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大小熊猫哥 2017-12-04

二. 呼延氏部族及乌禅幕部历史沿革推测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呼延氏部族

 

 

分布在色格楞河以北,林木茂密的东萨彦岭山区和库苏古尔湖一带,位于巴拉干草原的西北部。呼延王王庭设在库苏尔湖畔的哈特噶勒,封地与乌禅幕部相邻。呼延部大半是游牧部落,也有不少森林部落。游牧部落的牧民四季迁徙,喜爱毡房,森林部落多位定居,喜爱居住桦树皮他建的木屋。从库苏古尔湖西部沿叶尼塞河北上,穿过热带森林,越过南西伯利亚泰加森林和幽深的峡谷,可抵达坚昆国李陵的王庭。在今俄罗斯南西伯利亚之阿巴坎附近。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呼延氏家族是冒顿单于晚期奉命追随右贤王西征,驱逐大月氏的主力。呼延氏部落具有森林部落的野蛮彪悍特征,战斗力十分强悍。乌禅幕部族的先民很可能出自呼延氏部落。狐鹿姑单于时期,乌禅幕被召回匈奴故地,安置在色楞格河北部和呼延氏部落故地相邻,东部与须卜氏部落相邻。

 

 

狐鹿姑单于即位后招募西部匈奴回归故地,乌禅幕率部数千人东迁匈奴故地,单于赐号“西海王”乌禅幕分地分布在伊德尔河流域,为色楞格河的上游伊德尔河,那里是丰美的高山草原,北部与呼延氏部族相接,西部通达右贤王王庭乌里雅苏台,东部与须卜氏部落所在的巴尔干草原相接。王庭设在噶勒特,位于单于庭西北部。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据《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呼韩邪单于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是呼延氏家族的女儿,可见左伊秩訾王和哥哥呼延王都是出自呼延氏家族。呼延王的大女儿是颛渠阏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且莫车,次子囊知牙斯,二女儿是大阏氏,生了四个儿子,长子雕陶莫皋,次子且糜胥,三子咸,四子乐。后来都继位单于。颛渠阏氏地位尊贵,且莫车也很受单于欢喜,本想立他继位,两个阏氏相互谦让,最后单于庭了颛渠阏氏的建议,立雕陶莫皋为单于,并立下约令,要他将来把国家传给弟弟。呼韩邪去世,雕陶莫皋继位,雕陶莫皋去世,弟弟且糜胥继位,且糜胥去世,弟弟且莫车继位,且莫车去世,弟弟囊知牙斯继位。颜师古汉书注》提到:“匈奴中贵种有呼衔氏,即今之呼延氏。”又说:“北狄传,匈奴四姓,有呼延氏、氏、氏、氏,而呼延氏最贵。”  

 

史料可见,呼延氏最为尊贵,始自呼韩邪单于时期。依据:一是《史记.匈奴列传》中仅提到:“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二是《后汉书南匈奴传》称:“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三是《汉书.匈奴传下》明确记载了呼延氏家族与单于联姻,阏氏及其子女皆为尊贵。而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所生之子伊图智伢师不过是右日逐王。王昭君的大女婿须卜当不过是右骨都侯,小女婿名不见经传,其出身部族都未记载,昭君小女儿之子是醯椟王。

 

 

 

东汉呼延氏部族分崩离析的命运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史记匈奴列传》提到:“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提到:“匈奴中贵种有呼衔氏,即今之呼延氏。” 又说:“北狄传,匈奴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 又称:“呼衍,即今鲜卑姓呼延者是也。《晋书?匈奴传》载:“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 可知“呼延”为“呼衍”之讹音。二世纪末,南匈奴灭亡后,其地为鲜卑所占,其臣遗落。呼衍,按唐颜师古注,即今天所称的鲜卑姓呼延。

 

 

西汉时期,汉朝攻击匈奴的战事锋芒,从未深入到右贤王盘踞的乌里雅苏台以西地区。东汉时期,北匈奴被迫西移,并最终丧失漠北和西域,呼延氏部族追随北单于南征北战,成为北匈奴强悍主力。随着北单于节节败退,呼延氏部族的命运也随之四分五裂。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光武帝建武元年【48年】,因塞北连年遭受蝗灾,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荒加上疫情蔓延,匈奴死耗大半,王庭内讧愈演愈烈。右奥犍王和日逐王比先后率众归降汉朝,自此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

 

 

汉章帝元和二年【85南匈奴会同丁零、乌桓、鲜卑、西域各国四面围攻北匈奴,北匈奴被迫向西迁徙。两年后,汉章帝章和元年(87),鲜卑攻入北匈奴左部,斩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5820万人降汉。

 

 

原来被匈奴统治的乌桓、鲜卑各族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王朝,很大程度上切断了北匈奴与中原的经济联系,北匈奴最必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常生后用品获得十分困难,因此被匈奴不断寇扰东汉边境。公元73年,东汉大举反击,派遣窦固等大将兵分四路,深入北匈奴腹地大败匈奴,在重新控制新疆东部地区以后,班超出使西域,收复了南疆诸国,次年,汉朝恢复了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

 

 

