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手册】四季四气的不断变化与鸡病的关系

 秦岭之尖 2017-12-03


        一年有四季,四季有四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为四气。按中医五行理论说法,每一季都有代表性的特定五行配属。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木主风气,火主火(热)气,金主燥气,水主寒气,土位于中央,其气主湿。对机体而言,可使正气出入有序,循环生息一气周流。此为四季之正气,过与不及便为邪为淫,也称为六淫(其中多一暑气,即农历的六月),可导致机体发病。


春善病鼽衄

鼽:伤寒鼻塞。

春风温中藏寒,伤体于上,表固而内热生,名为感寒温病。此可透表解肌法,以麻杏石甘治之。

衄:血自鼻流

血出为热,肝疏泄过旺也。然春为肝气生发不可伤逆。可以乌梅汤敛其火,而不伤其肝。

仲夏善病胸肋

胸肋下为心,志无怒,气得泄,心火则平。怒则火旺,厌日则气不的泄(不汗出)。心不静则火浮于上。心火不降,逆传心包,而生积液(安卡拉)。传于小肠则肠热,湿热而生虫(肠道寄生虫,球虫)。积热而盛,则肠道出血,溃疡(新城疫、流感)。 

秋善病风虐

风虐者浮寒在里而不得出也。根于夏,逆夏气则伤心火,火郁而感风寒,秋气降洒闭其皮毛,风寒不得出。忽冷忽热,或呕或渴等,精神萎靡,咳,泄泻等。病在腠理伤及少阳,营卫不调,则忽冷忽热(小柴胡汤)。风虐不出跟从营卫,深入脏腑,入脾则呕泄,入肺则咳,入心则靡。鸡体质阳性,风虐不得深入,止于脏腑。营卫不交,内热丛生,而成血出,日久成毒,此可淸瘟解毒散治之。

冬善病痹厥

肢体疼痛麻木,四肢厥逆。冬季养藏(阴为阳根)此冬气之应,逆之则伤肾。风寒侵表,腠理闭,卫阳不得宣发外达而水湿内流。以此病机为基点,由于所从邪气不同,机体的脏腑功能不同而表现的病证的特证不同,气郁、血瘀,痰饮,湿郁等。冬季,疫病之气主为寒湿,因而多表现为以脾肾阳虚之证。如痰饮,水谷不化,运化失常等。

1、增加供温、保温措施,防止气温突降对机体的应激,特别注意贼风的侵袭。

2、尽量采用横向通风,这样既有利于秽浊之气的排除,又可减弱因风降温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3、尽量降低空气中的湿度,防止湿邪促寒邪而加重对机体的影响。因而尽量减少带鸡喷雾消毒的次数。

4、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以防止过高的不能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对肝脾肾造成危害

5、有可能的情况下,多让鸡群饮用热水,以护顾胃气。

6、多用一些温补脾胃肾之阳和淡渗利水的药物,如生姜大枣甘草汤,干姜甘草汤,苓桂术甘等等。


        四气之变是逐渐的变化,如春气之中含冬之寒,有夏之热。从某种意义上说,鸡的疾病虽然不能说与季节无关,但也不能完全界定与四季。春季风气主事,又是肝阳生发之时。按理说,发病应该与风、与热有关,但时有受寒之疾出现(管理疏漏,冷风侵袭)。夏季火气主事,本应发生与热相关的疾病,但风寒之疾似乎更为常见。秋季燥气主事,但这对于鸡来说,特别是肉鸡,多湿之体,基本上所有发病都有“湿”的存在。当然,特殊情况也有,比如阳明燥热,大便干燥。但这不是秋季所特有,其它季节也会发生,而且,发生几率相对来说比秋季还要高。冬季寒气主事,风寒之气正是此时猖獗。可这个季节我们所见到的疾病往往是以热性病居多。如流感、新城疫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