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为政第二2.18、2.19

 燧哥 2017-12-08
【原文】
2.18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4年,比孔子小47岁,孔子的学生。
②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③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④疑:怀疑。
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众多学者译为】 :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
【鄙人见解】:
上述【译文】和【评析】,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原文中“言寡尤,行寡悔”不仅仅只是并列关系,还应该有一个递进关系。因为在工作、生活中,说话和做事,如果没做到慎言慎行,一般情况下,按常理说,说错话可能会“后悔”,做错事可称之为“过失”,也就是说,说错话对集体或个人的伤害程度,应该比做错事的伤害程度要低,但是,上述【译文】中将说错话造成的“尤”理解为“过失”,而将做错事造成的“悔”理解为“后悔”,岂不是说错话的伤害程度,大于做错事的伤害程度了?
鄙人认为,问题出在对“尤”字的理解上,“尤”字的基本字义为:
1、特异的,突出的: 无耻之尤;
2、更加,格外:尤其(古义);
3、过失:以儆效尤;
4、怨恨:怨天尤人;
5、姓,尤姓。
上述译文采用的是第3条“过失”,伤害程度偏重于“后悔”,感觉不妥,如果采用第4条中的“怨恨”,说错话招致他人怨恨,做错事导致自己后悔,不论是从造成后果的程度或是从日常情理角度去理解,似乎要顺畅一些了,尤其是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解读起来就更畅通了:少说招怨的话(领导、群众不怨恨你),少做后悔的事(做的事情又正确),官职俸禄就自然会有了。故
【鄙人译为】 :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获取俸禄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招怨恨;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少说招怨的话,少做后悔的事,官职俸禄就自然会有了。”
【原文】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①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②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③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众多学者译为】 :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鄙人见解】:
上述【译文】和【评析】,让人费解,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恐怕没那么简单。而老百姓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才是能否让老百姓服从的关键,而判断、衡量“正直无私的人”和“邪恶不正的人”的标准,应该是老百姓来定,也就是说,你只有、也是必须做出正直的事、说出正直的话来,老百姓感同身受了,才会认定你是“正直无私的人”, 自然就会服从!鄙人认为,孔子不可能如此武断的代老百姓作出这样的判断和决定。
那么,是不是后人误读了《论语》的这一章,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话,有没有可能不是说的“提拔人”,而是说的“处理事”呢?就把“举直错诸枉”解读为“用公正合理的方法处理那些贪赃枉法的事”呢?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切磋琢磨:
鄙人认为,问题出在对几个字的理解上。
一、“举”字的基本解释:
1、向上托、向上伸:举重;
2、行动、动作: 一举两得;
3、发起、兴起:举办;
4、提出:举一反三;
5、推选、推荐:举荐;
6、全:举国上下;
7、拿、用:举棋不定。
明显,这里用第7条“拿、用”,是通讲的。
二、“直”字的基本解释:
1、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
2、把弯曲的伸开:直起腰来、
3、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4、爽快、坦率:直爽、直率、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5、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直走、直哭;
6、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
7、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8、姓。
似乎这里只要采用第3条“公正合理”,那么,解读为“公正合理的方法”、“正直的人”都能说得通。
同理,“枉”既然可以理解为“斜曲、邪恶的人”,那理解为“斜曲、邪恶的事”和“斜曲、邪恶的方法”,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三、“错”同“措”没问题,但为什么就一定要解读为“放置”呢,请看“措”字的基本解释:
1、安放、安排:措手、措辞、措置、措身;
2、筹划办理: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
3、弃置:刑措。
显然,完全可以采用第2条:筹划办理,似乎更恰当。综上所述
【鄙人译为】 :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心服口服呢?”孔子回答说:“用公正合理的方法处理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和事,老百姓自然心服口服;用斜曲、邪恶的方法处理耿介、正直的人和事,老百姓当然心不服、口也不会服。”
鄙人不才,恳求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