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让学生记得住

 静雅轩345 2017-12-02


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在孩子身上打下烙印。这烙印,还要久不褪去。

张霖是40年前我教过的一个小学生,现定居在加拿大。日前,他来上海探望我。还未落座,他就嚷嚷:“老师,当年你教我们修改的病句,至今我还记得。”

“是吗?”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你在黑板上写了‘最后,由我和姐姐争夺冠亚军’之后说,‘这是个病句。它错在哪?’尽管我们绞尽脑汁,依然说不出它究竟不对在什么地方?”

我笑了:“后来呢?”

“你用红粉笔将‘亚’字轻轻圈去,说:‘冠军要争,亚军么,抢它干嘛?’这一番话,逗得我们全乐了。”

这一个教例,张霖同学记了足足40年。看来,这似乎是一次成功的教育。

小鱼老师教三年级。咱俩经常会探讨一些问题。一天,她埋怨:“现时的孩子不长记性。尽管我每天对他们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向导,必须仔细、仔细、再仔细’,他们就是听不进去。写出的东西千篇一律。我让这帮孩子给气晕了……”

“别晕,别晕!你说了一些非常正确的话,但是不管用。你要教孩子写作文,说的却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句子,他们怎么听得懂记得住呢?”我说。

小鱼有个孪生妹妹。我问:“你们姐妹俩像不?”

“像极了!相互顶替,几可乱真。偶尔,还能骗过父母。”

“那么,有差别吗?”

“当然有,毕竟,‘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

“这就好,你不妨让你妹妹和你各上半节作文课,再同时现身。之后不妨请学生评头品足一番……”

过了些日子。小鱼老师兴奋地告诉我,这一次作文训练极其成功。学生兴致盎然,观察仔细,佳作频频,进步不小。孩子们惊呼:“即使是孪生的,也有许多‘不一样’啊!”

看来,这一次教育,还真让孩子们“长记性”了。


退休多年的徐老师教育孩子“光盘用餐”的案例,我一直难以忘怀。

当今,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改善,于是,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次,一个孩子才扒了几口饭就准备把剩饭倒掉。徐老师看在眼里,没有对她说道理,只是让她留着剩饭,还请她坐在自己身边,当着这孩子的面,把剩下的饭菜吃个精光。包括那些围观的孩子看得都目瞪口呆。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吧。

教育专家陈钟樑先生生前曾介绍过一段课堂经历——

读中学时,他的文章已经写得极好,经常见诸报端并获嘉奖。一次讲评课上,教师竟说他的作文“很不理想”。这多少出乎众人预料。须臾,教师道出原委:原来,千字作文里仅错用一个标点。教师连声说:“可惜!可惜!陈钟樑的作文怎么可以出这种差错?”真是醍醐灌顶。

自此,凡是他交出的文章必经多次诵读,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绝不容差错再现。多少年了,他一直铭记这位教师,时刻不忘这次“批评”。后来,当了校长的他,经常告诫教师,不要整日唠叨陈词滥调。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鲜活,简明,幽默,还要与时俱进。

尽管“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但是,成功的教育,其内容必须是深刻的、独特的、乃至直抵人心、无可复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