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人为嘛不去古文化街了?

 微微传奇 2019-10-24

古文化街,是一条被天津人逛烂了的街。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古文化街占据着很多人童年记忆中最愉悦的部分。

小时候我姥姥住东南角,我和我哥、我妹几乎每周必去一次古文化街,仨人手拉手,裤兜比脸都干净,纯粹就是海河水儿——闲遛儿(咸溜儿)。

印象中泥人张就那会在娘娘宫斜对过把角儿,我那会刚认几个字,就盯着牌匾高声念道:“张人泥!”引得我哥一顿嘲笑,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知道了,中国字还有从右往左念的时候。

泥人张门口有副对联很有名,叫“形可传神凭弋掬香泥,俗能生雅有三津绝技”,虽然我小时候逛的古文化街,早已是改造过的“政绩工程”,但对于天津人来讲,80、90年代的古文化街,绝对可以用“俗能生雅”四个字形容,那里仍旧是了解天津民俗文化的最佳去处。

泥人张、杨柳青里的传奇故事,名流茶馆里令人捧腹的津味相声,沿街字号出售的各种传统小吃……大俗中透着大雅。

但时过境迁,如今天津人再提起古文化街,就和南京人提夫子庙,武汉人提黄鹤楼一样,大嘴一撇来一句:“那都是蒙外地人的!”

也对,不信你赶个节假日遛遛去,一条街90%以上是外地游客,导游举着小红旗,操着南方普通话站门脸儿前面给游客讲解,就为了忽悠老头老太太买东西赚提成,满嘴云山雾罩,难辨真假。

天津的古文化街,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古文化街是条老街,打底儿也得有700多年历史。

文化街的南、北两口各有个牌楼,北口坊心上的文字是“沽上艺苑”(面朝外)和“金鳌”(面朝内);南口是“津门故里(面朝外)”和晴雪(面朝内)。

金鳌和晴雪,出自明代李东阳直沽八景中的诗句:海门晴雪浸金鳌。大概就是夸古文化街是个好地方,来了就有好心情。

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则是概括古文化街区域对于整个天津市的重大意义,来到街口的人一看就明白,这地界不但聚集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天津卫的发祥地。

古文化街以天后宫为分中心,以前分为宫南大街和宫北大街,两条街东依海河,西至东马路,南临水阁大街,北抵东北角,全长680米。

自打元代天后宫建成后,宫南、宫北大街逐渐繁华,到明清时期形成一条集市贸易街。

据《天津商会档案》记载,到清末,宫南、宫北大街早年有各类店铺200余家,沿街的海味店、米面庄、肉铺、酱园、烟铺、药铺、布店、饭馆、钱号、客栈等店铺鳞次栉比。

一到农历腊月,年画、春联、吊钱、绒花、空竹、鞭炮、灯笼、泥人等各种年货满街都是,采购的民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自此,天后宫逐渐成为天津城市文化的原点,宫南、宫北大街也成为了天津卫和近郊乡民春节期间的必去之地,自然形成为年货市场。

这种盛况其实不用多说,作为天津人咱都经历过,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古文化街的火爆程度依旧不减当年。

但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宫南、宫北大街商业逐渐衰落,直到1949年1月天津解放,店铺有的合营迁走,有的转为工厂,有的改为民居。

但那时的娘娘宫一带仍保持旧貌。有轨电车开通后,在娘娘宫下车对面就是水阁大街。宫前街两侧都是青砖灰瓦的商铺,水阁大街南侧大都是诸如委托店,杂货铺等店铺,往里走是小洋货街,南斜街,扒头街,街面多为小店,街内是平房四合院,寻常百姓的住房和深宅大院都有。

水阁大街北侧则是宫南、宫北街,那时的商铺外形是中西合璧式的青砖灰瓦二三层楼,和老估衣街的建筑风格类似。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天津开埠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

到了文革时期,宫南、宫北大街沿街的一些商店,甚至天后宫的大殿都改成了工厂车间和民居,这条街的商业氛围也逐渐淡化,到了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前,宫南、宫北大街几乎彻底失去了商业街功能,但年货市场已经自发恢复了。

改革开放以后,进入80年代,老街上又开始出现经营民俗文化产品的商铺,摊贩,但那时只有很少的店铺有门脸,大多数都是支个小摊在路边售卖。

为防止历史古迹在经济建设中被破坏,促进旅游业发展,1985年1月,天津市政府拨款,再加上社会各界出资,共同修复了天后宫、文庙、吕祖堂和广东会馆四处古迹建筑,同时还整修了天后宫两侧 的宫南、宫北大街。

