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

 动力实体能 2017-12-07



雙延館主

 

我十年前偶然買下一塊木雕的掛牆屏風(圖一),其上的對聯是“靜中定合動中觀,知者樂天仁者壽”。數年前,汶畔漁叟在網上說:「我有一副古代傳下來的對聯,文字內容如題(智者樂而仁者壽,靜中定合動中觀),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位老師可以賜教?不勝感激」。網上又有一雕花青銅牛,其牛頭上方有“咸豐九年字樣”(1859年),和牛背上有“知者樂而仁者壽,靜中定合動中觀”字樣(圖二)。(blog.dun.com_united dailynews>blog>hongkong)​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一

 

以上的對聯或會和《論語▪雍也第六》有關: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白話解: 孔子說:『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動,仁者常靜。智者常樂,仁者長壽』

 按錢穆先生注:水性活潑流動無滯礙,智者相似故樂之。山性安穩厚重,萬物生於其中,仁者性與之合,故樂之所以」

(http://www./big5/chtwh/ssjz/8-lunyu-yy.htm)

首前銅牛上的“知者樂而仁者壽”還是“知者樂天仁者壽”呢? 從圖三可以看到,銅牛上寫的是『天』字(篆書),而不是『而』字。(圖六)

銅牛頭上『咸豐』二字,是從左向右寫(圖四和圖五),所以我們認為對聯第一句是從「靜中定合」開始,我們的木雕對聯亦是從「靜中定合動中觀」作開端。​

 

 

銅牛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二

 

銅牛背文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三

 

銅牛咸豐年號(從左至右)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四

 

咸字與對聯(咸字對靜字)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五

 

天合而的各種篆書寫法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和炁(靜中定合動中觀)圖六

 

在論語中,知和智是相通的。而知是動,仁是靜。在道家修練過程中,坎離交和乾坤交或黃芽白雪交,都要在靜中才能交,才能定合,正如黃芽白雪,可以一是黃色的光,一是白色的光,這兩光要修練有素者(通任督,奇經八脈和中脈)在靜極之中才產生,又要動而觀,一粒粟米的光才會出現。正如《內經圖》所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者山川)」,最後得到三明六通。得到三明六道,或天人合一,那麼就是“知者樂天”,而初步禪定或打坐,炁貫全身,雖然不能天人合一,亦可以靜而煉炁,通經絡或脈絡等等,這便能延年益壽,所以“仁者壽”。

這裡聯想到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它就是:

E= MC2

在道家修練E可以代表炁,M代表丹,C是光,那麼質能方程就變為:

炁(E) = 丹(M)光(黃)光(白)(C2)

炁 = 丹光2​

 

古書多處提及光,正如:

一、 趙避塵《性命法訣明旨》說:

「….真炁發於外為光,光嫩則恍恍惚惚不定於中宮。靜極則光現,由小漸大,复歸於無,或由大化小,又變為三光….」

二、 鍾離權在《破迷正道歌》有以下一段敘述光、炁和聲等:

「…果然採得先天炁,日月擒來兩手中,果然採得先天炁,日月擒來兩手中,晝夜打交成一塊,自有龍吟虎笑聲,初時上下風聲吼,漸凝漸結紫雲生,雲滿山中遮日月,此時一陣似朦朧,默默自然雲霧動,定裏時聞霹靂聲….」

三、 周易參同契又有兩段說:

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元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築固靈株,三光陸沉,溫癢子珠,視之不見,近而易求。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初正則終修,幹立未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容顏寢以潤,骨節益堅強,辟卻眾陰邪,然后立正陽,修之不輟休,庶氣雲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

以上參同契的兩段,第一段提及光,第二段炁(液)流遍全身,不是“仁者壽”

嗎? 所以古人又強辯性命雙修,那就是性光和命光,那麼參同契所說的三光,第三光要性命(光)合才會產生(?)。

結論:

“靜中定合動中觀”就是靜中三光定合,而觀其變化以養子珠(丹),“知者樂天仁者壽”就是知者修練,可以天人合一,四禪之內又有樂支,而靜中打坐而得長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