉针之间的血管,阻断血流后,静脉压反见升高,表明静脉有狭窄。

五、血流量不足

出现动脉压过低、抽吸、报警。

原因:

①动脉针位置不当,动脉针不在血管内或针面向上紧贴血管壁。

②血管通路狭窄或痉挛。

③动脉针或管道凝血。

④动脉管路受压、扭曲。

⑤病人血压下降。

处理:

② 减慢血流量,使抽吸及报警消除。

②测血压。如果血压低,告知医生分析原因做相应处理。

③若患者血压不低,则调整动脉针位置。

④加大血流量至原先水平,如仍有抽吸,再适当调整针头位置。

⑤经上述处理无改善,可继续低血流量长时间透析,或更换穿刺针重新穿刺,原先穿刺的动脉针留在原位,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直到透析结束时拔出。

⑥换针后,如抽吸依然存在,表明血液流入通路有狭窄,可做以下试验:用两个手指压在动、静脉针之间的血管上,以阻断血流,在动静脉针之间的血流阻断后,动脉压负值增大,表明部分血液来自静脉针端,动脉针端的血管可能狭窄,引起血流量不足。

六、透析器堵塞

因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流太慢,引起透析器内凝血,透析器内血液颜色全部或部分呈暗红色,静脉管血液颜色变暗,血泵后的肝素管压力增大。

处理:

①如果肝素量不足应追加肝素量,若仍无改善,应换新透析器。

②如果血流太慢,应适当调快血流或做其他相应处理。

七、空气进入血液,机器出现警告

原因:

①动脉穿刺针与血路连接不当。

②在泵前管道输血或输液。

③泵前动脉管破裂。

处理:

①立即夹住气泡与病人之间的静脉血路,防止空气进入体内。

②寻找并排除气泡来源。若是泵前动脉管破裂,还应夹住动脉穿刺针和透析器静脉端管道,分离出破裂动脉管道,更换新的动脉管道,用生理盐水预冲后,连接上动脉穿刺针和透析器,放开动脉穿刺针与透析器静脉端管道夹子。

③开放静脉腔的静脉注射管,开血泵,并轻敲管道,把空气驱赶至静脉腔,由静脉注射管排出。

④确定静脉血路气泡全部去除后,放开静脉血路的夹子,恢复透析。

总结:

血液透析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毒物中毒的最有效治疗措施之一。透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护士及时识别并排除障碍,解决问题,以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责任编辑:张静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