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铁教授做客第58期“西部边疆论坛”发布时间:2017-11-08 09:33| 浏览次数:107 | 发布人:root

 西域研究 2017-12-07

方铁教授做客第58期“西部边疆论坛”

发布时间:2017-11-08 09:33| 浏览次数:107 | 发布人:root

11月6日晚,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中心邀请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方铁教授做客第58期“西部边疆论坛”,以“论中国文明的建构与演进”为题,在四川大学文科楼200会议室为80多位校内外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罗中枢教授主持。

 

主讲嘉宾方铁教授

 

主持人罗中枢教授

方铁教授在讲座中对中国文明的构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方铁认为,人类文明由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三个部分构成。物质文明包括:社会的经济类型、物质积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精神文明包括:国家的总体思想、文化积累、国民的主流价值观、国民的群体性意识等。制度文明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治理方略和措施、社会规范和管理等。方铁认为,文明的形成、演变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文明的演进是不会终结的。文明发展的趋势是以不同文明逐渐接近、相互交融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势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铁认为,古代中华文明主要由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组成。三大文明是长期共存、互补互鉴的关系,相互之间有交流、融合,也有碰撞、冲突。方铁详细阐述了三大文明的含义、特点和文化,着重突出了山地文明的研究。山地文明包括前两者以外的其他地区,以类型复杂多样的山地经济及衍生的山地文化为基础。山地文明分为边疆地区和腹地山岭僻地。山地文明经济基础是多元、多样的初级形态复合型经济。山地文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发展缓慢、类型差异明显,类型介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方铁认为,山地文明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缓冲地带、催化剂和粘合剂。进入近现代,中国除了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还形成了海洋文明和拟西方文明。方铁认为,选取文明形成及演进的视野,是继阶级与阶级斗争观、民族与民族关系之后的新视野。文明视野是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来看待问题的,中华文明在诸多文明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内部的整合、交融仍在进行,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双向交流及互补互鉴,是新时代文明演进史的重要内容。在讲座的最后,方铁就探讨中国文明的建构与演进,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系列问题。

 

评议人王卓教授

论坛评议人、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发展与西部研究院副院长王卓教授从中国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差异,以及中国文明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特点和具体表现与方铁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互动环节,西部边疆中心王鹏辉副教授和李静玮博士等师生分别从边疆地区在中国文明对内和对外交流中的地位,以及山地文明的地区性差异、中国文明演进中可能的问题等进行了提问。方铁教授对此予以了详细地回应。

 

现场互动

罗中枢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罗中枢认为,中国文明博大精深、动力十足、魅力十足。方铁教授从对文明的解读到对古代文明的解读,再到对中国文明的解读,乃至于对精神文明内涵的阐述非常富有新意。方教授把中国文明的构建与演进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联系起来,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罗中枢表示,通过方教授的解读和梳理,我们能够以崭新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文明研究中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关系。作为学者,我们理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讲座现场

撰稿  张璇 刘奇

摄影  罗江月 黄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