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芥子园》丨 中国的国宝

 秦岭之尖 2017-12-11

《芥子园》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影响着欧亚全球的美术史。

2004年,我把这本康熙十八年本带回中国的时候,五大出版社的四个社长都说,这是一本,它不是《芥子园》,是别人编的一本书,没有人见过原书是什么样。



大学者叫古原宏伸,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位权威,说中国人用的那个《芥子园》,就是最烂本 最破烂那本,中国人就把这个当成国宝,就印来印去,而它的真本,真本在1976年,学术研讨会上出现了,就是私人一个藏书出现的时候。它的版本很精美。



在当时的日本,出进口贸易管制严格。日本居民偷偷的运回。为了了解欧亚大陆的情况,

日本的文化也叫五山文化,是由僧侣组成的,在武术道的保护下,与政教是分离的。


最早是由宋代'五山十刹'宫寺制度的建立,信奉禅宗的僧人们得到当政的极力支持,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五山十刹'扩展至'林下末寺',进而风靡社会,成为当时日本文坛的主流,史称'五山文学'。


第一波到了日本之后,成了日本江户文化的起搏器。

他不仅在他的官方文化层,将军文化层,皇族里边的绘画的画家,都用这本书做为他的启蒙。当时的年代,是没有美术大学,用这本书来教育他们。还有他们文人画的、几个重要领袖都认为《芥子园》,是非常重要的。



等到第二波,随着日本文化进入到欧洲的时候,又被一些青年艺术家所接受。无足轻重,不是说政府的高官,不是部长,也不是大臣 也不是贵族就是喜欢画的人。

形成一种欧洲风,主要体系有印象派、野兽派、分离派和立体主义。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野兽主义是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分离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 文化总是要不断传播和相互影响的,因此观察世界文化的视野必须日益扩大, 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个区域, 而是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


《芥子园》不仅在中国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活力。并且影响了世界,影响了世界美术史的潮流。


而且这本书当你读过它以后、当你会用它时候,你就会长得一个金色的翅膀,带你飞翔自由自在的天空。


李庚,1950年生于北京。1986年在德国明斯克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主持东方艺术讲座。1986年至今在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学术部任艺术学教授。现任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研究员。



(文章由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需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