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嘴强王者匹诺曹 2017-12-02

能见证自己钟爱的电影口碑逆袭,大概是一个影迷最幸福的事。

这种转变不仅证明了影迷本人超前的欣赏水平,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变迁。

今天说的这部经典电影,有极强的典型性:张艺谋导演的《英雄》。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从上映时被骂到狗血淋头,到十五年后大众舆论敬而远之,《英雄》重新站在了东方古典美的高度上,俯瞰众生,也在世界文化博弈中为中国队扳回一局。

经过十五年的讨论更迭,互联网上对《英雄》的骂声已经稀疏无多,反倒是为它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比如豆瓣页的讨论区——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当年《英雄》遭遇毁灭性口碑的原因是“三观不正”,在大众眼中,作为意见领袖的国师张艺谋怎么能歌颂残暴的秦始皇呢?高晓松在近年的节目中依旧不依不饶——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高晓松用孟姜女反推秦始皇是暴君,接地气且有很强的煽动性,通过质疑“宏大”来批评第五代导演的“历史局限性”。张艺谋在多年后的采访中讲出了另一种可能,如果最后秦始皇厚葬无名,那这个意识形态观众是不是就能接受了呢?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言语中带着无奈和讥讽,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但历史没有如果,故事的结局成了无名被秦始皇洗脑放弃刺杀,张艺谋为了渲染英雄的悲壮拒绝了第二种可能,《英雄》也就成了大陆知识分子眼中“对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作品。

故事放在今天,放在黑色电影的范畴,恐怕不难解读出“隐喻”“讽刺”等意味吧。

除了意识形态,华语大导在商业浪潮中集体迷失,也是大众主要的攻击点。

《英雄》的后三年,被大众寄予厚望的国内大导通通拍出了饱受争议的作品: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纷纷在大众的口水中沦陷,一起来看这些电影的短评——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有人认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精英堕落成了票房奴隶,始作俑者当然是《英雄》,因为它开启了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

从前期筹备策划、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宣传发行,《英雄》都不同于以往的国产片操作方法,而是采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运作。制片人张伟平开创了很多国产电影从未有过的营销手段,比如包租公务机、拍卖影像制品版权、人民大会堂首映等等。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与此相对的,是《英雄》全球1.77亿美金的票房收获,在那个汇率1:8、一个牛肉包子卖两角钱的年代,这个商业回报不可谓不是奇迹。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除了大家说烂了的年度票房占比27%外,《英雄》也霸占了内陆票房记录长达4年以上。《英雄》还是唯一一部获得北美周冠军的电影,并且是两周冠,同时日韩票房登顶。十五年后,无论你承不承认,《英雄》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开端,是票房大卖的标志。

它也为中国电影人定义了大片的标准:大投入、大宣传、高票房、高争议。

此外,观众也是头一次能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这么多影星。

事后,张艺谋对《英雄》表示可惜,可惜的并不是观众上纲上线,而是再也凑不齐这么多“处在巅峰时期的演员了”——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有人说张艺谋这话不对。

众星云集的电影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了过时的卖点,在碗哥看来,类似《封神传奇》《富春山居图》之流不配叫电影,明星沦为了戏子组团骗钱,前后创作环境截然不同,与《英雄》不具备可比性。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英雄》之前,电影是情怀,是艺术;

《英雄》之后,电影是产业,是回报。

电影的艺术特色用不着碗哥多嘴。

赵国的书法、秦国的箭阵,戈壁的流沙,张曼玉与章子怡对战时舞起的漫天黄叶,还有无名与残剑凌波微步时弹起的一滴水珠,都是华语电影史的丰碑,张艺谋用自己最擅长的色彩征服了所有观众。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第一阶段:0:00-15:32。时间段内,青黑等冷色调铺满了屏幕,低色块反差给观众一种混沌的质感,以此凸显冷硬肃杀的气氛。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第二阶段:15:33-38:00。主基调是红色,衣服是红的,环境空气也是红的,给人一种诡异、不真实的幻境的感觉。其实,这里的色彩给观众铺垫了剧情,留下了思考空间。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第三阶段:40:30-54:08。主基调是蓝色,蓝色,代表着忧郁和悲伤。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第四阶段:56:24-72:00。人物所穿颜色都是白色,身边的场景也透亮起来。白色象征着纯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武士心中的信仰不曾泯灭。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残剑与飞雪相识的桥段,二人身穿绿色,绿色代表了希望、生机、可能性,诠释了两人感情的滋生和纯净,当然,也代表了向往和平的意愿。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除了色彩,节奏也是《英雄》的一大亮点,这种节奏具象出来,像李白的一首诗。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尽管是个刺杀的故事,但《英雄》总体给人的感觉很缓,几场打斗动中有静,乱箭长矛也并非杂乱无章,视觉效果过目不忘。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这些逼格满满的镜头有一个共性:诗意。

所谓诗意,在张艺谋看来,则是含蓄,直露就是没有诗意。

“再难看的景色,一下雨、下雪就有味道了”

比如开场李连杰和甄子丹打斗的雨景,张艺谋就下了功夫——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于是,我们第一次在电影中领略了诗意——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碗哥私以为,这是张艺谋独有而他人模仿不来的,10年后王家卫《一代宗师》也颇有古韵,二者都胜在意境,巧合的是都有梁朝伟和章子怡担纲主演。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最后粗浅地解读一下《英雄》的含义。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最后无名有机会杀掉秦始皇却选择了放弃。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原因是他想起了残剑赠予他的两个字:天下。

天下的基础是饱受战乱的芸芸众生。杀掉秦王,天下兴许会更乱;不刺或许战乱结束,天下统一。为天下报仇,不如为天下统一,无名放弃刺杀,死于乱箭之下,这就是英雄。

十五年后,再没人敢说它是烂片

普通人为自己而活;

英雄为天下苍生而活,甚至为此而死。

可能在平时看来,他们都是普通人,但在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挺身而出,把自己的小我,与社会的大我融为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