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昵称31014543 2017-12-09

关键词:王阳明诞辰

波澜壮阔的生命道路

光明峻伟的全人格

——纪念王阳明先生诞辰545周年


今天是阳明心学创始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诞辰545年周年纪念日。

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立德,是说他人格修养臻于完善;立功,是说他有“三次征伐”之功,尤其用十四天平定了差点导致大明王朝覆灭的宁王之乱。立言,是说他创立了阳明心学,五百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文化心理。


王阳明的一生,是艰难的、困顿的、危机四伏而充满波诡云谲的,而在阳明自己,却又是坦荡的、光明的、胸次洒落而实现了天下万物之浩然同体的。了解阳明先生的一生,体悟其光明峻伟的全人格、感受其生命道路的波澜壮阔、领略其精神境界的无限辽远,不仅能更好地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尤能为我们的现实人生带来甚深启迪。



波澜壮阔的生命道路


王阳明是浙江绍兴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身名门望族,家庙中确定的始祖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他的祖辈多是有德有才的人。比如他的曾祖父王杰被别人评价为“当世之第一”,他的祖父王伦,德才兼备但淡泊名利,而父亲王华更是在王阳明十岁的时候,在皇帝亲自举行的殿试中取得头名,考中状元,后来出任“经筵讲官”,负责给皇帝讲读经书。



王阳明天资聪颖,小时候有神童之名;又志向高远,别人以“考中状元”为“第一等人”,他却认为“成为圣贤”才是人间第一流。


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善感多变,心无定性。最初沉溺于“任侠”(就是向往做一个惩恶扬善的侠士),后来又喜欢骑射和兵法,再后来沉迷于辞章诗文和道教神仙,最后又迷上了佛学,这就是“阳明五溺说”。


十五岁时,王阳明和父亲一起游历居庸关。明朝驱元朝于长城之外,鞑靼对中原王朝的边关之患贯穿整个王朝。有志之士都想为国家解决这一大难题。王阳明也不例外,他崇拜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渴望“马革裹尸”,在沙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来受到父亲的训诫,才开始专心致志读书。


二十八岁,王阳明在第三次会试中取得第二名,又在殿试中被赐予二甲进士第七人。考取进士之后,王阳明先是在政工部主持建造了将军王越的墓,后来进入刑部,在直隶和淮南地区审查犯人,再后来他出任山东乡试的主考官。


三十五岁,王阳明为忠臣戴铣、薄彦徽说话上疏皇帝,得罪了太监刘瑾,结果被投入大牢,随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担任驿丞。他想方设法摆脱太监刘瑾的追杀,艰难辗转来到蛮荒之地贵州,迎接他的是只有齐肩高、四处漏风的茅草房,上顿不接上顿的粮食匮乏和语言不通的未开化百姓。


人之中年,正值大有作为时期,却发配至边陲。从生活优渥到贫困潦倒,从巅峰到谷底,这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和承受人生之痛。但王阳明能做到超然面对荣辱得失和艰难困苦。只是恶劣的环境和被追杀的阴影使得他处于生与死的边缘。王阳明在参悟生死时,恍然觉悟: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即“心即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顿悟”。


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在哪里?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回答,都是天理。但是,朱子学的天理,要通过向外求索、格物才能寻得;而阳明学的天理,就在人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学。”王阳明把“心”提到本体的位置,将心与太阳相比,就如太阳自然会发光,只有受遮蔽才变暗。人心也一样,只有受私情遮蔽才会失去光亮。


在龙场,他还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和行是一个工夫。“知行合一”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提法。因为《中庸》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先知后行。这“合一”作何解释?



当时,王阳明的爱徒徐爱也不能理解。他跑去问王阳明:“现在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但又做不到这个。这说明知和行明明是两件事。”王阳明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举例:“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知行合一”解决的是不向外求索,向内探寻的一个方法性问题。


四十八岁时,王阳明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之乱。这次叛乱对明朝皇室来说是很严重的大事,王阳明闻讯立即招募义兵前去讨伐,很快就击破叛军,并生擒朱宸濠,立下大功。


平定宁王之乱,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王阳明是主动揽事。当时,王阳明是受领了镇压福州三卫叛军的敕命,前往福建的官衙,只是路过江西。本来是要顺道探望父亲并参加祖母的葬礼的。但是,宁王之乱爆发,他只能将家事放在一边。王阳明的母亲在他十三岁时就去世了,他和祖母的感情非常好。第二,由于形势危急,他没有获得皇帝的授权,就开始积极备战了,还勒令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各省的军兵一起征讨宁王。这些表明了王阳明对于国家的一种担当和责任。


