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解红楼〔69〕:袭人牵恋之情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2-10

彻解红楼〔69〕:袭人牵恋之情

━━《第九回》解读之四

   

第九回,回前一条批语,回后一条批语专讲“袭人”:

 

回前是:君子爱人以德,不能减牵恋之情,……(府·9F·L0326

回后是:……挟用袭人之风流,群小之恶逆,一杨一抑,作者自必有所取。(府·9F·L0346

 

 回后总批将“袭人之风流”同“群小之恶逆”对应起来看,前一期讲了“群小之恶逆”,在努尔哈赤大闹天下时突然插入“袭人之风流”,作者是什么意思呢?批语中强调:“自有所取”,取意何在?

先看看书中的“袭人之风流”,原来是指开头那一段话:

 

至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当当,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伏侍他梳洗。宝玉因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你们冷清了不成?”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究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人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立松轩有两批动情地说:

   ……真是屈尽情理,一字也不可少者。(府·9F·L0328

长亭之嘱,不过如此。(府·9F·L0329

这就是“袭人之风流”,还有:

“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动坏了你。”

上述两段将袭人对宝玉的牵恋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袭人的全部身心都在宝玉身上。

那么,作者“自必有所取”,取得是什么?

袭人,隐寓多尔衮,那么,此时的宝玉应该是曹振彥。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曹振彥编入正白旗后,两人关系十分密切。现实中的“真境界”中,多尔衮是主子,曹振彥是下属,书中的“幻境界”中却反转过来了。

当年,多尔衮特别器重曹振彥,曹振彥跟随多尔衮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攻陷大同后,曹振彥出任大同知府。曹振彥文武兼备,深爱多尔衮爱惜。

此回中的“袭人之牵恋”正是当年二人关系密切的情景再现,是多尔衮对曹振彥无微不至的关怀的变笔,牵恋之情是多尔衮的“君子”之德。

《红楼梦》一书问世后,人们根本看不出作者的本意,直到1767年后,立松轩批语出现,才有机会。但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又错会了立松轩,认为他是一个不相干的批者,没有摆对位置。

加上“文本派”强烈的排它性,导致索隐大业不为人所重,将作者本意深埋于地下。

第九回的两大情节,“群小恶逆”指《大清》前期三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大乱天下事,但其中的“袭人牵恋”却是曹家难忘的一笔。

 

 

高曰

201706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