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 | 欲畅心血,先振心阳——冠心病医案一则

 杏林真传公众号 2021-01-26

杜某,男,68岁。2006年9月19日初诊。

患“冠心病”20余年,近3年来“心绞痛”时发,中、西药物屡进,短期似皆有效,但胸痛症状发作渐频,身体状况日渐衰退,不得已住院治疗。但住院近1月,病情无明显改善。诊见:形体偏胖,面色淡暗,精神欠佳,心前区时发闷痛(每日数发,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纳食欠佳,大便偏稀。舌质暗红,舌苔白润,脉结代。前服方药,多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有时合用生脉散,静脉点滴药物多为中成药活血化瘀药。考虑病之标为心血瘀阻,病之本为心阳不振。治病求本,治疗以温振心阳为法,方用桂枝甘草汤加附子。处方:桂枝9g,制附子(先煎)15g,炙甘草9g。3剂水煎服。

2006年9月22日二诊

药后症减,上方桂枝、炙甘草各加为12g,5剂水煎服。

以上方加减,逐渐加用生脉散,但始终未用活血药,治疗2月余,心前区闷痛不发,精神明显好转,结代脉消失,停药。

年高之人,心阳、心气多显不足,如一味滥用活血化瘀通络方药,或可暂效,久则阳气日衰一日,瘀阻日甚一日,无异于饮鸩止渴。

按:心主血,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治疗冠心病,活血化瘀通络为最常用治法之一。但“心为太阳”,心血的运行须赖心阳、心气的推动。年高之人,心阳、心气多显不足,如一味滥用活血化瘀通络方药,或可暂效,久则阳气日衰一日,瘀阻日甚一日,无异于饮鸩止渴。张仲景治疗胸痹、心痛等病症,特别重视阳气的不足、不畅,值得临床注意。

桂枝甘草汤方见于《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用于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的救误,后世医家多以本方作为治疗心阳虚证的主方。原方桂枝、甘草用量为2:1,本案用方时取等量且加附子,实为桂枝甘草汤合附子甘草汤。

清代医家徐灵胎在谈到桂枝甘草汤方时说:“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本案用方也可这样理解,本证不属“阳虚之轻者”,但也未到真武汤证之重者,因此选用桂枝甘草汤方,借用真武汤方中之附子。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