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冰船

 李隆基美容院 2017-12-04


破冰船

用于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和引导其他舰船进出冰封港口、锚地或在冰区航行的船只。还可用于拖救、消防或运输补给等。有的属海军勤务舰船,有的属民用船舶。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破冰船和核动力破冰船;按活动范围,分为江河湖区破冰船、沿岸港区破冰船和极地破冰船。满载排水量数百吨至2万多吨,主机功率数百千瓦至数万千瓦,在无冰区航行最大航速14~21节,破冰航速4节左右。最大可破4米冰层。

破冰船船体短而宽,长宽比值较小,吃水较深,操纵灵活,具有良好的稳性;船体底部首、尾上翘,首柱尖瘦而向前倾,形成较大(约30°)斜角;结构较坚固,水线以下的外壳特别加厚,以适应破冰撞击;设双层水密底,舱壁分割间距小,船体一般破损仍能保持较好的稳性;多采用双轴或多轴推进,螺旋桨安装位置低,推进效率大,有的在首部装有推进器,以协助破冰或快速倒车;尾部水线附近装有防冰踵,以保护舵装置;通信导航设备齐全,生活设施完备,具有较大的续航力和自持力;有的设有直升机平台,以探查前方航道和进行补给、联络。破冰方法因冰层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别。常采用的破冰方法有:顶推法、首压法、冲撞法、气力法等。顶推法,即以破冰船前进的冲力,由首柱及船体前段挤碎冰层,多使用于破较薄的冰层。首压法,即利用船体重力和压载水的调节,使破冰船冲上冰层将冰压碎,并使船身左右晃动,加大破冰效果,多使用于破1~1.5米的冰层。冲撞法,即破冰船先进行倒车,后退二三百米,然后转入全速正车前进,撞碎冰层,多使用于破超过1.5米厚的冰层。气力法,即利用大容量高压空气压缩机,由首部两舷经喷管喷出高压空气流,破碎冰层,使船在冰区航行。正在研究采用“锯冰法”进行破冰,即在船体前后设置数根长锯,锯开封冻的冰层,再用碎冰装置将冰块击碎,据模拟计算,比传统的破冰方法效率提高4~5倍,可在厚4~5米的冰层中锯冰开道前进。破冰船的推进功率和船体宽度,是衡量破冰效率的重要参数,功率与船宽比值越大,其破冰效率越高。

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芬兰、挪威和瑞典等高纬度国家建造大量的破冰船。1864年俄国用拖船改装而成的“派洛特”号是破冰船的先驱。英国1899年为俄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适用于北极航行的破冰船“叶尔马克”号。苏联1959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满载排水量1.9万吨,动力装置总功率3.2万千瓦(4.35万马力),在无冰区航行的最大航速19.7节,可在冰层厚2米的冰区持续前进;1974年又建成第二代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共建3艘,满载排水量2.3万吨,动力装置总功率5.5万千瓦(7.48万马力),在无冰区航行最大航速21节。1977年8月17日,“北极”号破冰船在航海史上首创到达北极的记录。美国1976年建成“北极星”级破冰船,满载排水量1.2万吨,航速18节,主要用于北极地区军事基地后勤支援和冰区航运支援等。日本1982年建成“白濑”级破冰船,满载排水量1.76万吨,航速18节,主要用于支援日本南极考察站活动。中国1912年首次建成“通凌”号、“开凌”号破冰船,以后陆续建成港湾和黄河用的破冰船多艘;1971年建成“071”型沿岸港区破冰船;1982年又建成“210”型沿岸港区破冰船(见图),满载排水量4750吨,动力装置总功率6615千瓦(9000马力),最大航速18节。在冰封海区可破0.8~1.5米厚冰层。船上装有350千牛自动拖缆机1台,可兼用于拖救作业。随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南极、北极考察事业的发展,极区破冰船已成为极地考察的重要装备,除破冰作业外,还兼作运输和海洋考察等任务。

中国“210”型沿岸港区破冰船 邓钧照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