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有十德

 云天tyf 2017-12-04
请关注品玉赏石头条号,一起自驾寻宝,谢谢先!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崇玉爱玉代不乏人,因玉温润喜人,有其深奥的文化内涵,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以致吟诗赞美,立文著说。
  古人认为玉是“集天地之精灵气,凝日月之光辉,孕万物之丰采”的自然界之精英,有灵性而视为神物,佩带它有安全的感觉,可以驱灾避邪。其精光内蕴、纯净洁白、表里如一、圆融无碍,一直是中国人所共修的美德。
  中国古代先民是玉石不分的,以“石之美者玉”为原则。今人则不然,即有“软玉”、“硬玉”之分,也就是说硬度低于7度或高于6度的为“软玉(如和田玉、宽甸玉、各类透闪石)”,硬度高于7度的为“硬玉”(如翡翠)。
  原始社会玉料是非常丰富的,大多数用的是青玉、白玉及黄玉料,都很精美,基本达到了细、腻、温、润、凝、结、艳的精美程度,先民视玉为神灵,制做出很多精美的物品。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已经发现很多精美的玉料,比如新疆昆仑玉、宽甸玉、马汉山玉、蛇纹玉、酒泉玉、绿松石、水晶、玛瑙、巴林石、寿山石等,先民由追求艺术而发展了“礼教”,使玉成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先民为了怡情养德、继而加工成各种实用及装饰品,比如玉抉、玉项饰、玉钏、玉环等来美化自己。
  古人琢玉,一丝不苟,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不计工本,精雕细琢,力求完美,生动传神;今人做工,只求速度,忽略质量,虽求完美,质差工粗,仿制古器,形似神非,求利心切,早早出炉,无可奈何。今人忘祖,乃缺乏礼教是也。
  专家和学者认为只有出土的玉器才能确定年代,认为商代出土的玉器皆是当时器物,其实并不尽然,试想,古人和今人一样喜爱收藏,比如商代人喜爱新石器时代遗留的物品,他们把珍藏起来,因为喜爱,死后把这些珍宝全部墓葬,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能确定商代出土的器物都是商代的吗?
  如果按这样简单的推断未免有些失误!比如商代妇好墓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玉器(比如玉斧之类),春秋时代亦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仔细分析对待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皮壳及纹饰特点来断代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今人只知钻石、翡翠、字画、金银、瓷器为贵,而不知“君子比玉于德”,人要是道德品质失掉了,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同时也就失去了“礼制”。
  《礼记正义》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忘说人,不辞费。礼,不越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为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大意是:“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决断嫌疑、区别同异、辨明是非的。依礼而言,不随便讨好人,不说多余的话。依礼而行,不超越节度,不侵辱他人,不与人过分亲呢失敬。只有加强自身休养,说到做到,叫做诚信。行为有休养,言谈符合道理,就体现了礼的本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阗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也”;
  “义者,廉而不锐,圆融无碍也”;
  “礼者,佩之坠下,自卑而尊人也”;
  “知者,缜密如栗,自知者明,己严外宽也”;
  “信者,乎伊旁达,触照其身,莫不安乐,不生疑惑也”;
  “天者,气如白虹,度量如海也”;
  “地者,精神见于山川,自然中自然相,返朴归真也”;
  “道者,其质纯洁,犹如雪山,虽入淤泥,清净无染,人所共修也”;
  “德者,玉璋特达,规矩方圆,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也”;
  “忠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表里如一也”;
  “乐者,扣之声清悦耳,身心安定也”。
  玉光洁温润,可谓之“仁”;不易折断,且断后不会割伤肌肤,可谓之“义”;佩挂起来整齐有序,可谓之“礼”;击其声音清越优美,可谓之“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谓之“忠”,人人皆珍之爱之,可谓之“道”等,这些美德是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因而佩玉以洁身明志,“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守身如玉”亦是必然。
  这些美德在古人看来是最美好的,用其衡量自身的修养道德,才会有不可估量的前程,才是一个完美之人。这就是古人对玉的重要欣赏价值,也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灿烂夺目的最重要原因。
  请关注品玉赏石头条号,普及玉文化,石友心得交流,免费在线鉴定,谢谢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