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系列之 浅论带钩与收藏

 七彩阳光3109 2017-12-02

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我们中国古人使用带钩的历史,起码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以前。而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在良诸地区发现的这批玉制带钩

从这些带钩的结构不难看出,当年古人应该是这样使用它的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新石器时代,要想用原始的工具加工出这样一件玉钩,其艰其难也是不难想见的。所以说,这种奢华的物件在当年绝不可能是普通人用的。其理由也简单,因为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还有许多人用不起一根带扣的腰带,所使用的替代品,也与前两年走红网络的“犀利哥”差不多。

在现存史籍中,关于带钩最早的记述,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记的齐桓公不念旧怨,“置钩而用管仲”,并最终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故事。

那么问题也来了---齐桓公当年的带钩到底有多大?真的能挡住管仲射向他的那支利箭嘛?

对此,我们不妨贴个同时代王公贵族用的青铜云龙钩摹拟一下

显而易见,不论是尺寸还是材质,都证明这件事并非虚言。

不得不说的是,带钩从早期的方扣形演变成后来的钩、身、钮为一体形制,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定形于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关于于这一点,目前已被山东蓬莱村里集春秋早期墓出土的方形素面铜带钩、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带钩,以及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出土的铜带钩所证明了。

此外就形式而言,春秋以后的带钩大至可分为八种类型:

一、曲棍形。钩身细于钩纽,长而纤细,钩体中部朝外拱出,弯曲如弓;钩身表面以素面无纹者居多,也有少数凿刻纹饰,长度在10-12厘米左右,最长达20厘米。散见于战国、秦汉、两晋时期墓葬中。

二、耜形。钩颈如杆,钩身一端平直如肩,钩尾大多被制成圆弧形,其状如耜。钩身表面多镂错纹饰,常用者为几何纹;考究者还镶嵌有各色宝石。长度在6-8厘米左右。这种钩式初见于春秋中晚期燕墓,经过战国早、中期递嬗,至战国晚期大兴,主要流行于三晋及关中地区

三、琵琶形。钩身阔于钩纽;从钩颈至钩尾,由窄变宽,尾端多作弧形;器物外形如同琵琶,断面呈半圆形;钩背平整,钩面鼓出,带有圆势,钩身表面错镂图纹。长短宽窄差异较大。宽体式出现较早,从春秋使用到战国晚期、秦统一为止。窄体长颈式流行于整个战国时期,并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

四、兽面形。钩身较短,以浮雕或镂雕的兽面构成,常见者有饕餮、夔龙、象首等,两侧对称;大耳圆目,鼻子下部连接钩颈,长度大致在4-5厘米,通常不过10厘米。从春秋沿用到战国,秦汉以后也有少量发现。

五、长方形。钩体较大,长度在15厘米以上;钩身呈长方形,扁而弯曲;钩面常镂刻纹饰,或镶嵌以玉、琉璃等。多见于战国中期楚墓。其中有一种在钩身的两端饰以相背的浮雕兽面,中间由棱形长方体相连接,多见于战国晚期,以三晋地区为常见。

 六、动物形。钩体被铸造、镂雕成完整的兽形,除现实生活中具有的动物如犀牛、水牛、猛虎、羚羊、麋鹿、猿猴、狐狸、龟兔之外,神话动物也是常见的装饰题材。

七、人物形。钩身被铸造成人体形,常见人物有武士、童子等,以武士为多见,战国至秦代较为流行。

八、禽鸟形。钩体被铸成雁、鸭等形态,大多长颈短身,回转的鸭头正好构成钩首。全器素 面无纹,仅少数镂刻有鸭翅或眼目,鸭嘴扁平。钩纽多处于鸭腹之下,靠近尾部。尺寸较其他形状的带钩为小,长度多在3-6厘米之间。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汉末,至两晋仍还有遗存。

那么,古人是怎样使用带钩的呢?请看下图

史料与出土实物表明,古人在使用带钩时,按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实物显示,古人用的带钩有俭有奢,王公贵族所用钩往往错金镶玉美轮美奂,使用时多佩两层腰带,内由一条革带为固,外加一层丝制绅带为饰,两侧还有专门用来挂玉、剑等物件的佩饰钩,既美观又方便。据《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可见当时带钩已经成为服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物件了。

