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你了解上市吗?【2017年老板必读课之四】

 源源不断 2017-12-05



上市,越来越受到一些企业尤其是民企老板的青睐和追捧,但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总有一面刺向自己,你做好准备了吗?臧晓辉老师多年来一直在为各种企业的包装上市做着顶层设计,今天他会给您深入地讲讲,并非每一家企业都适合上市。

决定企业是否上市的关键是风险



是否走上市之路,企业要量体裁衣,切勿盲目跟风。因为国家关于上市是有很多硬性规定的。


决定企业是否上市,并非考虑成功概率,而是对风险的高低作出评估。

例如: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生产基地在珠海,销售基地在武汉。

2016年两家公司报表做合并。销售额1.5亿元,净利润4800万,他要上市,就属于低风险。


例如,一家企业,原来靠着不合规,一年也能赚上三千多万,一旦合规后, 利润减少一半,即使老板愿意赌一把,承担这个风险,但是咱们国家关于上市是有门槛的。

企业上市的硬门槛



利润

利润是硬门槛

创业板:企业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

如果只有两千多万,90%审核过不去。

中小板:净利润至少5000万

主板:最少要有8000万以上的净利润。

 

历史

企业上市前三年的财税用工环保合规

企业合规的依据就是要取得一份当地国税地税局开具的合规证明。

有了这份证明,意味着公司与过去的原罪了一个界限国家也不再追究往期的历史了。

 

行业

有的企业利润很高,但行业不行,如:钢铁冶炼有色建材、建筑、地产

行业分两类:

1、限制性: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行业过剩的行业。最明显的是建材行业。

2、鼓励性: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等行业。

某些企业虽然利润达标,但不属于国家鼓励范畴。

判断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能力,十分简单,就三点:利润是否达标,历史是否复杂,行业是受限制还是被鼓励。

境外与境内上市的区别


境外上市看重三点:


一、商业模式。


二、企业前景。


三、企业价值。

例如:京东,连续亏了十多年,仍然能在境外上市。

京东的商业模式与价值体现


京东的价值体现在商业模式上,在国内他有几亿的消费群


京东的消费群只是一个业务数据,尽管之前每年亏损一二十个亿,但是他账面上有大把的现金流这就是京东有价值的财务数据。


例如:京东一年的销售额是1.2万亿八五折进货的话,采购成本相当于一万亿。

一年365天,每天差不多是28亿


如果京东给供应商的账期是十天,京东手里现金就是280个亿。


虽然供应商通常结账的周期不超过一周,但他结账的周期是先收到钱然后还有一两天的物流,物流之后,再加上七天包退换货的时间,合计12天。


28个亿12天滚动到一起就是300多个亿


对于类金融来说,体量越大,现金流越好,所以他根本不在乎一年亏十几个亿。他在供应商那融资几百个亿,完全能够把自己经营上亏的这十几个亿抹平。


所以像京东这种类金融企业,不是金融却胜似金融企业。

传统行业的困局


传统企业最难受的就是先把钱给客户,京东的运作流程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做到了:先款后货,所以看似经营亏损,但海量的现金流,这是他的价值所在。


真正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商业模式,一定能帮它解决现金流问题。

京东、阿里,都属于这一类。


所以境外上市与国内上市看重的逻辑完全相反。

他只看重三点:


一、企业的模式。

二、未来。

三、价值。

 财务经理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会计准则只是一个工具,财务负责人具备的是对老板的判断力。


能当老板的,都是高情商的人。


高情商的人有三个特点:

1、再不想说的话也得说。

2、再不想见的人也得见。

3、再不愿意干的事也得干。


做财务的人应该是老板最亲密的人。如果成不了老板的心腹,就会成为老板的心腹之患,因为你掌握的是企业最核心的秘密和隐私。


平台很重要,选择老板,决定你未来十年甚至20年的职业前景。并非看钱多少,而是看老板的格局。

 老板的格局



老板之间的差距很大,大在格局上。而格局体现在老板的财务意识和财务思维上。


第一、有格局的老板具备很清晰的投资思路和花钱的逻辑。没格局的老板花钱没有很强的目的性。

现在,有很多老板把企业以前挣的钱,全部重新还给了市场,一贫如洗。


第二、体现在老板对财务的认知上。

他是把公司的钱当作自己的钱,还是把公司的钱当作自己家里的钱袋子。

 打开制约民企发展的关键之门


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是一扇很大的、没有打开的:家-财务。

尤其浙江的民企,99%都是公司跟家的钱不分。


如:一家民企,年销售额四个多亿,老板的儿子在美国读书。给儿子打钱时,没有任何规划,要多少,公司出纳就给打多少,老板没有把家和企业做分拆。

凡是这种公司,员工、高管都不会和公司同心同力。


判断一家企业有没有执行力,就看高管有没有归属感,就看老板在财务的安排、财权的设计上,是家财务还是公司财务。

 解决方法


例如:一家做新型建筑材料的企业,老板是80后,之前是他的爱人在公司做财务总监。


后来他发现,单位所有员工都认为自己是在给他们家打工,没有积极性。老板向我询问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在我走过无数的民企中,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家企业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老板娘也十分辛苦。因为管公司的财务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她还是愿意干下去。


这不是一个专业问题,也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女人的心理问题。

夫妻之间披星戴月、共同艰苦创业。公司规模大了,如果老板娘不掌握财权,对她来说,就没有安全感。


对这位80后老板,我让他进行了一个调整。撤换财务总监,但在股权设计上为他的伴侣做一个考虑。


很多民企,虽然老板娘当财务总监,但在整个公司的股权上她并不是股东,要让她明白,真正的安全感绝不是她掌握了企业签字权利的那一支笔,这辛苦活


真正的财务安全是给她释放股权,拿到企业的股权。

对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设计方面,臧晓辉老师曾在无数民企做过调研,他深感制约企业发展的这扇财务大门若不能尽快打开,将不断地困扰和局限公司的发展前景,在下一集微课中,臧老师带您走进更深刻的案例。

请继续收听我们的天骐微课。

——选择,从卓越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