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朱振庚先生 论水墨

 minye98 2017-12-06

●以水墨画来看,作为艺术风格,可以有繁有简。但即使是“繁体”水墨,也要讲究用笔恰到好处,也应该是:一笔两笔不嫌少,千笔万笔不嫌多。

●水墨人物画,意在先,笔在后,亦可笔在先、意在后。总之,笔笔写意。在规矩处见活泼,生动处见力度,磅礴处见严谨。得意而不忘形。时至今日,水墨人物画又见“扩张者”、“自由者”,均操练得法,生动沉着,活活泼泼,大有可为。祖宗圈地之外,另有广阔天地供驰骋。


朱振庚 人物系列 50x48cm 2007年


朱振庚 人像一 34x46cm 2007年


朱振庚 无题一 34x46cm 2008年


●中国画传统源远流长,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涌不息,滚滚向前。创造中生出保守,保守中生出创造。人役笔墨,当为笔墨之正道、活道;人役于笔墨,则笔墨死矣。“天能授人以画,不能授人以变。”大知有大得,小知有小得。笔墨为谁用,又如何用?洋为中用还是古为今用?俗为雅用还是旧为新用?或弃为不用,自生新法?天下画人,天分不同,各得其所,而成功在于本人。

●笔墨之用,宁拙勿巧,宁厚勿薄,宁重勿轻,宁大勿小,宁迟勿速……不仅是对笔墨的要求,从中还折射出画者的人品格调。


朱振庚 青年时代刘海粟 58x58cm 2007年


朱振庚 列宁像 34x46cm 2007年


朱振庚 群像一 34x34cm 2008年


●艺术中的“生”味,并非生硬之生。画论中有“熟中求生”、生中求熟“之说,即作画要求熟练,更要在熟练中求生、拙。如果没有这个追求,往往会出现人们所贬的“滑”、“飘”、“轻”、“油”等。

●古人说,人格不高,用笔无法。这里的法不是指技法的法,是指作品的格调、人品与气度的统一。


朱振庚 群像图 46x34cm 2007年


朱振庚 无题二 46x34cm 2008年


朱振庚 无题三 46x34cm 2008年



●在训练中国画造型的课堂上,要扭转学生长期抠体面素描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用线描画石膏:不画体面,剔除光影,只画结构。这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潘天寿先生所讲的“洗脸”,学会洗脸了,进而要求生动性,有取舍,有综合,讲神情,学会夸张和变形。


●有人讲的是一回事,画的又是另一回事:要听其言,更要观其画。画家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提高对绘画实践的认识;它反过来使画家的画画得更好。于学问中获取画之修养,求得更高层次的品位,这叫读书活。活的东西利于开窍,灵感自会鲜活自由地往来于思路之中,手头之上,并促使画家达到心手相应,曲尽其妙,“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境界。



朱振庚 舞 34x46cm 2008年


朱振庚 怡雪图 58x58cm 2007年


朱振庚 罗汉图 34x138cm 2008年



朱振庚1939年生于徐州,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画家、教授。出版有《朱振庚谈艺》、《中国名画家全集—朱振庚》、《中国美术三十年—朱振庚卷》、《中国当代绘画之家作品集—朱振庚画集》、《朱振庚 谈艺论教》、《朱振庚速写集》、《朱振庚刻纸艺术》、《速写教学》、《南京的陷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名家教学系列—朱振庚课稿》、《名家线描—朱振庚》、《当代艺术家生活与创作—朱振庚》等。设计《爱国民主人士》邮票一、二两套于1993年、1994年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