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伤风

 流形sbz 2017-12-06
病因详情


  (Clostridium tetani)是一种非侵袭性,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之中,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属条件致病菌,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时,有利于的繁殖。

  破伤风杆菌必须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并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或神经肌肉终板,而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症状潜伏期

  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前驱期

  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发作期

  1、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肋间肌。

  2、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自主神经症状

  1、肌痉挛和颅神经麻痹。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因表情肌紧缩,使脸部呈“苦笑面容”。多数病人常因肌痉挛发作或强直性抽搐而呈现角弓反张、喉头、呼吸困难,甚至因此而窒息死亡。短期内曾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或感染较轻的病人,产生局限性或流产型的肌痉挛,或局部或一个肢体的抽搐。头部受伤的破伤风,约有3%~4%的病人发生面瘫,伴有对侧的面肌痉挛,但罕有Ⅲ、Ⅵ、Ⅶ对颅神经同时损害者。

  2、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重型者常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目前认为与功能亢进有关。病人诉心悸,出汗,体温升高,肢体远端苍白,血压增高,尤以收缩压为著;尿中儿排泄增多,血糖偏高。

  特殊类型

  1、局限性破伤风。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与痉挛。

  2、头面部破伤风。头部外伤所致,面、动眼及舌下神经瘫患者为型,而非瘫痪型则出现牙关紧闭、面肌及咽肌痉挛。

  检查


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

  破伤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继发感染时,计数可明显增高,痰培养可发现相应的病原菌,伤口分泌物常常分离到需氧性化脓性细菌,约30%患者的伤口分泌物经厌氧培养可分离出破伤风梭菌,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难,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诊断鉴别

  诊断

  破伤风症状比较典型,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有无外伤史。重点在于:

  1、早期诊断,因此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如果伤后出现肌紧张、扯痛、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等,均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性。

  2、伤口分泌物培养阴性亦不能排除本病。对怀疑破伤风的患者,可采用被动血凝分析测定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抗体水平,抗毒素滴定度超过0.01U/ml者可排除破伤风。

  3、需注意与其他引起肌痉挛的疾病如各种化脓性脑膜炎、脑炎,手足搐搦症相鉴别。

  鉴别

  1、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2、狂犬病。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骨立即发生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3、其他。如颞颌关节炎、子痫、癔病等。

  4、有外伤史。曾有过创伤感染史,哪怕是一点点小创口或创口已愈合,以及分娩、流产、手术、接产等消毒不严等都可致病。

  5、初期病人张口困难、不安、头痛、头晕、疲惫。甚者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颈、躯干、下肢后侧肌群痉挛,出现腰部上挺,颈项上弓者称“”现象。重者遇声、光、响动等刺激时,发生吞咽困难,窒息等。也可发生肌肉撕裂,关节脱臼,骨折和舌咬伤。

  6、患者潜伏期超过10天以上,起病又慢,每天发作3次左右,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潜伏期未过7天,在3天内,痉挛发作频繁,多项症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1]

  并发症

  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窒息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下列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为呼吸困难,窒息是主要死因。在此基础上可出现咳痰困难,呼吸道不畅,易继发肺不张和肺炎。

  2、水电解质失衡。呼吸道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痉挛,缺氧和禁食后体内代谢不全,使酸性代谢产物淤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进食困难和补充不足,常有低血钾,由此引起腹胀。且多汗也可加重离子失衡。

  3、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脏停跳。

  治疗详情伤口处理

  伤口内的一切坏死组织、异物等均须清除,应在抗毒素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创后伤口不必缝合包扎。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痂下有无窦道或死腔。应用抗毒素

  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但由于有高达5%~30%的过敏率,故用药前须做皮内过敏试验。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控制痉挛

  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患者,减少痉挛发作。据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多。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选用肌肉注射,或大剂量,可抑制破伤风梭菌。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如伤口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1] 外营养。

  护理方法1、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2、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雾化、湿化、冲洗等。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

  3、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已并发肺部感染者,根据菌种选用抗生素。采用留置导尿管改善尿潴留,安置肛管改善腹胀。

  预防详情正确处理伤口

  1、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2、对于一些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压住伤口,然后迅速去医院治疗。

  3、破伤风杆菌多生长在泥土及铁锈中,所以在伤口较深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如果只是蹭破表皮,伤口不深,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用些消毒药水如红药水外擦一下就可以了。

  5、如果创面已干燥,没有渗出液,可不必再擦拭。

  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抗毒素达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自动免疫疗法共注射3次,第一次,间歇6-8周,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可获得基础免疫;在半年至一年后注射第三次,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以后每5年加强注射一次。这样就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保持10年,随后5年追加注射1次(0.5ml),便能保持足够的免疫力。有基础免疫力的伤员,伤后只要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便可迅速强化机体的抗破伤风免疫力,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被动免疫

  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但有性可致敏。常用剂量是1500U肌注,伤口污染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者,剂量加倍,有效作用维持10日左右。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皮内试验过敏者,可采用注射。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健康分类导航 展开收起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还包括躯体和生理的完美性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卫生医疗生理养生

  健康科学食品安全健美健身男性健康

  疾病分类导航 展开收起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现出可觉察的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

  传染病心理疾病遗传病先天性疾病

  泌尿科疾病口腔科疾病眼科疾病儿科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查看完整表格

  病理学常识 展开收起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疾病困扰着人们,让人们备受折磨。现在,病理学常识带我们去科学的认识了解这些疾病,在科学的指引下,认清这些疾病的真面目,摆脱疾病的困扰,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狒狒创建,黄莉ha、闻人弦牧、胡图图0621、田恬、颜画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