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张照片,告诉你广州人是怎么过早的

 wyk1014 2017-12-04

主编攻略君微信:ycgl01

编辑&摄影:羊攻早起小分队

#配合音乐,食用文章更有意

您有红包未领取!点击拆红包
广告
图片

广州从来就不是一个温柔似水的城市,而广州的早点也像这座城一样,在轻描淡写间,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要说广州的早点讲究,也是蛮讲究的。一笼好吃的虾饺,皮必须得厚薄适中,鲜虾与鲜肉完美的比例。吃的时机也特别讲究,太热吃虾饺皮会太黏,冷了吃又会太硬。

说随性的话,豆浆油条或是一个咸煎饼也能吃得有滋有味。

展开剩余94%

对于上班族来说早上一碟热辣辣的拉肠是广州人最大的享受。在广州的街头,经常能看到穿着正装的白领和穿着背心拖鞋的老伯,挤在同一张桌子上吃拉肠吃得不亦乐乎。

都说广州的早餐一个月不重样?这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除了茶楼里的点心不说,广州的早餐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只是一碟拉肠就能搭出几十种花样:牛肉拉肠、猪肉拉肠、鲜虾拉肠、炸面拉肠........可以一个星期都吃不完。更别说还有咸煎饼、生滚粥、濑粉、云吞面、猪肠粉.......

然而吃早餐最多的莫过于离家最近的街道,不管长大后搬去哪里,又或者是街道早就翻新变了模样,那条街始终承载着儿时全部的早餐记忆

下面的这些早餐街,可能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但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情景总有一个是自己的缩影。

—东川路—

每天清晨,安静的东川路总会在吵闹的买卖声中醒来。

东川市场旁边的小街聚集了几家早餐店,每天过来买早餐的人数不胜数。

哪家的早餐好吃?哪家的性价比高?根本不用问,跟着门口排队的长龙买准没错

对于早餐,老广们从来不看重品牌,只相信自己的舌头。相对于独立包装的西式包点,人们更多还是喜爱在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叉烧包。

“老细三蚊芝麻饼打包,加多杯豆浆”

分秒必争的年轻人通常买些容易携带的早餐,或边走边吃,或回到公司再慢慢享用。

“照旧要碗菜干粥啦,随便帮我摞埋过离”

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喜欢一些比较润口的早餐,坐来下慢慢吃,吃好了便去隔离的市场买菜回家。

—三元里—

说起三元里,老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然而在如今繁华的广州早已没有当年的叛乱,相反在三里元一带有多个批发市场。

由于这一带有多个批发市场,所以外地人会相对多一点。为了满足各个地方的口味,这里的早餐种类也相对多样一点。

▲北方人喜爱的蒸红薯和玉米

▲各种口味的馅饼和八宝粥

▲也有广东人喜爱的炒粉炒面和蛋挞

不管是富有年代感固定老店,还是在简陋的流动小店,反正对上自己口味的就是最好的早餐店!

—一德路—

说起批发市场也就不得不说一德路了,海味干货市场、玩具批发市场、鞋类批发市场、还有各式各类的年货.........

在各类批发市场还没开门的时候,早餐的摊档已经纷纷营业,为在这里奋斗的人们提供充足的能量。

这里的早餐多以迎合老广的口味为主,炒粉炒面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的早餐

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最爱就是这种陈村粉了。

月头岩岩“出粮”,肯定要整翻个牛腩陈村粉,月底用得差唔多啦就只可以要腩汁了。

在充满历史感的自家门前,摆着一辆手推车,上面装满各类的炒粉。这样的早餐档可能也就只有在老城区可以见到了。

—东圃二马路—

东圃二马路以前没有那么兴旺的,自从有了地铁站附近便慢慢多了很多写字楼,这里就变成了白领用餐一条街。早餐,午餐,晚餐都挤满了人。

这家叫“蒸旺”的店是第一家在二马路开的蒸包店,店名的发音与“真旺”相同。几年下来这家店也达到了真旺,每天过来买早餐的人不计其数。

这对“肥瘦两兄弟”已经在这里干了好几年。人很好,而且勤快。

有时候用现金买早餐多了几毛钱出来,都会说:“几毫纸唔洗比啦,费事你袋甘多散纸,下次记得多滴过来帮衬喔。”

这家三明治店开了大概半年,很受年轻人欢迎,而且老板很快就跟顾客很熟,就像朋友一样。

每次过去买三明治,老板总会说:“唔洗问啦,今日又系蓝莓芝士啦”

—江夏—

江夏的早晨来得特别早,每天人们都要一早起来,匆忙地填饱肚子。然后挤上地铁,回到城区上班,又或者往黄石路方向离城区更远的工厂上班。

在这条吵闹的街上有两家早餐店特别多人。卖广式现蒸点心的包大哥就是其中一家。小小的店面每天都被过来买早餐的人挤满。有时候挤着挤着碰到旁边的共享单车总会大喊一声:“停好部车先离买早餐啦”

韭菜、玉米、冬菇以及其他馅的蒸饺这里都有,还有各种馅料各种做法的蒸包也一应俱全。这家小小的店里的早餐就已经可以一个星期不重复了。

而另一家就是萍姐早餐,相对于包店,萍姐更多偏向北方的口味。燕麦粥、小米粥、八宝粥、番薯粥..........

