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饮食与农业文明(十二)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2-10

中国特色的烹饪技艺与文化

豆腐的发明。豆腐被称为国菜,这是因为豆腐不仅起源于中国而且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朱熹诗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淮南术”。也就是说,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近年来考古学家找到了豆腐制作的文物证据,证明在东汉晚期中原地区豆腐制作工艺已较为普及。19591960年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一号墓“庖厨图”画像石中发现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图,专家认定有浸豆、磨豆、滤浆、点卤、压榨等画面。豆腐由起源到见诸艺术题材应有一定时限(约二百年),朱熹谓豆腐为刘安发明或有所据。豆腐的发明改变了中国既有的作物结构,菽在五谷中的作用与地位降低,逐渐成为提供副食品与救荒保岁的作物。豆腐的出现显然与石磨的推广有关,但有趣的是麦类缘此成为主食作物而豆类缘此成为副食作物。加工工具竟能影响和改变粮食作物的地位与功用,确实应予以关注与研究。豆制品加入副食行列丰富了中国菜肴的花色品种,豆腐、豆豉、豆芽、豆酱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菜肴系列之一。

蒸与炒。在典型的西餐制作过程中,截至目前尚无蒸、炒两种烹饪方式。蒸是烹饪方法之一种,是把肉食或面食放在笼箅中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就烹饪而言,如果没有蒸法,我们就永远尝不到由蒸变化而来的鲜、香、嫩、滑之滋味。中国自新石器时代陶烹出现即已发明蒸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农耕文明。两汉以前最重要的菜肴是羹,菜肴加工主要是水煮、油炸、火烤、腌制数种。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炒菜技术。炒菜的出现大概与铁制炊具在烹饪中的广泛应用有关。一般器皿若陶器、铜器者,或因不具备炒烧功能或因融点太低而无法应用。炒菜多为大火急炒,唯有铁器可以担当此任。东汉许慎字书《说文》中尚没有“炒”字,《广韵》中有“煼”即古炒字,起初只是粮食焙干的方法。菜肴加工之“炒”是以动植物油为中介质,加热肉菜浸入调料。与烧烩焖炖煮诸法相比,炒菜以小(用料体积小)、快(时间短)、鲜(保持原色形味)为特色。炒菜的出现在烹饪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并由此而“显示出中国菜肴的独特风味”[1]。炒菜与烤、煮、炸诸法相比使菜肴的配伍更加丰富多样,中华菜肴种类繁多、菜系林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炒菜的发明。炒菜涉及到复杂的刀功技艺、菜种搭配、五味调和、火侯把握,使烹饪业逐渐成为一门具有特殊技艺的专门行业。

独特的进食工具—筷子。筷子古称为“箸”或“筯”、“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韩非子·喻老》篇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象牙为箸,必以玉为杯,盛远方珍奇之物而食之,如此挥霍无度则国危矣。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筷子遍传东亚、南亚诸国家和地区,朝鲜语中筷子读音与汉语“箸”相近。箸至迟在56世纪已传入日本,“箸”字最早出现于奈良朝(710794)初期编写的《古事记》中。越南使用箸的时间不会比朝鲜晚。
学术界认为,东西方在餐具使用上走了筷子和刀叉的不同路径,很可能与农耕与游牧的产业类型选择有关。游牧民族游徙肉食,携带刀具既可做护身武器,又可用来宰杀切割动物,待到熟食顺便用作餐具;农耕民族定居谷食,刀功一般体现在厨房的烹饪过程之中,由于不必临餐切割故舍刀而用“筴”。刀叉与筷子的使用,是适应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分化而形成的,是各自合宜的选择,不可遽论高下与优劣。刀叉之优,在于集多功用于一身;筷子之用,在于删繁就简之便捷。刀叉的使用,讲究的是双手的配合;筷子的使用,讲究的是四指的协调。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而筷子衍生出后来的合食共餐,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在中国古代由食而进于文化,将箸用作计数和计算工具,将其纵横排列按十进位法可表现任何数字。思想家则以长短箸作为工具,演绎周易中的阴阳八卦思想。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用箸作排兵布阵的演示工具,《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张良在楚汉战争借箸为刘邦筹画之事。


[1]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3年版p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