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大帝的千秋功业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7-12-11

西汉中期的政治变迁,从汉武帝开始。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时年16岁。到公元前87年,汉武帝的统治长达半个多世纪,几乎占了西汉历史的四分之一。

汉武大帝的千秋功业?

在此期间,汉初的无为而治使经济复苏,西汉帝国走向全胜,同时新出现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也都迫使汉武帝提出新的制度政策。同时,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好大喜功,汉武帝是一个精力充沛、朝气勃勃的年轻人,脑子里充满了无数新奇的想象。所以汉武帝本人的性格恰好与帝国的全胜二者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被放弃,一度放慢转速的帝国行政机器现在开始加速运转。

汉武帝在内外政策都做出诸多制度设计和调整。

汉武大帝的千秋功业?

文化政策,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外政策,反击与开边。东南:制服闽越、南越。北方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令“漠南无王庭”。西北:张骞出使西域,王恢破楼兰,李息破羌,设护羌校尉。西南:制服贵州的且兰,云南的滇王。汉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展,秦汉共同奠定了中华帝国的大致疆域。

汉武大帝的千秋功业?

经济措施,实行国家统制。第一,国家铸币,把铸币权利收归政府,铸币的重大利益也归于政府。第二,盐铁官营,国家经商。第三,实行平准法,平抑物价,调节市场。第四,对商人加征财产税,因为商人会兼并小农,不利于农业立国,其实是国家对商人的公开掠夺。

政治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第一,继续削藩,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第二,削弱相权,以布衣公孙弘为相,结束了功臣子弟独占相位之局;启用文学之士,分大臣议政之权;设尚书掌管机要,形成内朝。第三,强化京师兵力,设屯骑、步兵等八校尉。第四,加强地方监察,分全国为十三州郡,设刺史负责监察州郡长官。第五,创立察举制度,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度建立。第六,继承秦法,去除酷法,继续完善法律制度。

汉武帝为西汉王朝建立巨大功业,后人称赞“秦皇汉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