老顾客过来了,基本不用停步,拿起一碗八宝粥将相应的钱扔进萍姐的钱箱,“萍姐,钱我扔进去了。”“好勒!”

或许萍姐的味道不算很好吃,但是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买。在这物价飞涨的时代,一份拉肠加一碗八宝粥只要5.5块也是没有谁了。

—晓港地铁站—

聪明的人们从来都不会放过地铁站出口这样优越的位置开早餐店。所以从地铁站出来各种蒸包、蒸粽、炒面、还有各式的点心会让选择困难症的人无从下手。

等我休息,一定要训到自然醒,跟住同老婆仔女去叹翻个一盅两件

年轻的上班一族,时间比较紧迫,买个蒸包匆匆吃上几口就投入到新的奋斗中。

而已经退休的老广则有花不完的时间,悠闲地吃完早餐后大家娶在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家常,“今个月滴退休金又升左咯喔”。

还记得小的时候总是不愿意吃早餐,大人们总会哄我说:“嗱,快滴吃早餐先,吃完就比汽水你饮”

—五仙桥—

和很多老小区一样,这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都是被那第一锅出炉的早餐唤醒的。

新鲜出炉的蛋堡还有诱人的潮汕粉粿,满足的不只是一早醒来饥肠辘辘的胃口,还有那对家乡的思念。或许味道并不正宗,但是在他乡吃到这样的味道也算是一种满足吧。

—沙头新村—

沙头新村的早餐店多数是固定的老店,开在转角位置小小的早餐默默地养活着一家人

这里没有城中村的汹涌人流,也没有市中心高速的节奏,老街坊们在这里静静地、慢慢地吃个平淡的早餐,便开始新的一天。

—西丽南路—

说到西丽南路,最被人熟知非南面食店莫属了

这间永南面店已经在西丽南路开了17年了。这里的面都是纯手工制造,每天新鲜送到,绝不过夜。而且至今还一直保留用卡片取餐,如果不是店员或者附近的街坊,绝对不懂每个颜色卡片代表的含义。

这碗看似平淡的牛腩面,不知道已经慰藉了多少人的胃口。多少人从少年吃到青年,从青年吃到中年。

来这里吃完牛腩面的人都会告诉你“真系正到飞起”

广州名气大的早餐档数不胜数,但这些常年被包围的小店才是老广的早餐圣地。

它们可能藏在一条完全不搭的小巷里,或者开在某个街道上,告诉你个路名,跟着人群就能找到。

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想吃的时候开车也要去。

—新联拉肠—

老广对拉肠是情有独钟的,不要说是早餐,甚至午餐和宵夜都可以吃拉肠。而这家新联拉肠绝对是布拉肠中的王者。每天早餐时候都会排一条长长的队伍。

通常老店的店员也会有点傲娇,建议你不要问店员这里什么好吃,因为她会告诉你“乜都好吃,如果你觉得我地噶布拉肠都唔好吃噶话,甘你系广州就唔洗吃布拉肠啦。”

—源记拉肠—

广州的拉肠基本分两种,一种是布拉肠,另一种就是铁盘拉肠了。说起铁盘拉肠就不得不说和新联拉肠同在老西关源记拉肠了。

至于布拉肠和铁盘拉肠究竟哪种好吃,这个问题真的没法回答。喜欢吃布拉肠的人说铁盘拉肠太薄没有口感;喜欢铁盘拉肠的人说布拉肠太厚太黏,像是在吃米浆。

—林记粥品—

咸煎饼是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食物,香气诱人,金黄酥脆,这款小吃在广州已经很少店会做。而林记粥品店,以咸煎饼闻名于广州餐饮界,至今已经卖咸煎饼近40个年头。

咸瘦肉粥是老火粥,有下火功效,广东人多数都会煲。粥配上咸煎饼就最搭了。粥里面有不少咸瘦肉粒,味道咸鲜,刚好中和咗饼的油腻。

很多街坊们都会特地过来帮衬,有人一买就是十几饼。咸煎饼一下子就卖完了一批,店员又从厨房端来新鲜出炉的咸煎饼。

老广的早餐圣地当然不止这些

—合兴小食店—

—吴财记面家—

—大德路肠粉—

—芳记小食店—

—五湛记—

—明记屎坑粉—

我们总是在抱怨每天睡得太晚,起得太早。6 7点醒来,睡眼朦胧地去吃个早餐,元气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天。

但是你又知不知道,在我们刚熟睡不久的时候他们已经起来,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在我们刚刚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辛勤工作了几个小时。

这里没有米其林餐厅的精美食材和摆盘,没有“想吃什么随便点我恰好会做”的隐藏菜单,没有家乡梦的故事,也没有草根创业的励志。

手上是工作使命,身后是人生命运。一半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披星戴月,一半是为美好生活而积极奋斗

其实在广州的幸福不是那些平地耸起的高楼,也不是那些高大上的餐厅,而是睡眼朦胧的时候在弯弯绕绕的巷子里的烟火味和人情味。

这些早餐美食发出的声音

是在向这座城市的早上说一声

广州,早安!

在广州这座城市里,你有经常光顾的早餐店吗?

你曾在这些地方经历或听闻过哪些真实动人的故事呢?

快留言告诉我们吧

- end -

如需转载,请输入“转载”获得授权

- end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