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潞河督运图连载之二十七

 网罗天津卫 2017-12-10
●《潞河督运图》中的天津风物之二十七

张仙阁和水阁儿

高 伟
《今晚报》潞河督运图连载之二十七
  在《潞河督运图》中,可清晰找到三百多年前宫北大街的张仙阁和东门外的水阁儿。

  津门多阁,知名的就有十几个。究其原委,盖因天津卫是因漕运而兴的移民城市,百姓“五方杂居”,各地的民俗民风,神佛崇拜亦齐聚天津。经商、水运、捕鱼全仗着天时地利风调雨顺,对大自然的敬畏形成对神佛的膜拜,因此信佛道者众多。尽管当时天津城厢内外已有百余处寺庙宫观,仍不能满足善男信女的需要。一到进香的日子,各寺庙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甚至有踩踏伤人情况发生。为方便百姓尤其是妇女和老人在居家附近礼佛敬神,许多地方士绅、居士信众,捐些善款在百姓聚集较多的地方盖一座占天不占地儿的“阁儿”来供奉神佛。省去购买地皮,经济实用。大家争相效法,天津的“阁儿”便多起来了。

  宫北大街的张仙阁,建于明朝初年,横跨宫北大街,有扶梯和天后宫相连。据民间传说张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迎合了来天后宫求子妇女的需要,因此在天后宫旁建一座过街阁供奉“张仙爷”。阁儿下是宫北大街的行人通道。

  清乾隆初年,人们在老城东门外建了一座观音阁,因挑水的水夫给老城百姓送水必须从阁下通过,终日泥泞不堪,百姓就把观音阁俗称为“水阁”。为方便去海河挑水,有人把豆腐房废弃的石磨盘垫在泥泞的道路中间,久之,石磨越垫越多,这段路就被称为“磨盘街”。在画面中,我们可看到挑夫们在水口取水穿行的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