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剑讲太极 | 太极的螺旋贯穿力!

 常欢喜的图书馆 2017-12-08

螺旋贯穿力是螺旋力的一种,主要表现在发力与击打、推按动作上,例如掩手肱拳,揽扎衣定式,双推手定式等等,劲力以直线向外延伸的同时,自身做自转动作,也是太极拳中方与圆的结合。

这种劲力在运行时,要做到力点清晰,既梢节引领(梢节为我发力击打对方时所使部位),如掩手肱拳,力点在握拳后的中指关节处。揽扎衣定式,右手碾、按,力点在掌短肌(即小指下方、手腕之上隆起的肌肉群)。简单来说,螺旋贯穿力就如同电钻一样,在向前的过程中加入螺旋力,使之更加具有穿透力与伤害力,也更加便于通过节节贯穿将周身之力整合于力点,发放出去。

劲力的节节贯穿,在螺旋力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不能在长期的太极拳练习中做到“行气如九曲连珠,节节贯穿”,就不能达到劲力有效传递的目的,会直接影响螺旋力的效果。

我们举一个形象生动的例子。比如有一台机床,我们在它的安装口内装上一根圆柱形的铁棒,开动机械后,铁棒旋转,看似它在不停地转动,但如果我们在上面点上一个白点,就会看到白点的运行轨迹,是一个平面的圆,而不是一个立体的圆。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我们带上手套,去抓住这根转动的铁棒时,能够达到让其减速或停止转动的效果。这是因为这时候力的运转是平面的,也就是四点力组成的,容易被外力破坏。

我们在日常对于太极拳练习者的观察中,也经常发现同样的问题,有时我们会告诉他们,在动作中要注意加强缠丝劲的练习。对方经常回答说:“我的拳里有缠丝啊,你看我胳膊在转啊!”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他的手臂在转动,但是作的是整体转动,也就是说,从梢节到手掌、手腕、小臂、肘关节,甚至大臂、肩关节,几乎在同步旋转运动,这种效果就如同一根铁棒旋转时只产生四点力,是同一个道理。一旦对方用力抓住,就阻碍了运行,因此我们只有从梢节开始,逐节分段地依次缠绕旋转,才能够真正地产生螺旋力,就像刚才的机床中,我们将铁棒撤下,换上一根螺旋形的钻头,开动电源,此时再去抓,就会发现要么抓不住,不得不松手,要么被钻头带动得东倒西歪。

由此可见,要想做好真正地螺旋力,需要细细地体会劲力的节节贯穿及梢节引领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