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与气息(五)

 垠海 2017-12-02

81、 不论乐音高低,气息的呼出量要保持相对不变,因为声音的高低并不是气息多少决定的,而是由声带的轻重技能变化决定的。唱低音与唱高音一样,腰腹背都要扩张,肋廓和气息都不能垮,都要有头腔共鸣的高位置,都要身躯挺拔、喉头稳定、气息下沉、声音竖立。这样唱出的声音才会饱满、浑厚、圆润、松通,有助于音域扩展和声区统一。


82、 正确的横膈膜呼吸可以使喉头自然放下,处在正确的歌唱位置。声音越高,喉头越要自然下落;喉头越下落,腔体空间就会越大,声音通道就越畅通。在乐句进行中,横膈膜下沉同时保持扩张是为了保持气息支持,更是为了保持自下而上的声道腔体稳定不变。


83、 不能一说“气息支持”就想到撑住、顶住或上下腹对抗。许多歌者错误地理解了“气息支持”的真正含义,认为吸气越多越好,结果超出了乐句的实际需要,憋在了那里,失去了弹性,增加了横膈膜和腹部负担,把自己置于困境。所以,吸得多了会比少了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84、 检验吸气量是否适度及肋腹部是否保持了弹性的方法是:“起音”后所有的音,横膈膜都能进一步下沉,腰腹背能进一步扩张,在乐句结束之前,腹部还能向前凸一下,再唱两个小节。越前凸,腰肌越后扩,但不是挺一下,那会联动腰椎前移,形成挺肚子的状态。


85、 吸气量适度与否,要以胸口不憋不紧为准。有人自认为吸了一大口,实际是锁住了气息。吸气后,后肋骨要扩张,但要有弹性。歌唱家吴天球4常用“把胸部放空”来启发学生,因为胸部空了,整体状态就松了,力量来自放松。若胸部不空、不松,就不能充分接上横膈膜呼吸支持。生理上,胸部是不能放空的,但这有助于自然放松的意念。


86、 横膈膜的支持力量要体现在保持腔体扩张和气息畅通上。根据乐句需要,有时高音要用一点下沉的带有弹性的爆发力,但必须适度,不能一说“給力”,就猛地加以推挤(pushing),这个力要用在气息下沉带动腰腹背肌肉群的扩张上。保持送气均匀,声音才会平稳华丽。


87、 毕约林说:“保持气息供应的机能不仅是为了一个音,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歌者在歌唱时能够想着怎样唱下一句,他就会逐渐养成有意识控制呼吸的习惯。”他还说:“要使气息成为本能的动力,不能在歌唱时一直想着呼吸,否则呼吸就会成为困扰歌者的最大障碍。”


88、 帕瓦罗蒂说:“保持气息的活动就是保持向下的感觉,气息呼出时,它是被动的。奥妙在于,在开始下一乐句前,一定要让横膈膜再下去。”他还说:“腰部要像充满气的轮胎。” 贾克米尼说:“歌唱呼吸应该像潜水那样屏住气,保持好,慢慢地供应。”


89、 有人说:“由于妇女有一套生殖系统,所以长期用横膈膜呼吸会被压坏了。” 这说法尚无科学依据,大歌唱家女高音萨瑟兰就是横膈膜呼吸运用的典范,帕瓦罗蒂的呼吸就是在她的指导下得以实质性改进的。


90、 一些歌者把锁胸骨式呼吸当成了唱高音的方法,这极不可取,因为这会使双肩和胸部抬高、横膈膜失去作用、容纳气息的空间变小、通向喉咙的路口边窄。“狗喘气”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用胸部呼吸,太浅。


91、 用弯腰发声练习的方法,可以帮助放松喉部区域,解放肩与胸,更有效地形成气息向腰肋部四周的扩展。因为只要弯下腰,就无法使用肩和胸,也就无法进行高规格美声唱法所不需要的胸式或胸腹联合式呼吸了。先练气息扩张,再练气息下沉,会得到更有效的腰腹背力量的保持,真正的气息支撑点在后腰窝。


92、 虽然歌唱时的漏气问题与声带闭合不好有一定关系,但却没有必然关系,因为只要能发出明亮的声音就说明声带闭合很好。民族唱法对于声带闭合的要求是很强调的,就是要用声带挡气,用声带歌唱,就是要追求声音的明亮、高亢、甜美,这是声音概念和曲目风格使然,但若没有很好的喉咙打开,就得不到深呼吸的支持,声音必然掐挤。而美声唱法要求声音圆润、松通,优美,通常只讲究声带的适度闭合,甚至要求摆脱声带意识。


93、 为克服“漏气”,可用跳音练习,也可在高位置上用“S”发长音,先吸气,后呼气,突然闭上双唇,切断声音,再呼出,再切断,中间不换气,慢慢往外呼,同时加强气息扩张支持,促使声带自然闭合。这样反复多次,练习气息支持的耐久性。


94、 要习惯用小声唱,小声练,自己能听到就可以。这不仅会有效地摆脱喉部肌肉和嗓音的力量,更能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体会正确的横膈膜呼吸感和后肋肌带动前肋肌扩张打开,使整个呼吸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且可以随时练,又不影响他人。如果有人喜欢用什么“对抗”的概念,那也绝不应是什么上腹与下腹的对抗,而是后腰与前腹的对抗。


95、有专家不分唱法,就倡导用“声带挡气”的方法解决“漏气”或气息不足,还要求体会声门“喷水枪”式的声带工作状态,那是在制造掐、卡、挤、捏。这方法对民歌唱法或通俗唱法或许有用,然而却是美声唱法的大忌。为避免气息跑得太快,要体会在气上唱、用气息支持唱在高位置上唱,意念放在横膈膜扩张保持和腔体调节上。


96、 想节约用气就要稳住声音通道,特别是口腔通道,咬住“字腹”唱,用最少的气去唱完这个具有一定音高和音量的字腹。“字腹”就是元音共鸣的延长,它要靠横膈膜扩张支持,有控制地直接向上或向后上方送,而不是向外和向前送。


97、 没有气就没有声,没气就没腔、没情、没神。歌唱中每一乐句都要同样舒服地吸足气,要以曲目所需要的情感带动呼与吸,只有融入情感的呼吸才能声情并茂。好的歌唱家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迷人的乐感。


98、 如何将从气柱顶端发出的颤声揉进歌唱中,是美声歌唱训练的精髓之所在。为此,从开始吸气到唱完最后一个乐音换气之前,腰腹背和肋廓不应有丝毫的懈怠放松。学唱者每日应做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甚至说话时也要养成主动深吸气和控制慢呼气的习惯,坐在气上,用气说。


99、 当歌唱的音量不足时,我们应“用点气”,不要“用点力”用“气”自然要用“力”,但这个“力”一定要落在横膈膜下沉和肋肌扩张上,才能转化成好的声音。“保持气息流动”比“保持气息支持”的说法好,因为“流动”可使气息把声音松弛地送出,而“支持”会带来声音状态的静止或僵硬感。


100、只要将呼吸器官的空间,或将正确歌唱的状态准备好,气息自然会充足。歌唱是用扩张的打造好的发声腔体吸气,而不是靠吸气来拓展发声腔体。发声方法不正确,再好的气息也只能是气功。嗓音条件好的歌者,只要发声状态基本正确,即使呼吸方法有误,仍能唱得不错,只是不完美而已。舞台上许多看似唱得不错的歌唱家,实际上也并没有真正掌握横膈膜呼吸技术,所以唱不出美声应有的规格。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