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国和中学 2017-12-03

一口气读完《道德经》上篇

一、关于作者

历史上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哲学家,如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般认为老子行李名耳,生活在东周时代,生卒年不详,和孔子同一时代,比孔子年岁小些。

他和其他诸多学者一样,看到了东周天子权势旁落,各诸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期间,充当了一个冷眼旁观的看客。但是,他和起于学者不同的是,他看到社会如此多的乱象,并不是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微观层面入手,而是凭借渊博的历史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对客观规律进行高度的归纳演绎,总结概括,企图找出一种通用的、普遍存在的规律。

在此条件之下,才有此书。

二、关于本书

《道德经》又称《老子》,并不是一本讲究品德修养的书,而是讲述哲学思想的,这是与其他各家思想的本质区别。

道,是讲宇宙观的;德,是讲万物和人的本性的。

本书除了的思想内容的别具一格之外,遣词造句也是颇有特色,对仗押韵,文采斐然的篇章俯拾皆是,增加了不少趣味。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总结长久以来贵族正知兴衰的规律,用哲学诗的方式概括政治权力,其字里行间依然存在现代辩证法的身影。

本书是一部高度概括的哲学书籍,有很多词句甚至篇章,晦涩难懂,各种解释彼此不同,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前仆后继纷纷解释求同,总算给现代人了解学习带来了便利。

全书分为“道篇”三十七章;“德篇”四十四篇,总共八十一篇,正合九九归一之数。

因为全篇几乎都是理论说教,小编这里给每章总结了核心观点,期待对大家有用。

三、正文

“道篇”三十三章

[if !supportLists]1、[endif]道名非恒常,无有皆谓玄。(就是一切不可能全靠言传,需要意会,好扯淡的感觉。)

2、善恶美丑相对分,无为不言以不去。

3、无知无欲常使民,是以无为无不治。(典型的灭人欲,愚民之说)

4、大道湛兮似或存,存乎天地初开前。

5、天地不怜众生面;万物生灵皆刍狗。

6、玄牝之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不勤。

7、天地不自生而长生;圣人以无私成其私。

8、上善若水利万物,唯有不争以无忧。

9、金玉富贵不长久,功成身退天之道。

1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光十色乱人心,删繁就简归本真。

13、宠辱若惊,大贵若身。

14、夷希微者混为一,大道至上不明状。

15、大道微妙且玄通,唯不可识强为容。

16、回归本性乃常道,知此常道是为明。

17、太上君王成其功,百姓皆谓我自然。

18、仁义只为大道废,忠臣皆因国家乱。

19、圣智仁义及巧利,弃仁义绝以无忧。

20、众生自有去处,我自返璞归真。

21、众生万象何以阅?凭此大道得且成。

22、圣人抱一为天下,不争为屈保其身。

23、狂风骤雨不长久,成败皆为德行召。

24、自我膨胀,过犹不及。

2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轻则是本根于重,躁则失君基于静。

27、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28、知白守黑归无极,知荣守辱归纯朴。

29、天下神器不可为,甚奢泰者皆可去。

30、善者得果不取强,物壮则老是为道。

31、兵者为不祥,不得已而用。

32、道常无名,适可而止。

33、智明力强源知胜,富志久寿源知行。

34、道不为主万物归,不以为大成其大。

35、守定大象天下归,世人不害按平太;视听不足以见闻,用之方知其不足。

36、柔弱胜刚强,利器不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将自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