不过得注意,《淮南子》所说的“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之钩,指的可不是贩夫走卒辈的腰间物,而是当时王公显贵们用的“爱玛仕”---各种高大上精品带钩。反过来讲,有这类钩,才是今日藏家青睐的对象


走进国家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五条战国带钩。它们分别是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的---青铜龙首神兽钩

四川昭化出土的---青铜错金银犀牛钩

以及河南洛阳刘姓村民捐献的---青铜嵌松石银钮钩

和青铜鎏金镶松石嵌玛瑙兽面钩

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下面这条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战国出土---银包金嵌玉镶琉璃复合钩

此钩整体呈琵琶形,底为银托中部凸起

头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的双螭在后端合并为一吞玉龙首。与螭龙走向相反,两侧还蟠绕着两只长尾凤鸟。而钩背正中,则均匀镶嵌着三块白玉玦,玦面以蟠纹为饰,中又各嵌入了一颗琉璃珠(中间琉璃珠已缺失)

钩挂由玉制龙首鑲接而成,而龙首则以线刻雕饰出角、眼、鼻、喙等

显而易见,这条钩将各种工艺做了完美结合,其结构之复杂、技艺之精湛可以说无与伦比,堪称是中国古代复合型带钩中的王者。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仅以上五条战国带钩,在制作上就用了铸造、錾刻、镶嵌、琢玉、鎏金、包金、错金错银等近十种顶级工艺。可以肯定地讲,这种不记工本的状态,在其他任何一类古代文物身上都难以看到。反过来讲,这或许也正是它让人着迷的原因吧。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对玉的界定与今人不同,谓“石之美者”即可为玉,而这,应该也正是许多先秦大墓出土的玉组器,为什么会由松石、玛瑙等组成的原因吧。贴个馆藏图看看

所以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那些镶金嵌玉之钩,在当年本身就是一种明身份、别贵贱的标志,与现在有点钱就能买来用的爱玛仕有本质上的不同。至于其价值,咱就不说了好嘛


至此有人或许会问,若大一个国家博物馆,难道就陈列了这五条钩吗?

可以肯定地告诉您,只陈列了这五条,而且各地博物馆的情况也大多如此。纠其原因,也不外乎在馆方看来,带钩只是众多历史文物中的一个小门类,而且还属于那种只可近赏、不能远观称不上高大上的物件。而由此造成的局面,也就是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尚无一家博物馆藏有一个从西周到明清的完整系列。

  总的来讲,带钩虽小内涵却大,因为每条钩都有它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其造型、构图往往蕴含着许多古代信息。以这条汉代蚩尤钩为例

此前,我们只知道古有蚩尤作五兵,并被后世奉为兵神的说法。亦可在汉史中见到“诏令赐邓遵金蚩尤辟兵钩一”这样的记载,知道当时的古人不仅视蚩尤为神,而且还将他的形象铸在了带钩上,并认为佩用这种钩可以避兵护体。但仅此而已,因为我们谁也没它见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然而这条钩的出现,却使我们异常直观地看到,原来蚩尤在古人眼中是这个样子滴---熊头牛眼身着盔甲,左手持盾右手持剑,而两足亦成手形分别握着大斧与短刀。最为奇特的是,在他龇开的大嘴中,居然还含着一件异形兵刃。那么,你说这样的东西值得收藏与把玩嘛?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说到收藏,有几点心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宜量力而行,用爱好与专长来决定自己的收藏方向,并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摸索中,逐渐把玩转化成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一句话,纯玩是土豪们干的事,咱普通人就得为收益着想。

至于该选什么不该选什么,窃以为那得视个人的财力、品味、机缘来定。而所选门类,也应避开下面几类东西:一、资源可再生的,如各种草籽、种子、果核等。二、蕴藏量大且容易以次充好的,如现在随处可见的琥珀、蜜蜡、南红等。三、生产成本低且容易造假的,如来历不明的陶器、字画、瓷器等。因为这些东西,最后只会让你赔钱又伤心。

  归纳起来,其实也就两句话:收藏莫跟风,志在少而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