经过整修的宫南宫北大街,格局基本与之前一样,分为以“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为主题的人文景观游览区,和以“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为特色的商业经营区。1986年1月1日建成开业后,正式命名为天津古文化街,1989年被评选为天津新十景之一,名为“故里寻踪”。

很多上了年纪老天津卫,对于1986年老街的改造耿耿于怀,认为此次改造毁掉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比如八大家之一的长源杨家大院,就是在八六年改造时拆的。

上世纪90年代,从空中俯瞰古文化街@常津生

但细琢磨,古文化街80年代之前已经凋敝不堪,诸如寿星老空竹这样的老字号,在文革时期,甚至50年代就已经没落,责任不能全怪在86年改造上,而且1986年的改造,主旨就是“恢复原貌”,包括路灯、座椅、招牌等等设施,都参考了京津地区老铺面的做法,当时下了不少工夫,我认为这次改造算是成功的。

所以,对于不少80、90后而言,第一次改造后的古文化街,才真的是那些年,天津人一起逛过的古文化街。

“1986年元旦,我5岁。那一年,古文化街建成并开放。喝过了人生中第一碗茶汤后,我的父母带我到娘娘宫里去看看。刚刚走到四大金刚泥塑前,我就吓哭了。今年,我又去了古文化街,还是到娘娘宫里,看到四大金刚,这次,我没有吓哭。只是觉得站在那些历经多年的“四大金刚”下面,多了几番对童年的记忆,这老几位已是满身灰尘,但仍不失威武的神态。

“小的时候来古文化街,就是喜欢一些小玩意,崩愣鼓(天津读音),泥哨,灯笼,快板,翁葫芦,折扇,剔漆盘,篆刻,各种天津风味小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传统精华。有一年,古文化街也整修了,每个卖场都打折促销,我闻讯赶去,买了一套中档的狼毫笔。”

除却传统文化,在80年代的生活记忆里,古文化街还是时尚文化的聚集地。那些年有多少文艺青年,隔三差五就去一趟东北角书店,然后从东北角书店转身进入古文化街。

那时候整条街上有大约十几家书店,还夹杂着许多买磁带的店铺柜台,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流行歌曲卡带。我家就有一盘我爸从文化街买的磁带,里面有首迟志强的《刮大风》,当时年纪小,就知道歌词简单,长大后才听出刮的到底是什么风。

2003年,老城里拆迁,不远处的古文化街开始进行第二次提升改造。

当时计划的挺好,想依靠鼓楼、古文化街、大胡同、估衣街,把海河地区打造经济文化带,以此带动经济发展。

但从结果上看,第二次改造才是造成古文化街没落的根源。

首先是规模,原有的古文化街商业面积大概大约2万平米,而建完古玩城、官银号等商业区之后,面积扩大了10倍,将近20万平。

与此同时,老城一带动迁后,固定客流量缩减。

而更加饱受诟病的,是改造后的新街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氛围,主街和戏楼落地重建,加入了钢架等现代建筑手法,和古文化街的气质格格不入,几乎等于推倒重来。

一出一入一改,三头全都凑合不上了。

举个例子,我之前从东南角城角楼去文化街,用老天津卫话讲叫“拔腿就到”,拆迁之后姥姥家搬到别处,老楼变进步桥了。我浪抽的没事蹬半小时自行车,跑假古街里买假工艺品……我又不是没见过真的是嘛样。

之后,古文化街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也差不多从那时候起,天津人对古文化街不再抱有以往的热情了,不得不说,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天津丢失了很多东西。

古文化街不算长,很短,如今偶尔路过,我也会钻进去溜达一圈,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上次去就是为了买了包豆根糖吃,多钱忘了,反正不便宜。连买东西,差不多10分钟从南走到北。

可我记得清清楚楚,小时候每次去那里,都能逛上很久很久,东瞅瞅西看看,嘛也买不起,但不知不觉就能耗过一个下午。

“故里寻踪”四个字,对于外地人而言,可能寻的是“天津文化”,体会的游玩之乐。

但对天津人而言,咱寻的是回忆,体会的,大概是无法挽回的失落吧。


1984、2008、2019年的戏楼

内容由天津人(tianjinren88)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