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农场财务分析与控制方法

 吾道有涯 2017-12-09

  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在准确预见市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生产经营项目,且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与控制,从而提高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选择生产项目时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选择主要粮食品种时的影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市场价格,市场规律会对不同粮食品种生产价格产生波动,要顺应这个变化,赶上价格波动的步伐。第二个因素是政府对主要粮食品种生产与销售的价格补助政策。第三个因素是当年气候特点及农资价格变化。第四个因素是机会成本,改种后带来的收入同放弃种植的收入和成本进行比较。第五个因素就是销售渠道的选择。

  (二)经济作物(包括养殖)选择投资时的影响因素

  第一是市场需求情况。第二是农场的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第三是种植(养殖)成本和目前市场价格下形成的预期收入比较。第四是机会成本。第五是销售方式。

  二、选择项目时的评价程序及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评价程序

  项目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提出几个项目方案以供对比选择。

  第二,估算各个方案的现金流,确定可能的现金流入量。

  第三,测算有关的价值指标,如净现值、回收期等,进行对比选择,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二)项目现金流的估算

  项目现金流是指投资项目在整个投资周期内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额。

  【例1】某家庭农场投资一项畜牧特种养殖项目,经过计算该方案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0万元,年销售成本8.5万元,其中折旧2万元,项目免所得税。计算该项目年现金净流量。

  付现成本:8.5-2=6.5万元

  利   润:10-8.5=1.5万元

  现金净流量:1.5+2=3.5万元

  三、选择项目时的评价方法

  家庭农场选择项目的评价方法主要为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例2】某家庭农场计划新增一项经营项目,共有两个投资方案备选,有关资料如下表。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以确定投资方案。

  甲项目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相等,计算如下:

  甲项目方案投资回收期=25000/6400≈3.9(年)

  乙项目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相等,需要先计算其各年尚未收回的投资额,然后再计算投资回收期。

  乙项目方案投资回收期=4+(16000-14971)/7450≈4.14(年)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甲项目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短于乙项目方案,但十分接近,应加大技术评价影响权重。如果两个方案技术储备都很充足,应优先考虑投资甲项目。

  家庭农场选择好生产项目后,需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精细化管理。

  四、财务计划的内容及编制原则

  (一)财务计划的内容

  广义地讲,家庭农场需要编制的财务计划主要有:生产经营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收益与分配计划。生产经营计划是财务计划的基础,在合理确定生产经营指标(生产方向、生产规模、所需投入的资金、物资种类数量等)的前提下,与之配套制定财务收支计划。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基本建设及固定资产购入,不断改善家庭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财务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量入为出原则:在预判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量入为出,不能盲目追求扩大生产规模,盲目上马与管理水平不相当的高端生产设备。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生产第一,建设第二原则:先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然后再安排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支持适度发展原则: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确定经营规模,从而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财务计划编制的程序

  财务计划编制准备阶段:对上一经营周期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分析,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确定财务计划的总基调。搜集整理与财务计划有关的信息资料,如计划拟生产的产品品种、产量、市场价格、劳动力人数、产品的预测销售量等。拟定方案,提出初步计划。

  试算平衡:初步计划提出后,要试算平衡,看看同其它经济指标是否衔接、平衡,以保证财务计划编制的可行性。

  六、财务控制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内容

  家庭农场的财务控制,基本要求是广泛约束原则。控制制度要涵盖各项、各类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特别是减少财务支出的随意性。主要应对以下内容实施控制:货币资金类,包括现金的收入和支出,特别是物资采购环节;库存物资和农业资产的动态控制;预算控制(主要是通过加强财务计划的编制合理性、全面性及刚性约束来进行)。

  七、家庭农场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就是指家庭农场运用各种财务指标,对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评价和剖析。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在比较分析时,可以将实际数与计划数、上期实际数、历史最好水平进行比较。用来比较的数据,可以是绝对数值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数值指标。一般可通过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等比较报表来进行,从而确定未来的趋势。

  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对指标要求要有可比性,同时还要选择一个对比标准,以判断差距。

  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有:偿债能力分析(重点分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营运能力分析(重点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次数=经营收入总额/平均资产占用额,总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盈利能力分析(重点分析经营净收益率,净收益率=(本年收益/经营收入)×100%,比率越大,创造的净收益越多)。

  (二)财务状况总分析

  财务状况总分析是将以上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综合起来,从总体角度对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剖析。例如上面所示的某家庭农场财务比率趋势评价表,分析可以得知,该家庭农场流动比率处在基本合理状态上;资产负债率没有越过1/3,债务比较轻松,在市场较好时可增加一些借贷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营运能力上看,总资产周转次数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镇政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