汉和帝永元年间【9189】,东汉连续三次对北匈奴进行军事讨伐。南匈奴也会合汉军向北匈奴大举进攻,与北匈奴单于大战于蒙古西北部的额尔布根山【汉代名稽落山】,连战连捷,追击到私渠北海【今蒙古乌布苏泊湖】,金微山之战后,被单于西逃乌孙,其弟弟自立为单于,率众迁至巴里坤湖,臣属汉朝。

 

 

公元94年,班超之子班超率领龟兹、于阗、鄯善等国兵攻入焉耆,降服了北匈奴统治下的危须、尉犁、山国,西域全境再次统一于东汉。

 

 

汉和帝永元三年91二月,大将军窦宪见匈奴衰弱,派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率军出居延塞,欲将北匈奴一举击灭。汉军深人匈奴境内5000余里,大败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获其母、阏氏,歼名王以下5000余人,北单于远遁。


     汉永元三年90】年,东汉对北匈奴发起攻击,史称“金微山之战”,南单于上书请求再击北匈奴。于是中郎将耿谭遣部将监护南匈奴左右部骑兵8000人,出鸡鹿塞,抵涿邪山,留下辎重,兵分两路袭击北单于:左部向北绕过西海,进至河云(今蒙古吉尔吉斯湖西南)以北;右部从匈奴河(今蒙古拜达里格河)向西绕过天山,南渡过甘微河(今蒙古札布汗河)。两军会合后,乘夜围攻北单于北单于大惊,急率精兵千余人迎战。激战中,北单于负伤落马,仅领轻骑数十人逃走,所部8000人被歼,数千人被俘。北匈奴势力更加衰弱。

 

 

89年,窦宪决定彻底消灭北匈奴,遂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远袭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单于军,斩阏氏、名王以下5000余人,北单于领数骑逃脱。此后,北匈奴一部向西远徙,余部溃散。东面的鲜卑逐渐西移,占据了北匈奴故地。

 

 

汉明帝末汉章帝初,公元75年至76年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车师争夺战,窦固耿恭击败呼衍王左鹿蠡王75年三月,匈奴派遣呼延王和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大军进攻车师,西域都护陈睦被归降匈奴的焉耆、龟兹联军攻破,己校尉关宠所在的柳中城,也遭到匈奴围攻,都护陈睦和副校尉郭恂都被杀死。耿恭令司马率兵300人救援车师,中途与匈奴遭遇,全军覆没。匈奴攻占车师后部,旋即和车师国叛军联合攻打金蒲城,进而兵临城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气势。,被耿恭以毒箭击退,时逢暴风雨,耿恭乘势率军反击,从而顺利解围。五月,耿恭以疏勒城有涧水可以固守,移兵坚守疏勒。七月,匈奴围攻疏勒城,城中粮尽,耿恭煮铠甲,吃其筋革,和部属坚守不屈。时值汉明帝驾崩,汉朝无暇顾及西域战事。耿恭带领汉军将士奋勇抵抗,艰苦卓绝地坚守。呼延王和左鹿蠡王长期围困耿恭坚守的疏勒城,采取许嫁公主封王而诱降,耿恭不为利禄和美女所动,战至数十人,无一人投降。关宠上书求援,直到汉章帝即位,76年正月,汉廷诏令西将军耿秉和酒泉太守段彭等人,率领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国兵,合七千余人,会师柳中,大败匈奴,车师投降,耿恭被解救时仅余26人。回到玉门关,耿恭的将士因饥饿成疾,半路死去,只剩下13人。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东汉后期国内政治腐败,国势日弱。102年班超年老回国,继任都护任尚性情暴戾,激起各国反抗,前去镇压的羌兵临阵倒戈,切断了河西走廊通道,汉朝眼睁睁看着西域第三次失手,西域重新陷入匈奴统治。

 

 

汉顺帝永建二年【127】,西域长史班勇率军重回西域,不甘忍受匈奴统治的鄯善、姑墨、温宿等国相继归降汉朝。其后班勇调集龟兹国兵万余人攻打车师前王庭,击败匈奴伊蠡王,降服车师前部五千余人,次年,又调发敦煌、张掖、酒泉三郡骑兵,回合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国兵,攻破车师后部【今吉木萨尔县境内】。126年,班勇大发诸国兵,击北匈奴,呼延王败走,其部下二万余人皆降,北单于自己带领万余兵马反攻车师后部,也被班勇的部下击溃。班勇平定车师等六国后,牢牢控制了今吉木萨尔县和乌鲁木齐一带,至此,匈奴退出天山以南地区。从班勇到西域起,汉朝在西域的官吏和驻军主要是对付北匈奴呼延王。从126年到153年,历时27年。

 

 

公元二世纪六十年代,鲜卑族在蒙古高原兴起,檀石槐一直打到新疆北部,统有了乌孙等民族,北匈奴才停止对西域的侵扰,西迁到康居巴尔喀什湖与咸海草原一带。直到公元四世纪又西迁欧洲,留居在漠北的一部分匈奴人则被新崛起的鲜卑族征服。

 

 

以上史料线索可见,两汉时期匈奴赫赫有名的呼延氏部族,在漫长的战争中,支离破碎,天山东部的一部分随北单于弟弟归降汉朝,漠北的一部分融入鲜卑,还有一部分可能追随北匈奴西迁到欧洲。

 两汉时期匈奴三大望族历史沿革概述(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