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国民体质辨识报告发布,你是啥体质?文内附调理方法哈!

 Zsy20151225 2017-12-03

11月初,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报告显示,女性、青年偏颇体质比例更高,而其中阳虚质占比大。


《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发布

平时怕冷 总感觉手脚发凉 可见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人群中阳虚体质最多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指出,人的体质共分为九种: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平和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除平和质外,其他均为偏颇体质,有人称其为亚健康。排序前三位的偏颇体质依次是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相比男性,女性群体更容易出现体质偏颇。

报告还显示,平和质人群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5~44岁年龄段人群平和体质占比最低,反映出我国青年体质偏颇情况较为严重,疾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另外,从地域对比,西北、华北等北方地区的湿热体质人群占比高于过去普遍湿热的华南地区,说明随着工作、饮食、起居的变化,北方人群的湿热问题也逐渐显现。


三大偏颇体质要对症调养


亚洲人群中,排名前三位的偏颇体质分别为: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方玲介绍,三种体质各有其调养方法。


阳虚体质

注意保暖,柔和运动


如果你怕冷,总感觉手脚发凉,平时不敢吃凉食,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要穿长袖,特别是足部穿得厚等表现,那么你就可能是阳虚体质,这类体质在亚洲人群中占比最多。表现在外形上的特征是体形偏胖或消瘦,内在的特点是性格内向、安静。

如果想要通过饮食进行调整,就要做到温补阳气。平时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如牛羊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生活方面,秋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要保护好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夏季应避免吹空调、电扇。

运动方面,适合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气虚体质

不宜大量消耗体力



经常出虚汗,没精神,懒得动,少言寡语,稍加活动就会浑身乏力,尤其是上楼梯或做登高运动更容易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进食不多但肚子总有胀气,大便软而不成形。这些是气虚体质的表现,外在形体表现不是偏胖就是消瘦。

饮食方面,原则上是补气养气。因为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肺、肾都需要补养。平时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另外,破气耗气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方面要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


湿热体质

保证睡眠,锻炼规律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

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饮食方面,应多吃芳香食物,如香菜、荆芥、藿香等。另外,可以多喝薏仁茶。切记冬季不能跟风大量进补,不可多吃火锅、羊肉、等燥热食物,越补体质偏颇越明显。


生活方面,湿热体质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类人的皮肤特别容易感染,最好穿天然纤维、棉麻丝绸,尤其是内衣。


运动方面,不宜出汗,以神清气爽、四肢通泰为宜。有规律的运动是改善湿热体质非常有效的方法。冬季运动以舒适微汗为度,注意运动前后的保暖,不要着凉。应经常练习深呼吸。

图片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