五十岁,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却屡被陷害的王阳明悟得“心即理”的本体是“良知”,“良知即天理”,并提出“致良知”。什么是良知?王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在给门人邹谦之的信中这样写道:最近开始相信致良知是真正的儒教宗旨,以前怀疑只是这一个词还不够,如今尝尽苦难后才明白只要良知就够了。打个比方说,良知就像船上的舵,只要有舵,浅水之中也可自由行船,即便是波涛汹涌,只要舵在手中,就不用担心沉船溺水。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为善去恶),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对于弱者、不通文墨的平民百姓来说,阳明心学让他们振奋。(因为“人人皆可成圣”)成圣不再是知识阶层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磨练而达到的。对于深陷权势和名利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的人来说,阳明心学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那就是不要一味追逐外在的东西,而应该照看自己的内心。


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王阳明又受命征讨广西省思恩、田州的叛贼。王阳明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难当此重任,上疏辞退,但是没有得到恩准,同年九月,他万般无奈地踏上了征途。


王阳明以“神武不杀”为宗旨,劝说叛贼归顺,但是广西省八寨、断藤峡的瑶族山贼对百姓危害极大,因此予以征伐。同年七月,王阳明向朝廷上奏战绩,同时奏请还乡养病。因为病情加重,在没有得到朝廷恩准的情况下,于八月踏上了回乡的旅途。在广城疗养两个多月,于十一月从广城出发,当月二十六日越梅岭朝南安进发。二十九日,他坐船行至南安青龙铺,对门人周积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然后与世长辞。



光明峻伟的全人格


在古代中国,阳明先生的形象闪耀着夺目而永恒的光亮,不仅因为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开启了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之路,更在于他的人格光明透亮,他的志向格局高远。王阳明从小就体弱多病,后来读书太用功,加重了他的疾病,肺结核病就一直没有痊愈。即便如此,他并没有成长为一个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古板的儒生,相反,是一位文事、武功都非常好的坚毅阳光、洒脱豪放之士。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和易善谑”,温和而喜欢开玩笑。在贵州龙场,家中的仆人因为受不了恶劣的条件先后病倒,为了让他们不抑郁,王阳明便给他们朗诵诗歌,如果仍然没有效果的话,他便唱起故乡的民谣,或者讲笑话。可见王阳明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


贵州龙场驿已成为阳明心学圣地


王阳明一生经历了诸多政治苦难,却一直在艰难中勉力前行。平定宁王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却有功无赏,反受中伤。明武宗身边的佞臣许泰、江彬等人对阳明很嫉妒,认为如果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的功劳不能算到武宗的账上,就无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于是想出一条愚蠢的奸计,他们打算在鄱阳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后由武宗亲自率兵督战,生擒朱宸濠,凯旋返京。而这个时候王阳明已经押解着俘虏出发,所以许泰等人不断派人告知王阳明,朝廷将在江西广信府接收俘虏。


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身处此境,阳明处处受限,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与奸臣斗智,尽力改变局势。王阳明知道,若在鄱阳湖上释放朱宸濠等人,可能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不肯交出俘虏。他不顾许泰等人的阻碍,连夜赶到广信府玉山县草萍驿站。对此,许泰等大怒,破口大骂王阳明,造谣王阳明先与宁王有勾结。情况非常危险,但王阳明依然没有退却,还是力劝皇帝不可轻信诡计,以免荼毒百姓。王阳明为天下苍生着想,一直抗拒皇命,不肯交出俘虏。直到太监张永劝慰他:“皇上顺其意而行,犹可挽回,万一若逆其意,徒激群小之怒,无救于天下大计矣。”阳明这才将朱宸濠等一干俘虏交给了张永。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王阳明来赣州阅兵,并激励兵卒。权臣江彬怀疑王阳明有谋反之心,派人查探动静。门人深感忧虑,王阳明则作诗《啾啾吟》,诗中写道:“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被进谗言的奸臣围攻,依然能做到像平时一样泰然自若,没有露出一丝害怕恐惧,如此坚毅,令人感佩。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先生的形象成为暗黑时代的稀世光亮。


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