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宝国校长讲座有感 柳河镇胜利小学 解玉南 黄宝国----方正的脸上炯炯的眼睛总是透着笑意,也折射着明晰教育的智慧。今天我有幸到东电影院聆听到了黄校长的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差点教育理念下教师职业幸福指数提升策略研究》。黄校长的报告幽默风趣,以传神的语言表述、鲜活的案例分析、前瞻的教育理念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老师。在诙谐、朴实的语言中。一些细节的点到却如面面镜子,让我记忆深刻。 “差点教育”是黄宝国老师提出的,刚听到这种教育理念的时候,我还不理解,以为差点就是学生的缺点,差点教育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听完讲座后,我才发现差点就是学生的优点,而差点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孩子的亮点,让每个孩子都出彩。怎样开展差点教育呢?首先我们要尊重差异,不要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一个样子的错误想法,为此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杜鲁门的小故事,杜鲁门当选了总统,而他的弟弟只是一个挖土豆的农民,当记者问到他们的妈妈:“你怎样看待这两个儿子?”他们的妈妈说:“当总统的儿子让我十分的自豪,但我的另一个儿子同样让我感到骄傲。”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两个孩子都是她人生中的宝贝,并不会因为他们是总理或者挖土豆而有所改变。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要想尊重差异,我们首先要研究差点,找到学生身上的优点,有的适合读书,有的适合画画,有的适合当班干部,只有找到孩子的差点,我们才能够根据孩子的差点进行教育,也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期望,而我们的教育也会非常快乐。下一步我们就应该缩小差距,这个差距不是和别人比而是自己和自己比,是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比。反思我的教学,我经常会要求后进生和优秀生比,会要求自己的班级和别人的班级比,有的候会为孩子考不好而上火,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要跟我的家长说,不要拿你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是你的唯一,我要对自己说,不要拿自己的学生和别人的学生比,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唯一,我也要对我的学生说,不要拿自己和别人比,每个你都是独特的自己。缩小差距的目的就是不求最优,只求进步。著名的教育家费孝通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学会与人共享差别,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听了黄校长的报告,使我看到了一个教师是如何成长成为一名专家的,那就是坚持创新。创新是教育的灵魂,黄校长是个从农村来的师范生,没有社会背景,有的是在小学语文学科上的创新精神,依靠作文教学的研究,独树一帜,立稳了脚跟;依靠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他成功的实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努力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坐在名师讲堂,聆听名师之言,折射出的智慧还有很多。这样的学习培训我很渴望、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