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大师陈寅恪

 半城湖之缘 2017-12-10

「散文」: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少时在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子、集。精通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尤以梵文和巴利文尤精。

「散文」:大师陈寅恪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被清华国学研究院聘为四大导师之一。后又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此后长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宗师。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顾颉刚。陈寅恪卓尔不群,出类拔萃。

「散文」: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还是个很有趣的老先生,若能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清华校园,可以去领会一下这样的场景和人物,清华园内有趣的人物很多,其中最有趣的,要算陈寅恪先生了。有好奇心的,可以在秋末冬初的一天,站在教室的过道上等下,上课铃响后,你将看见一位里面穿着皮袍,外面罩以蓝布大褂青布马褂,头上戴一顶两边有遮耳的皮帽,腿上盖着棉裤,足下登着棉鞋,走路一高一下,相貌稀奇古怪的纯粹国货式老先生从对面而来,这就是陈寅恪先生了。当时的清华文学院长冯友兰,学问奇高,学术地位尊崇,但每回上《中国哲学史》课的时候,冯友兰总是十分恭敬地跟着陈寅恪先生从教员休息室里出来,边走边听陈的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对陈寅恪深鞠一躬,然后离开。这很使我们感觉到冯先生的谦虚有礼,但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陈先生的实在伟大。

「散文」:大师陈寅恪

别看他在生活上不修边幅,对教书这件事却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和仪式感。去课堂授课,他不但用双层布缝制的包袱皮包裹着那些线装书,而且还把包袱皮的颜色根据书的种类区分开来,佛经、禅宗的书一定是用黄包袱皮包着,其他课程的书则用蓝包袱皮,非常精心细致。

开始讲课前,先生总要说:"我叫陈寅恪,我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清华园的师生很快就折服于陈寅恪的学识。每每他开课,慕名前去的学生挤满了教室,常常还有别的文章出轨院系教授过来旁听。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北大舵手郑天挺教授赞誉陈寅恪是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散文」: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祖籍福建上杭。都说富不过三代,而寅恪一门,却三代尽得风流。他的祖父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而父亲陈三立是清朝著名爱国诗人,清末四公子之一。

「散文」:大师陈寅恪

1925年,清华准备成立国学研究院,决定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导师。吴宓就委托梁启超去找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云祥问梁启超:“陈是哪一国的博士?”梁启超回答:“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那他有什么著作?”梁启超回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云祥很为难:“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那就很难办了。”梁启超有点生气,反问曹云祥:“我的著作算不算多呢?”曹云祥回答:“当然!”梁启超说:“我可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就这样,没有学位文凭,也没有学术著作,只有36岁,的陈寅恪进了清华园,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散文」:大师陈寅恪

1939年春,他离昆明到香港,拟全家搭英轮转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逼暂居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随后带全家仓促逃离香港,先后辗转任教广西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哪里料到,全家返回内陆途中,两木箱随身携带的书籍又遭盗窃。这是两箱珍贵的书籍,所以这一次打击更大,多年心血彻底付诸东流,令陈先生精神几达崩溃。战争环境中的颠沛流离,物质生活困顿,劳作辛苦,陈寅恪眼疾日益恶化。此时,他的右眼已经视网膜剥落而失明,左眼也仅剩一点点微弱视力。成都电力供应不足,灯光昏暗,陈寅恪备课与写作都十分吃力,就连学生的考试分数,也只能让大女儿流求帮忙誊到成绩单的表格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目光朦胧之中,他竟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1945年11月12日,成都的清晨雾浓阴冷,陈寅恪突然眼前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1946年,陈寅恪手术失败,遭遇人生最大的打击,双目失明了。1946年4月,重返清华园新林院53号,陈寅恪已是盲人教授。校长梅贻琦劝他休养一阵,陈寅恪不从,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每天上课,他都先在黑板上写好要讲的重点,然后坐到椅子上,闭着眼睛开始讲课。他在课上也叫学生朗读课文,哪怕读错一个字,都必须停下重读。再小的脱漏也逃不过陈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心里一样。「散文」:大师陈寅恪

「散文」:大师陈寅恪

1953年末,郭沫若和李四光写信并派人到广州中山大学盛邀陈寅恪出任中国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他提出了两条谁也不敢提的“任职条件”: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陈先生不但要不学政治,甚至还要最高领导开个证明书,以免口说无凭。如此苛求的条件即便是今天恐怕也难以实现,更何况当时那个年代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伟大品恪和高贵气质。

「散文」:大师陈寅恪

然而陈寅恪为中华的文学奉献了一生,但他的结局却是凄凉的。弟子汪篯自杀,好友向达死了,躺在南国病床上,在“文化革命”狂潮的洗礼与巨大冲击中奄奄一息的陈寅恪自是在劫难逃。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一个文学上的巨人在此刻也只是一个瘦弱的老人。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是陈寅恪生命中的一曲悲歌,是一个文化殉道者的独白,同时也是一位虽九死而不悔的学术老人留给这个世界的一个隐语,在文革折磨中,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走了。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有泪不断流淌。2003年与夫人人合葬于庐山植物园内,墓碑旁一大石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散文」:大师陈寅恪

(喜欢芷若文章别忘记关注我呦,更精彩内容马上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