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

 chenyige 2017-12-02

说起”知行合一”,好像从它产生至今,就没有断过质疑和反问,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合适理解和信心呢?


我们说,所有事物的认知和定义都必须设置在一个前提框架下,不可能有万精油式的道理,即使是万有引力定理也只是局限在我们的地球三纬空间,至于其他纬度空间是否同样适应,还得两说。“知行合一”也同样如此!


首先“知行合一”是专门针对朱子学说的“先知后行”的观点,提出的对立性学术观点。它是那个时代,对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质疑和反驳,是一种精神的革命,是人性解放的旗帜。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的时代,社会的精英们和君主,绝大部分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毫无诚意可言,把个社会的精神搞得萎靡不振,乌烟瘴气,虚伪成风。王阳明先生本着为万民立命的使命,打破陈规,创新型提出与当时学术观相反的主张------知行合一。


其次,“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破除弊端,解放人性,帮助大家建立独立人格,脱离思想的奴才,挣脱学术的包袱。单就这点来说,“知行合一”的观点无疑是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效用。相比之下,朱子的“先知后行”学术主旨,由于一个客观前提“理无穷,知无尽”而导致永远无法真正地“行”。也就是说,读书人永远无法成就圣贤的志愿。如此,依据朱子学说,照葫画瓢的结果是,读书人会永远被困死在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耗尽终生精力,做一辈子的精神奴隶是肯定地了。


如此,“知行合一”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本不该被怀疑,也不可能不能够不被理解。但是,现实是,直到如今还是质疑不断,为什么?


我想认真地分析和说明下这个“知行合一”的根本性特点。讨论“知行合一”和“先知后行”的差异本质性,一定要回到一个基本前提条件下,即对“知”的正确认识。如果把“知”的定义分解成两个类别:“定性的知”和“定量的知”。其中,“定性的知”是指发自本能的知,属于本质属性。而“定量的知”是指累积现象的知,属于现象属性。本质属性和现象属性,是一物两面。本质属性只有真和假的特征;现象属性只有多和少的特征。


这样一说,大家就不难理解王学的“知”和朱学的“知”根本不是一回事。王学的“知”属于本质属性,只对事物的真假进行修正;朱学的“知”属于现象属性,只对事物的多少进行修正。所以,如果不设置这个前提,我们就无法探讨“知行合一”的“知”和“先知后行”的“知”,到底区别在那里。可以说,如果一视同仁地把两个“知”理解成“知识”,那么,就只能永远牛头不对马嘴了。


按照这个逻辑,“知行合一”的“知”可以理解为:良知、发自本能的规律、本心、道心。而“先知后行”的“知”可以理解为:知识、累计现象的总结、认知、学问。同样,不仅是两者的“知”不同,两者的“行”也不是一回事。两者的“行”同样被归属到本质属性和现象属性。其中,“知行合一”的“行”可以理解为:实践本能的能力和遵守客观规律的克制力;“先知后行”的“行”可以理解为;实践知识的水平和践行知识的爆发力。后者的“行”有一句近代语句可以反应出来,即“实践出真知”。


这样详细分析之后,就不难理解,王子学说和朱子学说还真就不是一回事儿。我们不得不佩服王阳明先生的机智和智慧,单就朱子的“知行”现象属性,其实是没有可能被驳倒的!因为现象无穷尽,不能因为你能拿出一万个理由,就可以驳倒人家只能拿出一千个理由的现象。理由就是理由,无法驳斥,而唯一可以驳倒的就是转换概念和意义,抛开现象属性,直指本质属性,从这一点看来,心学无疑是成功的。因此,谈及和讨论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必须清醒地接受一个基本前提,它专注于“本质属性”、“本能属性”,与“数量”和“现象”无关。


本质属性和现象属性的差异,完全不在一个层级。打个比方,一个人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这就是“本质属性”。而饿了后要吃什么东西,渴了之后要喝什么,困了之后要怎样休息,这就是“现象属性”。今天我们谈论心性之学,都是指“本质属性”,与朱子的“现象属性”的学术有天壤之别,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不可说,不能说。


今天我们之所以喜欢拿朱子说事,也是迫不得以。一种新型学学说要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树立一个对立面,在当时乃至今天,不好意思,能够最合适地被作为对立面的就只有朱子学说了,本来也是因为批驳它而生出的嘛。至于朱子学说,如果撇开本性、本心、本能这些本质属性不说,那么,它依然是有它固有的特性和优越性,不可否认。反之,如果把“知行”设置在一个“现象属性”的前提之下,朱子学说就必然是耀眼辰星。

王阳明心学

|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