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元昌的摄影世界】微信群的每日看点(2017.12.06)

 zdjphoto 2017-12-07

各位老师晚上好!

首先还是以杨群喜闻乐见的人文摄影开始。

一般我们通常会把人文摄影分为纪实人文和艺术人文二大类,杨群的老师们来自不同领域,擅长拍摄的题材也是各种各样,表现手法上也是各显神通。据我观察,大多数老师们还是以艺术人文为主,这个估计和纪实摄影必须强调人物影像真实客观、不容有半点虚假有关。所以群里所见照片大多以多空间和多瞬间为主,在器材的运用、后期的制作上更显灵动和多彩。


杨国梁

杨国梁

后台是生活与艺术的临界点,杨老师以平和的视角站在这个临界点上,把镜头对着一群普普通通为生计而演出的小小县剧团演员(可以看到道具箱上的地点),眼神刻画到位,情绪直击心灵。作者力求把观察到的生活升华为艺术,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终将还原于生活。


眼睛是表达内心活动最无法隐瞒的器官,它比任何的言语和肢体动作都要来的直观有力,同样的'眼技派'摄手还有:

王跃进

汤琴娣

谭双捷

任端芳

吴夷

尹科峰

顾华晔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今天另几位摄影师不同风格的作品:

严冬

地下铁和一些商场通道是本土摄影人最爱表现的场所之一,步履匆匆的上班族用无尽的活力和青春交换,太多的人被生活和欲望追赶着挤往通向梦想的班车,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包括也有我们的摄影人哦,春夏秋冬日复一日用坚不可摧的意志来考验本就不是很结实的生命,真的有必要么?步伐太快灵魂会跟不上,更何况一味的埋头赶路是否会忘了为什么出发!

同样较为深刻的还有:

张仲迪

朱育明

江新华

李小强

高增权

赵红

随着数码的日益普及,摄影本身已然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一些传统的老街与弄堂来不及与我们告别就烟消云散了,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昨天还和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被老师们的相机真实地记录下来,对历史的发展有意义,对摄影师本人更有意义。只是我们用什么方式介入这些生活远比为摄影而摄影要重要的多,摄影人的视野决定了你的影像价值。

王嘉琳

刘世明

唐先潮

最后,再来看看群里老师们是如何描绘这个季节最美的秋色吧~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醉人时光,摄影人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摄秋、拾秋....大有屏分秋色之意。[呲牙]那么在这个不用pass就尽情'扫黄'的时节如何拍出与众不同,人无我有的独特创意呢,这里好的灵感与构思往往会让你的作品独占鳌头。

云安

张丛军

金茂昌

还有好多…

不一一列举了

有时构思和灵感还可以互相转换,在创作中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感融入其中,也可以相互交叉同时产生,相辅相成中把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这样的作品更耐看。

戴朱慧

徐豪

所以,我们在拍摄中,尤其是在自然风光和城市小品等的创作中,所谓灵感一闪,这灵感就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先导,构思则是摄影创作的升华;一幅好的作品,里面含有创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和积累,对所见事物的理解和选择,也有他对创作构思中的思维和预判,再加上娴熟的技术及天时地利,想不出好作品都难,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爬楼中恐有遗漏不少老师的佳作,请大家包涵,谢谢大家!


群友感言

戴永新:@王一萍王老师的点评非常精彩!'我们用什么方式介入这些生活远比为摄影而摄影要重要的多,摄影人的视野决定了你的影像价值。'这句话内涵深刻,值得深思!谢谢王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


陆军:@王一萍辛苦一萍老师!循循善诱,引人深思,学习了!


汤琴娣:感谢王一萍老师细致地、哲理性的切入作品的内容,展开摄影对社会、对历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精彩点评。


严冬:@王一萍谢谢一萍老师精彩点评'步履太快灵魂会跟不上,一味地埋头赶路是否会忘了为什么出发'。摄影也是如此哦,很深刻。


【杨群】中心组推荐的亮点作品

No.929~935

No.929高增权

No.930云安

No.931徐豪

No.932江新华

No.933王跃进

No.934汤琴娣

No.935朱育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