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足文化理性认识中药之毒4

 钟家台 2017-12-10

立足文化理性认识中药之毒4

3、中药安全与污染之毒

实验之毒,背离了中医药理论;药理对应的毒副作用,脱离了辨证论治,理论逻辑是错误的,客观对象也是错误的。中医的客观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实验的客观对象是动物模型、是形态标本,我们不否定实验之毒和药理对应的毒副作用,但坚决反对将实验结论、药理对应的结论,扣在中医药的头上。

中医经典理论,对中药之毒认识清楚,临床运用也有规范,通过四个环节避免伤害无辜。

病机对应是第一要务。病机对应,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分表里之先后,明外感与内伤,药和病机性质的互补对应,即古人所谓的“中的”。《伤寒论·伤寒例》:“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安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速至。”

其次是化毒为治。药之偏性有多样,有的偏宜于病,有的偏不宜于病,根据四气五味和中药配伍理论,监制其不宜于病的毒性和偏性,或消除其毒性,或削弱其偏性,使其发挥治疗作用而不伤未病之藏腑。如《神农本草经》的相杀、相畏,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偏性的配伍关系,如绿豆杀巴豆毒;相畏是利用药物间相互抑制的作用,来减少或抑制某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偏性,如半夏畏生姜,生姜能够抑制半夏之毒,既避免了半夏之毒性的危害,又增强了化痰、化饮的作用。

第三,道地药材,依法炮制,剂型适当。清·石芾南《医原》:“燥病夹湿,润药用炒,或用水丸;湿病化燥,燥药用蒸,或用蜜丸。欲其速行,则用汤药,取汤以荡之义;欲其缓化,则用丸药,取丸以缓之义。”炮制药品,道地药材,选择适当剂型,不仅使药物发挥最大效能,而且减少药物毒性。

第四,服药因人、因病、因药制宜,胃气弱不能猛浪大量,胃气强亦须顾护,虎狼之品以服药反应为标准,当“止后服”就“止后服”,当服“半升”、“一升”就服“半升”、“一升”。《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以活生生的人为客观,以证候病机为根据,遵循经典理论的原则,运用道地药材,按照传统中药炮制,中药不会发生毒副作用。现在显微镜下的直观取代了生命体验的真实,人们习惯用实验方法评价中医中药,中药毒性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波澜,在不少人心目中,形成了中药就是有毒,服中药就要伤害肝肾、伤害胃肠的认识误区。甚至有人认为,20%的肝损害都是服中药造成的,不知道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内涵的中医药真实性有多少?有没有中医临床的事实还原?

不过有一种毒,中医必须足够重视,这就是污染之毒。污染之毒不是中药本身的问题,而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工业化之后,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药也不能幸免。污染破坏了中药的道地品质,严重危害临床用药安全,正确的态度是保护中药种植环境,减少、避免中药的污染之毒。有人总是别有用心,把污染之毒也作为中药之毒大肆渲染。

把科技文化污染形成的毒,转嫁为中药之毒,把在显微镜下看见的非中药材本身的成分,当成中药固有的成分,做出中药有毒的结论,进而形成服中药就要出现毒副作用的认识,是缺乏文化逻辑常识的表现。在中药有毒的影响下,很多人不明真相,以为中药的污染之毒比一日三餐中的饮食还厉害。其实,污染无处不在,中药污染远比食物、空气好很多,拒绝中药,是不是更应该拒绝吃饭、喝水,拒绝呼吸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