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潜力品种”前景可期 | 动态

 阳光普照一生 2017-12-09

▲彩马盆花


四大类切花新品值得关注

鲜切花中,新品种是近年来最受关注、行情最热、收益最好的品类之一。以玫瑰为例,云南玫瑰新品种每亩收益15万〜20万元,是老品种的3〜7倍。如“泡泡”系列、“蝴蝶”系列以及红色‘红袖’玫瑰新品种等,就是2016年的“明星”产品。而今年情人节前夕,‘粉蝴蝶’则拍出了24元/支的最高价,刷新了2009年以来玫瑰新品种交易记录。

市场上的鲜切花种类上百个,其中品种最为丰富的要数玫瑰,仅云南商品化种植的品种就有300余个,且每年都有20〜30个推向市场,新品种推广频率加快。此外,从业者对以下4类鲜切花新品种也很关注。

一是木本切花。以帝王花为代表的澳洲野生花卉,以及绣球、尤加利(铜钱桉)、三角梅等木本切花,实用性强,花色丰富,耐贫瘠,坡地露天皆可种植,生产成本低,投入小,且价格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准备到云南寻找适合的坡地或山地,结合旅游大规模种植。此外,杜鹃、山茶花等地方野生花卉,作为商品切花开发,关注度升高,市场开始流行。

二是切果类产品。已小规模种植的金丝桃(红豆)、尚未形成规模的桉树果等在斗南批发市场以及上海等终端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花艺师手里的宝贝。蔷薇果等新型切果类还未进入商品化领域,但已颇受众多爱好者欢迎,今后亟待加强品种引进、筛选和试用、试销。

三是切叶类品种。新西兰麻等剑刃形、彩色类切叶,可以丰富叶材品种,为花艺作品造型带来新思路,市场前景广阔。

四是芍药、嘉兰、大花蕙兰等草本类切花,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尤加利(铜钱桉)切叶


▲杨月季公司工人正在整理帝王花等木本切花


小型盆花后市走强

盆花发展总体趋小,云南有望成为开花型小盆栽核心区,成为多肉植物、盆栽玫瑰等重点生产区。今后流行的盆花品种有以下4类。

一是澳洲石斛(春石斛)、球花石斛等兰科类盆花。目前这类盆花已小规模进入市场试销,单价四五十元,市场反响较好,三五年后有望成为继盆栽玫瑰、彩马之后的流行盆花。此外风信子、百合、彩色马蹄莲、郁金香、朱顶红等球根类盆花也前景可期。多品种组合、连盆带土的组合式种养盆花,能大大提高消费者的种植体验。注重种养乐趣的互动式创意产品,值得用心开发。米花公司今年初开发的“时间的花”球根盆花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是对传统年宵盆花的改良开发,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多枝迷你蝴蝶兰、矮化型大花蕙兰等大宗品种的缩小版产品,商品生产已经起步。其中,多枝小型蝴蝶兰已有小规模生产,以昆明安祖公司为生产商代表,矮化型大花蕙兰新品种已进入云南,两三年内有望推向市场。

三是既可切花也可盆花生产的品类。此类产品已小规模试种。如绣球盆花在云南有三四家企业种植,但规模有限,品种少,在青州、广州市场销量好;百合、洋桔梗盆花目前还处于引种试种阶段,批量稳定供给有待时日,如有适合的品种,突破种植技术,将会快速发展。

四是三角梅、山茶花、高山杜鹃等木本特色盆花,虽然已有一定生产规模,但改变传统形态和做法的盆花产品依然较少,市场接受度低,难以进入大众市场。这类盆花的包装和商品性改良是今后的新方向。

五是藤本类造型盆花稀少,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代表品种主要是铁线莲。该品种属电商新秀,颇受广大花卉爱好者喜爱。紫藤盆花的开发目前处于空白,值得关注。

▲为君开公司三角梅盆花生产


▲米花公司盆栽玫瑰生产一角


盆花配材产品或成大产业

提高盆花附加值一直是业界的重点目标,用于组合盆栽的一些小类品种或成大产业。

一是苔藓类的研发和生产前景好。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已着手进行苔藓类品种的选育工作,组培苗研究进入商业化阶段,部分品种已亮相2016年昆明国际花展。

二是彩叶盆花进入大众视野,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代表品种是矾根,因色彩丰富,耐低温,成为寒冷地区消费者用于布置花境或装点居室的首选品种。在云南生产的矾根,强紫外线照射,色彩斑斓,质量出众,市场反响好。今后,新品种的推陈出新,将推动彩叶盆栽产业的持续壮大。

三是形态飘逸、多用于点缀的草叶类开始流行。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被誉为“文人草”。目前福建、安徽等地较为流行,“黄金姬”等耐寒、适合案头摆放的品种,价格居高不下。


▲彩色类矾根盆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